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雲老叟《凝思錄》

來源:人人運程網 2.05W

閒雲老叟《凝思錄》


把天道、人道、地道統一在一個易學體系中,就是一道貫之。
太極時中,分天地人三極。 天地之中為人。 太極以一含三,三便是三才之道。

三才需定中,有中才可以分辨。中在天為北辰,在人為心。不偏不倚謂之中。

天有太極,地承天之太極,所以天為一太極,天地並言為二極,天地不二,就是一太極。人自有一太極。天地之道不外乎人,人之道不外乎天地。

天地皆以心做主。天心在北辰,人心以天心之心為心。 天地樞紐為北辰,天地精華為北斗,天地綱領為日月,天地功用為五行。 三才本有一太極,只是地之太極在天之中。

易,象具於天地,理在人心。

虛能藏,動能運。 太極必須動才可以生出陰陽,陰陽必須動才會生出三才。


易者,其體常變,其變無窮。 易者,用為體,至於大用小用,全在於人。

天道主覆,所以位於上;地道主載,所以位於下,人道財成輔相,所以位於中。

天道不以天之高而大於地,地道不以地之廣而大於人,人道不以人之微而小於天地,所以三者毫無區別,而混為一,復為太極。

卦之意與象,暗含三才之道,或為人物,或為道德,或為時事,三就是乾卦。

天有氣,地有形,人得天之氣而生,得地之氣而成。



任何事物都是有種子+相應的時空中發芽、生成、開花、結果的。
兩儀的產生於中極之玄,中極之玄就是非陰非陽,亦陰亦陽。兩儀由中極而分。老子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就是此意。

《易經·繫辭》中有一句話“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從人體的角度上來説,體就是我們本身,剛就是我們的骨骼,柔就是我們人身上的氣血。這個就是三才之道,三才之道與大自然相吻合。天之三寶日月星、地之三寶水、火、風,人之三寶精、氣、神。 頭頂太極、懷抱八卦,腳踩五行。

乾坤陰陽理為真,戊己中央養元神,自然萬物健我身,儘性立命天地人。

太極本無法,動就是法。 陰沒有陽就會衰敗不已,陽沒有陰就會瘋長不停。



八卦與三陽三陰的對應關係。以乾坤為任督二脈,六子對應其他三陽三陰。

以形氣論卦,以精氣神論病。 天地人三才,是三對三之法。
陰陽是子午之法。 五行是四季之法。 渾圓一氣,純樸温柔,自可以心靜體健。

蓋天之道,不外陰陽五行,稟陰陽五行之精氣,而人生焉,感陰陽五行之戾氣,而人病焉。是説符合自然之道,則無病,不符合自然之道,則病。 人稟陰陽五行之氣,以生於天地間,無處不與天地合。人之有病,猶天地陰陽之不得其宜。故欲知人,必先知天地。中醫最基本的理論。

《易》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蓋剛柔之質,即陰陽之氣所凝結。故程子曰∶凡有氣,莫非天;凡有形,莫非地。又曰∶地氣不上騰,則天氣不下降,天氣降而至於地,地中生物,皆天氣也。氣形即是陰陽,陰陽的表現形式就是剛柔。

有一象必有一事,有一事未必有一象。易與醫的根本?

三易者,易天易地易人,天者幹也,地者支也,人者音也。幹以度天,支以度地,音以度人。人立於天地間,故當參天地之數。今之易,唯支用而廢幹音,故所知者少。幹者以甲納,支者以子納,音者以律納。三者互參,天地人鬼神皆難逃矣!此是一種三易説法。


只有懂理,才可以行得通,理是什麼,理就是自然規律。這個理和自然規律是什麼,就是陰陽和四時變化。

陰陽是運用歸納的規律。是由物體推到類,然後類比此物,還可以説是推演到數,由類到數的。物——象——數  這樣一個過程。 梁啟超説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話“心明便是天理”。 做學問因為一些原因,有高下之分,本是自然之事。不懂裝懂就不好了。 現在很多人都注重物質世界,精神世界很少去關注了,其實這個很可怕。從陰陽的角度看,物質世界是陰,精神世界是陽,這個當然只是陰陽的一種分法。這2個世界,古人分為形而上和形而下,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是什麼,器是有形質的東西,有結構的東西。現代科學討論的大多是器這一面的。道是什麼,道就是形而上,形而上就是無形的東西了。古人大都注重形而上的領域,也就是注重道,為啥現在災難這樣多,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這樣少,當然有一定的環境和其他的元素有關係,但是更主要的輿論媒體(這個應該是承載道的載體和渠道了)在整天宣傳的是器之類的東西。所以就只能在器這個範疇裏活動了,不奇怪。

現代家長鼓勵孩子唸書,説你考多少分,就給你買什麼什麼東西,這個實在是一種愚蠢的做法。《素問》裏有一句話,對什麼是形做了一個概念性的解釋“氣合而有形。“氣聚而成形。”氣沒有合、沒有聚之前是什麼,就是道了。 古人強調形神合一、形氣合一、形氣相依,形與神俱具等等,大概就是説既要追求物質世界也要追求精神生活,二者不可須臾離也。但是究竟是以誰為主呢?古人是以道御器,以神御形,以形而上御形而下。聽醫生的朋友説,一個患了癌症的病人,一般情況下只能通知家屬,病人最好不能告訴,因為一告訴,病人的癌細胞就會迅速擴散。用古人的理論,就是陽氣散了,不能御陰,神不能御形了,自然就死了。

一個好的企業一個是有一個比較好的企業文化,一個企業只是單單靠物質刺激,不久就會垮掉。因為沒有神了,不能御器了。 台中師範大學王財貴教授有句話,説得很好“凡是將傳統文化看成是包袱的人,不是懦弱者,就是敗家子。”



水主智。在中國傳統的五行文化中把水當做智慧的象徵,如果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是這樣的,腎主骨,骨生髓,髓通腦。所以從中醫的角度看,如果想變聰明的話,可以多吃補腎的食物。有一個學生跟我説過,日本 人每日早餐有一種類似於中國的豆之類的東西。《素問》中説腎的谷為豆,是因為豆的外形與腎相似。這個是根據傳統文化中的同象原理。

很多人都説讀經開智。有道理嗎?當然有。知識和智慧是兩回事,不一定知識懂的多,就一定有智慧。為啥讀經就會有智慧?按照現代腦科學研究認為,人的左腦是邏輯腦,主管語言文字、邏輯思維,人類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左腦。右腦是直覺腦,右腦大部分都是閒置的,幾乎都沒有用。藏傳佛教稱右腦為伏藏腦。伏藏是什麼意思?就是埋伏着一個寶藏的意思。這個寶藏是什麼?就是人類長河中的幾千年或是幾億年的所有信息。也有很多人喜歡把左腦城外現實腦、現代腦,右腦稱為傳統腦、直覺腦。左腦只能儲存你這一輩子的事情,所有一個人變得很聰明,或是直覺很準,都是右腦開發的比較好,或是在用右腦的原因。當我們讀經的時候,是把右腦裏儲存的東西利用左腦結合起來,此時左腦只是一個渠道,是聯繫工具。讀經可以把人類的共同寶藏源源不斷的開發出來,流向你自己,會沒有智慧?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愚者見之謂之愚。

苦行僧與法喜,法喜與菩薩道,苦行僧是要有戒律的,法喜和菩薩道都是無勤而作,無勤而作就是説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中國的傳統文化應該是重行的文化。 天人合一簡單理解就是天地變化,人也要跟着變化。 文以載道。是説學道之前要曉文的,曉文才可以明道。學經最忌諱東看一本,西看一本,曾國藩説,窮經必專一經,不可泛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通,明年再讀。這真是讀書捷法啊!看透一本書,再去讀其他的書。 對經典要信受奉行,不要老是覺得自己很聰明,古人不懂電腦、不懂msn、qq就比你笨!對於經典要完全相信它,接受它,通過思考怎麼按照經典的思想去做。體用是一個最有琢磨勁的東西



一個比較簡單的用年月日定一個人體質卦的方法:
1、用萬年曆把一個人的出生日期轉換為天干地支,很簡單,很多網站都有。
2、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陽幹:甲、丙、戊、庚、壬;陰乾:乙、丁、己、辛、癸。
3、陽幹用陽爻表示:“——”;陰乾用陰爻表示:“—  —”。
4、年幹作最下爻,也就是初爻,也要叫地爻的;月幹作中間的爻,也有叫人爻的;日作最上面的爻,也有叫天爻的。這樣一個人的屬性就可以確定出來了。
5、舉例。己丑年 、丁丑月 、乙亥日。

己是陰,是—  —,作地爻,月幹丁,是—  —,日干乙,也是—  —,所以就配成了坤卦。


試説陰陽(一)
    陰陽是傳統文化之綱要,很多先賢已經説的很明白很清晰了,不揣己陋,也瞎説幾句,學習傳統文化陰陽是必須要過的一道門檻。陰陽在常識性的理解中是這樣的,無非就是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轉換、陰陽制約等,這些在很多書裏都可以找過,很多人都説過了這個問題,就不羅嗦了。陰陽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素問》中有一句很是精闢的論述“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就是這樣一句很經典的話,很多人由於悟性不深,就發生了誤解,其實這個話是説陽的四個過程的,陽的生、陽的長,陽的殺、陽的藏。那麼《素問》裏説這個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在對陰陽的理解中,有一個很為關鍵的概念,就是陽化氣,陰成形,陰這個形是如何來的?自然就是陽運行的結果。


試説陰陽(二)


那麼陽是如何運行的?陰又是如何伴隨着而產生相對應的形呢?古人在傳統文化中有一個甚為重要的理論:同象原理。比如一年與一日二者之間的同象關係就是:早對於春,午對應夏,傍晚對應秋,夜半對應冬。


有點説偏了。春天是陽氣生之階段,這個階段是陽氣逐漸釋放的一個過程,大家知道,陰陽的上一個層次就是太極了,這個陽氣自然是從太極裏釋放出來,也有人打了一個比方,説是天地之間有一個能量庫,是從這個能量庫釋放出來了,這個也是蠻好的。陽氣釋放出來以後,使天地之間變暖,所以萬物就可以生長出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春天的萬物初萌的狀態。夏天是陽氣長的階段。是陽氣釋放最多的時候。萬物,這個萬物是陰,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的。萬物也是最為茂盛的時候。因為陽氣最旺盛的。秋天是陽氣逐漸回收了階段了,古人説陽殺。生髮、釋放到一定階段,就要收藏了。否則就沒了,是不是?嘿嘿。陽殺了,萬物得不得這個陽的能量的供給,所以萬物凋敝,枯萎。萬物是一個肅殺的階段了。古人的詩詞裏有很多悲秋的詩詞,表面上是對一些個景物的描寫,其實是對一些被收了東西的悲哀而已,這個不説大家也會知道。很多人對陽收,看做是陰的釋放,這個好像是有點問題的。呵呵。冬是陽氣藏的階段。不具體説了,大家一想就明白了。然後到了下一年,就又是一個這樣的循環。終而復始,如環無端。


1、天地人是三畫,中間一聯,則是王。參通天地人則為王。孔子説的以一貫三則是此理。霸者則是通陰陽之理,而用四時。君子則是用六律。

2、本於太極而分陰陽,陰陽運作則分四時。列而為鬼神,降而曰命。月令則為行。



1、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取決於於這個人的生活方式。
2、忙着趕路,卻忘了看一眼路邊的風景;希望找到快樂,卻忘了快樂就在身邊;展望未來,卻忘了珍惜當下的生活;忙着收穫名利與享樂,卻忘了在揮灑生命本錢。
3、遇到事情時,一要面對,二要接受,三要解決,四要放下。
4、要像經驗事業一樣經營健康。
5、不要什麼都想要,就是忘了要命。
6、成功始於覺醒,心態決定命運。
7、如果靈魂沒有了廟宇,雨水就會下在心上。
8、生活中的愛來源於一種真摯的付出,如果沒有付出就得到了,這種得到其實是一種失去。
9、人生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物質的貧困,也不是厄運,而是心靈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狀態。
10、人有慾望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本找不到自己的慾望是什麼。
11、任何成功都有成功的代價,任何失敗都有失敗的賠償。
12、在身心疾患的陰影下,任何名利都行虛的、空的。


八.


1、不説髒話、惡語,不看別人過失,不論人家是非,舉止言談穩重守禮。
2、車到山前必有路,一切順其自然,心就無憂無慮無煩惱了。
3、事事不用緣心用真心,隨緣生活,隨緣於事業,隨緣做善,一切不攀緣,心才能不隨境轉,才不會有喜怒憂思悲恐驚。
4、説一丈不如行一尺,只説不行,等於有病不服藥天天念藥方。
5、説他大,真是大,宇宙萬物心中納,説他小,真是小,隱於微塵無處找。
6、心中想成佛,必有魔來對待,佛與魔如影相隨,永遠分不開。
7、凡事不走心,就沒有煩惱。
8、士可殺而不可辱,可見能忍辱的人非聖即賢。
9、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10、當受到外界的羞辱時,內心卻能像大地一樣安然承受,心不被外境所動,這需要很深的定功和心靜如水的智慧。
11、世間本來沒有煩惱,煩惱都是自己找的。
12、隨緣而不攀緣。
13、自淨其心,是起點也是終點。
14、事來則應,事過則淨。
15、前法萬法,心是真法,前心萬心,原本一心。
16、為人處事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慧宜增,慮宜遠。
17、受了表揚,別歡喜,心一歡喜,行為就顯傲慢:受了批評,別煩惱,一煩惱則氣餒;受了委屈,不在乎,總有水清的時候。



1、先天八卦是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就是生了;後天八卦是人為造作,人為造作就是克了。就想象原始深林裏的樹和花圃裏的樹之區別。
2、土居中間,是後天之源。

 



1、在屬性上,水是陰,火是陽;在形態上,氣是陽,味是陰;在氣味上,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
2、運是金、木、水、火、土五運,氣是風、寒、温、燥、君火、相火六氣。
3、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規律都可以用陰陽來解釋、歸類,而也正是因為陰陽的運動,陰陽之間的互相作用導致了萬事萬物的產生。以奇偶分陰陽。是一種階段陰陽的方法。
  4、地支配六氣,子午配少陰君火,醜未配太陰濕土,寅申配少陽相火,卯酉配陽明燥金,辰戌配太陽寒水,巳亥配厥陰風木。子醜寅卯辰巳屬於陽,午未申酉戌亥是陰,前後相配就是陰陽結合。


十一


1、土居中央,是決策力。金是領導,表示的是乾元,是不屈不撓的意志力,也是一種引導,所以領導重在引導。水是變通力,如果金不生水了,就是自我意識太強,官本位意識太重了,水是權變,是一種靈活性,是一種變通精神,所以領導在引導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權變,這樣才可以。木是一種創造性,是一種創造性的發展,火就是協調,是各種關係的協調。決策力是土,是不應該動的,也不是隨意就可以改變的。一旦決定的東西不能改變。決策是道家,道家煉己。引導是金,是法家;權變是水,是兵家,兵家以靈活多變為主;創造是墨家;人事是儒家,所有處理人事關係要像火一樣熱情,不能對人冷淡,但是火中虛,這個虛字還自有一種意思。


(劍仙點破“火中虛”自有一種意思——人言:你的優點是熱情,你的缺點是太熱情。太熱情,火中虛就變成火中實,火中實是什麼?乾金!有刺人、咄咄逼人的感覺,讓人沒有安全感了,所以,別人就認為這是你的缺點)
2、三才是指天地人。含義有三:天地人是互相關聯的一個整體;天地人貫穿一體的是中介是氣,氣轉換衍生萬物,充實於天地之間,其精華為人;天地人互相感應,互有證驗,牽其一而動全身。
3、易經是啥?易經是關於變中之不變,不變之有變,變和不變統一的學問。
4、氣是什麼?貫穿宇宙中的是一種氣,類似於場,但是氣卻又超場性的功能。
5、物物一太極,太極是宇宙的別名,也是一個物體的整體的定義。無極是太極的起源,無極表明的是異中求同的無中生有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有極強的規律性和法則。在沒有宇宙之前,有一種原質,在物以類聚的規律作用下,很自然的聚集到一起,它們相聚在空曠無垠、廣大無窮的空間,就像一團如有如無的氣團。她有量,但是沒有辦法數,有體,但是卻沒有辦法形容,無圖可象,無名可言。有人説無極是一個“o”,其實並不盡然,在不可比擬的情況下,我們的只有以無極的積點和活動的最大半徑,構成一個空間等距離而虛之於圓狀的圖。o是無極,也是易經的一切數理之源。而這些氣的凝聚的依靠是陰性作用力,也就是按照物以類聚的規律而形成的陰性作用力。但是過分的凝聚則會失去本身的活動力,所以就會有陽性的作用力的作用,陽性的作用力,就是斥力。那麼是誰來協調這個陰性和陽性的作用力呢?這個力就是中性作用力。
6、宇宙萬物所顯現的萬事萬物的結果,都受到一定原因之左右,因果定律,如影相隨,須臾沒有和我們分開啊!象存形先,因先果行,是不二法則。
7、管子説,義也,名也,時也,類也,比也,狀也,謂之象。義是含義,名是名稱,時是時間,類是類別,比是比喻,狀是形狀或是狀態。
8、太極圖分為左右旋兩種。我們常見的是右旋太極圖。


十二


1、人身是我們物質的載體,見到就是的形,是陰的。任何一個物質形態的那個變化,都是賴氣以生的,那麼要解決一個物質的疾病在能量狀態上就解決,當我們生命進入能量狀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當一個疾病形成一個氣質性病變之前,在能量狀態下它早就已經病變了。
2、中國的文化講採天地之靈氣,積日月之精華,是更多地是回到氣的狀態,中國的核心的文化叫氣一元論。當我們通過修行的方式,當通過我們還原的方式,當我們處在一種內在體會到我們氣流的方式,就是我們練功的時候,體會到氣自通經,氣自化氣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和宇宙,能夠有一個直接的溝通。
3、春天養肝,主要是春天是養陽,是從五行中來講的,五行中春天是屬木,我們肝也屬木,所以説它是養肝的一個時間,木是喜舒展條達,對於淤滯是很惡的,所以説在這個時候是養肝的一個最好的時間,那麼春天到了之後呢,一陽復始啊,經過了一個冬天,陽氣蠢蠢欲動,那麼一陽復始的時候,所以怎麼讓這個陽氣能夠條達身體,這是最重要的,當陽氣能夠充沛我們的身體的時候,那我們就順應了宇宙的規律,所以説到春天的時候是怎麼讓陽氣得到昇華。《攝生論》裏面就講到了,説春三月的時候,視為發陳,説這個時候説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當這個時間呢如果説是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能夠以此養志,以此帶志。就是説能夠我們和宇宙它的這麼樣子一個規律相合。首先就講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早睡,早上要早起,一定要讓自己的身體舒展,怎麼舒展呢?就是讓我們的頭髮都披開,古代的人頭髮很長嘛,叫披髮緩行,慢慢地走。再廣步於庭,就是説一定要讓自己舒展,春天到的時候有時無事的時候多打幾個哈欠,多伸幾個懶腰,你不想伸懶腰也伸幾個懶腰。這樣就能夠解除春困,並且也能夠讓身體能夠達到一個能量的一個全身的一個貫穿,讓這個陽氣得到生髮,比方説還有很多養生的小竅門,晚上的時候你洗腳的時候用熱水泡腳,泡上半個小時,那個微微身上有點出汗,汗意,一定要用鹽,用鹽來泡這個熱水,然後從自己的膝蓋以下都要不斷地浸潤它,這樣子氣往下伸展。早上起來的時候,一定要用手來梳頭,就是我們的梳頂,對對對。用手來梳頭,像釘耙一樣這麼往後梳。十指如耙,用十個手指,手指頭來梳,不斷地把頭上的頭皮,頭上的竅穴打開,你看一個往腳下走一個往頭上走也是為了讓它伸展抒發,然後呢晚上泡腳也是這樣的一個意義,這樣呢就能幫助你經絡暢通。
4、世界的一切的現象,人們的一切的行為,都是受到他的心的支配的,所以佛教裏面有一句話叫做,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一切為心造,三界為心。所以這個在佛教看來只有把人的心淨化了,那麼我們這個社會,我們這個世界才可能是淨化的。再一個“緣”,“緣”應該説是佛教最根本的一個理論,就來説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它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眾緣和合了以後,才會有這樣的。所以佛教的緣,一個最基本的解釋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緣起,緣起法的根本的説法,也就是從時間上面來講,有了這個因才有這個果,從空間上面來講,有了這個東西才會有那個東西,所以這個緣起法就説明了一個,世界這個萬物,它都是一個共生的關係,所以不可能是脱離了其它的事物,自己孤立地就能夠發展,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這個“緣”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5、“和”這個概念,它就是講的適度,恰當,恰到好處,和,或者也可以就是中,儒家非常強調中庸,所謂中庸者就是用這個中,也就是把握好這個尺度,把握好這個尺度,過猶不及嘛,所以比如説這個,在這個中庸裏面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喜怒哀樂之未”。


十二


1、數起於o,始於1,成於3,終於10,此是三五之道,三就是三才:天地人;五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三五之道,是天下萬物的根本,任何一個都逃離不了這個圈子。而數,是機,也是一切事物的變數。數的走勢是逆,是以克為準,是考察事物走向反面基準的終止。五行相生,遇三則克。

2、幹有太陽之魂,支藴月亮之靈。
3、衝是對立鬥爭的結果,互不相讓,兩兩破碎。刑是互助傷殘。合是和也,情也,情意相得,奇偶交融。破是散也,移也,是互相破壞移散。害是互相忤阻,不利於親。旺相休囚是生克發用的關係,生旺墓絕是事物發展中新陳代謝的規律。建平破收是每月始終循環的道理。


十三


1、坎離水火中天過。先天是體,後天是用,中天是樞紐。
2、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易用八數,五十是樞紐,掌握在人,不懂五十,永遠走不出易的迷津。
3、學易五條:道象數理佔。
4、天地人事在卦與爻的象數運動變化之中。
5、易本來是無文字的。
6、64卦中,乾是統帥,坤是負載。
7、炁行為爻,爻是説相交的。
8、以通神明之德,要有數;以類萬物之情,要有象。
9、觸類旁通,望文生義,是看卦象的一個法門。
10、有言象 、像象、數象。康節先賢如是説。
11、卦有炁、象之分。
12、卦炁從一始。易有太極。
13、八卦之數1、2、3、4、5、6、7、8、9,用7表示時間,包括2、3、8,洛書象之,用9表示空間,包括1、4、6.河圖象之。太極、河圖、洛書之數表示一個整體,用7、9與1來表示時間、空間與物的連鎖反應。
14、大是人得一。
15、太極、河圖、洛書是三個一。河洛的一要通過太極的一來體現。河圖是體,洛書是用。
16、八卦的象,因為天、地、人、事、物的不同而不同。
17、運動是永恆的,靜止是暫時的。
18、三陰三陽是根本。
19、人體是一個小宇宙,6是腎,7是心,8是肝,9是肺,5是脾胃。6+7是心腎相見,是水火既濟。
20、陰陽不以數來推象。
2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1、2、3是春季,四月就是夏季了。天制氣,地制形。天制色,地制味。四的外邊的口是大地,天圓地方。裏邊的兒就是一個喜陰生的事物,一個喜陽生的事物。四是四季的意思。
22、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數法陰陽,數法日月星辰。
23、北為寒,南為熱,東為風,西為燥,中為濕,為天之陰陽;水木火金土為地之陰陽。
24、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農曆一月,冰凍河開,一月中的雨水,就是説這個的而這個天一生水是説是季節的變化而使之成,到了陰曆六月,就是雨水最多的時候,大地上是雨水橫流。至於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也是此理。
25、天制氣,地制形。天制色,地制味。氣或色的因素在天,形和味的因素在地。2、4、6、8、10是味,1、3、5、7、9是色。2是苦味,4是辛味,6是鹹味,8是酸,10是甘味; 1寒 ,3温,5平,7熱,9涼。
26、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
27、天地人事物都是有相關性的。
28、木形人配火好,木形人配金兇。一個很瘦的人,臉很白就是木配金。
29、乾為陽,坤為陰,乾坤交而生六子,陰陽交而生三陰三陽。
29、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左右,陰陽之道路,水火,陰陽之徵兆。


十四


《三才之學諸家用》寫後一點話


三才之學,廣矣,大矣。後學雖勤學不殆,卻猶感理法之不暢。近讀諸家三才之學,更多的感覺到今人治學之不嚴謹,很多東西並未體證或是能理順上承下啟之脈,就貿貿然的上場,不知道結局會如何或是這樣冒失的原因。悲!花了很多時間讀,原來卻是一個錯誤的。從某一個角度説,是種自私的內呈。呵呵。

三才之學,在諸多古人文獻以及論述中均可見。因為三才之學是一種近乎真理的認識世界的方法。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已經習慣於用辯證思維來思考問題,其實辯證思維和古人的陰陽思維有類似之處,或是陰陽思維是包含了辯證思維。辯證思維,就是在此和彼之間做文章。更多時候,國人走的是一元思維的路子。此不贅述。非此即彼,是一種思維方法,是一種直線思維,西方人的思維以此為主,東方尤其中國是曲線思維,大家看太極圖,就是一種三才思維的最好説明。

三才之學,在易學、儒家、道家、佛家的中道、術數家、醫家等都可以見到,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只是從陰陽而非陰陽中的角度來認識問題。稍稍看過一點易學書籍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太極生兩儀”,有很多人都認為,太極是派生出兩儀來的,太極的下一個階段是兩儀,這樣的説法還有很多。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太極是一氣,陰陽是太極運動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動或是靜的狀態而已。如果用三的角度來看,則是這樣,太極化生出陰陽之後,太極仍在陰陽之中,陰陽運動,或是靜態的或是動態的運動之後是什麼呢,有人説,運動之後化成四象,其實不是這樣的,陰陽運動之後,會有一種新的物質產生,我們姑且叫為中,這個中是體,兩儀化成四象,只是來説明物質可以分為兩個方面而已,一種物質可以無限的分下去,它並不是説兩儀運動之後的形態。


十五


趣説舍之三步

 


舍這個字蠻有意思。舍字最上面的人屬於天,中間的幹屬於人,最下面的口屬於地。
    一、 天的部位是人,此處之人代表的是他人,天位也有代表頭部的意思,心與腦相通,説明舍的第一步就是要為你幫助的對象考慮,不要認為你想得到的對方就一定想得到,你想給予就是人家所願意接受的,利他人之舍,助他人之行,解他人之惑……可以説是舍對一部分。
    另外這個舍字,人在天位,也可以這樣理解,這個人也可以看做是自己,你要舍的東西,一定是符合天道的,不能亂舍,很多人還沒有弄懂什麼是舍,或是還沒有弄懂什麼是天道,或是還沒有整明白舍給誰才是對的,就茫茫然的去做了,這個不是很好,對吧,呵呵。
    二、人位之幹。幹簡單理解就是做了,就是實踐,你坐在家裏空想去幫助誰,打算如何去幫,考慮的很周全了,但是就是不肯去做,把舍字掛在嘴邊唸叨着,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知行合一的確很重要。
   三、口在地位,地是安靜之意,也有寬容之意的。口在地上,就是説嘴要像大地一樣安靜,不能説的太多,訥於言啊。幫助了別人不要時時刻刻的掛着嘴上,表功不是一件好事。
     另外,舍的時候,不要過分的問對方什麼,更不能讓被幫助的人出來説些什麼,最好是他知我知就行了。現在媒體動不動就讓受捐助的對象出來講個話,搞個啥儀式的,從那些孩子或是一些人的眼中可以看到無奈,更多的是對自尊心的一種侵略,這個舍就是有目的了,不是真舍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