皈依三寶為何解?

來源:人人運程網 1.82W

皈依三寶為何解?

皈依三寶為何解?

為何將佛、法、僧稱之為“寶”呢?《究竟一乘寶性論》中,特別就這一問題作了説明:三寶所以為“寶”,具有六層意思。

一為稀有難得。在這個世間,真正能開啟這一寶藏者寥寥無幾。儘管人人皆具三寶品質,卻深藏不露,雖有若無,無法對生命改善起任何作用。

二為清淨。三寶品質乃遠離一切的無垢法。三寶有形式和實質的區別,《寶性論》所指為後者,即三寶內在的覺悟、解脱等品質,是無垢、無漏的。

三為勢力。三寶具有強大力量,可化解一切煩惱、執著。當生命內在的三寶品質發生作用時,困擾當下瓦解,就象雪花落入火爐,立刻消融得無影無蹤。

四為莊嚴。一者,三寶能淨化心靈煩惱。世間垢淨是隨人心垢淨而顯現,因為內心充滿煩惱,故世界就成了五濁惡世。因而,淨化世間不僅要清理環境,更要依三寶力量淨化內心。再者,三寶品質藴涵無盡功德,十方諸佛國土的清淨莊嚴,正是依佛菩薩的清淨心而顯現。

五為最勝。包括兩方面:其一,三寶品質極為殊勝,清淨無漏;其二,擁有化解一切煩惱的能力。

六為不變。在有為、有漏的世間,充滿着變化和不穩定。返觀內心,所呈現的也無非是散亂的想法和情緒。因而,生命只是混亂不安、漂泊無定的綜合體。但在多變的層面下,心還具有不變的層面,那正是內在的三寶品質,遍知一切、悲願無盡。

因為具備這六重內涵,故稱之為“寶”。形式上的三寶,如佛像、經書、僧團,甚至包括如來的色身等等,雖也都是“寶”,終究還不圓滿,不是究竟意義上的“寶”。

我們皈依三寶,必須瞭解其殊勝處究竟何在,如是,才能對三寶生起決定信心。而這種信,正是成功之鑰。若不能生起決定信解,我們的心將徘徊於凡夫心中,掙扎於各種想法和情緒中。學佛,自然難有預期進展。
要依止共同的學處。

共通學處共有六條:

1.皈依後,我們應每天想念三寶功德。


2.在每次飲食時,我們應在心中首先供1三寶,然後方進食。這是為我們己積累功德及為表尊敬而作的,並非佛陀等需要飲食或稀罕我們的討好。


3.在日後,我們應隨自己的能力引導他人學法。


4.皈依後,我們應日三次、夜三次想念三寶功德而誦唸皈依文。皈依文有許多版本,最簡單的版本莫過於“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三句了。


5.不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應該至心依賴三寶。


6.上至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至隨便開開玩笑的戲言,我們都不能説我們放棄對三寶的皈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