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介石,而且中正

來源:人人運程網 9.05K

什麼叫“得位”?

不但介石,而且中正

——很簡單,如果你是男人,逛街的時候突然內急,找廁所,一頭扎進男廁所解決問題。你,一個男人,進了男廁所,這就叫“得位”。“得位”就意味着你可以安心地解決問題了。可如果你急大發了,一頭扎進女廁所,這就叫“不得位”,意味着你要有大麻煩了!

一個卦從下到上順序排列着六爻,我們已經知道了爻是分為陰爻和陽爻兩種的,可不知道是哪位古人把這六爻的位置也給分出了陰陽:第一、第三、第五爻的位置是“陽位”,第二、第四、第六爻的位置是“陰位”。——現在的有些樓房就是這麼蓋的,好比一座六層高的教學樓,一樓、三樓、五樓只有男廁所而沒有女廁所,二樓、四樓、六樓只有女廁所而沒有男廁所。所以,在二樓上課的男生要想上廁所的話,或者得下到一樓,或者得上到三樓;三樓的女生要想上廁所的話,或者得下到二樓,或者得上到四樓——這兩種情況都很辛苦啊,可如果是在三樓上課的男生和在四樓上課的女生,不用爬樓梯就可以很方便地上廁所。

道理就這麼簡單,陽爻(男生)如果處在陰位(二、四、六樓),這就叫“不得位”,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上廁所很麻煩,要爬樓梯;如果陽爻(男生)處在陽位(一、三、五樓),就叫做“得位”,就很有利,因為上廁所不用爬樓梯。陰爻的道理也是一樣。

我們按照這個“得位”的原則看看困擾我們好半天的那個豫卦的九四爻:嗯,這是個陽爻(男生),卻在四樓(第四爻)上課,四樓可是陰位啊,沒有男廁所,不好不好!結論是:九四爻不得位。

還有一個原則叫做“得中”。

一個卦雖然有六個爻,其實分析起來,這種六個爻的卦都是由三個爻的卦兩兩組合而成的。三個爻的卦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所謂“八卦”:

 

現在我們講到的這個豫卦,就是由八卦裏的坤卦和震卦組合而成的:坤卦在下,震褂在上,合成了一個豫卦。

 

先看豫卦下半身的這個坤卦:三爻當中的那一爻的位置叫做“中位”,上半身的那個震卦也是同樣道理,中間那一爻的位置叫做“中位”。如果你佔到的爻恰好落在一卦的“中位”上,這就叫“得中”,是個吉兆。如果這一爻既“得位”又“得中”,那就屬於吉上加吉了。

按照這個“得中”原則看看豫卦的九四爻:不大好啊,沒“得中”。

嗯,咱們盡看豫卦的三樓和四樓了,其實如果能往下走一層,佔到豫卦的二樓(六二爻),那可是一個好爻。大家按照我方才講的“得位”和“得中”的原則看一看,二樓是陰爻(女生)居陰位(有女廁所的樓層),是謂“得位”,而且又位居豫卦下半身那個坤卦的中間位置,是謂“得中”,好事都佔全了。

再來挑戰一下你的古漢語水平,看看這一爻的爻辭: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是不是有些面熟呢?

那麼,這句爻辭是什麼意思呢?——和前面那個九四爻的爻辭一樣,也是眾説紛紜。我們看看“十翼”當中的《象傳》對這句佔辭的解釋: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這句解釋大家是不是也看不明白啊?不用理會,只從字面來看好了。看出來沒有,蔣介石的名字就是從這兒來的。“名”用《易經》裏的爻辭——介石,“字”用相應的《易傳》裏的釋文——中正,這是古人起名字的一種傳統。而所謂“中正”,如果按照我前文裏對“得位”和“得中”的講解,那麼,在《易傳》裏這正是指這一爻的位置既得位、又得中。

現代人起名字很少能有這種水準了,隨着批林批孔、破四舊,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已經有了很大的斷層了。現代父母煞費苦心地給孩子起名字,往往愛用一些漂亮字、生僻字,可起出“介石”、“中正”這種字面普通卻內涵豐富、又很大氣的名字的人還真不多了。起名公司也很少有懂得傳統文化的,起個名字不是批批五行就是算算筆畫,沒多少正經東西。

順便就再説兩個起名的例子吧。《圍城》裏的方鴻漸,他的名字就是來自漸卦上九(第六爻,陽爻)的爻辭:“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茶聖陸羽的名字也來自這句爻辭。陸羽是個孤兒,自己給自己算卦起名字,算到了漸卦上九爻,所以姓取了“陸”,名取了“羽”,字取了“鴻漸”,完全取自“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好了,該對這個系統的算卦手法收收尾了。——前面舉的豫卦的例子裏,我們遇到的情況僅是朱熹列舉出的七種情況之一,在實際算卦當中我們很容易會遇到另外六種,所以簡單介紹一下:

第一種情況:算出來的六爻當中只有一個爻是變爻,也就是説,6個數字中有5個不是7就是8,只有1個是9或者6,這個時候,就用本卦變爻的爻辭來判斷吉凶。

第二種情況:有兩個變爻,這就是我們方才遇到的情況,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第三種情況:有三個變爻,就不能用變爻的爻辭來判斷了,得用本卦和變卦的卦辭,以本卦的卦辭為主。

第四種情況:有四個變爻,這時就用變卦的兩個不變爻的爻辭來判斷吉凶。

第五種情況:有五個變爻,用變卦的那一個不變爻的爻辭來判斷吉凶。

第六種情況:有六個變爻,這得分兩種情況。一是六爻都是陽爻(構成了乾卦),或者六爻都是陰爻(構成了坤卦),那麼,如果是乾卦,就用乾卦“用九”的爻辭判斷吉凶,如果是坤卦,就用坤卦“用六”的爻辭判斷吉凶。(什麼是“用九”和“用六”,下文再仔細説。)二是除了這兩種情況之外的其他六爻全變的情況,就用變卦的卦辭來判斷吉凶。#p#分頁標題#e#

第七種情況:六爻一個都沒變,這時用本卦的卦辭來判斷吉凶。

 

 

有人可能會問了:“朱熹這些説法都可靠嗎?”

我的回答是:“不大可靠。”——沒辦法,古人到底是怎麼算卦的,這套方法早已經失傳了,我們所看到的歷朝歷代打着《周易》旗號的算卦大師們,其實他們種種的算卦手法都是自己的附會和發揮,悲觀地説,恐怕一個可靠的都沒有。

歷朝歷代的算卦大師們為《周易》的流傳倒真做了不少的努力,一是往高端靠,二是往低端靠,這也是歷史文化發展的一貫規律。

所謂往高端靠,就是把《周易》添加了越來越多的複雜內容,比如陰陽啊、五行啊、紫微斗數啊、生辰八字啊、中醫啊,其實這些東西原本誰也不挨誰;所謂往低端靠,就是簡化算卦手法,讓人民羣眾容易接受。

我前面介紹過的這種可考的最貼近《周易》原始面貌的算卦方法可能已經有人覺得太複雜了,也是,算一個卦怎麼也得一個小時左右,而且還得小心翼翼地一步也不能算錯,工具也複雜,你用草棍兒,你得備足了四十九個才夠用。——實在是太麻煩了!

多看看歷史你就會猜到,這種時候一定會出現一種新局面。

什麼新局面呢?

我們看看佛教的傳播,像唐僧這種文化水平超高的高僧去搞唯識理論研究,複雜極了,水平稍差的人根本就很難入門。但是,農村老太太也有這種信仰需求,你讓人家學唯識?這就等於讓文盲學量子物理。所以就出來了淨土宗滿足這個階層的需求:不用學什麼深奧的理論,只要大發善念、多念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去西天極樂世界。

再看看馬克思主義,這也夠高精尖的,要把《資本論》讀通了那得多少年的苦功夫!廣大人民羣眾哪可能都去讀通《資本論》呢,那,怎麼向他們傳播社會主義觀念呢?——“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簡明扼要,琅琅上口;“各盡所能,按勞分配”,言簡意賅,一針見血。

所以説,歷史也好,文化也好,無外乎基本人性,《周易》往低端能怎麼發展,用腳後跟都能想得到。唐詩裏不是有個還算有點兒名氣的句子叫“暗擲金錢卜遠人”麼,這説的就是唐代流行的金錢卦,據説是漢代的京房發明的:用三枚銅錢來取代四十九根蓍草,而且銅錢每扔一次就能得出一爻,扔六次就把一個卦給算出來了,總共也用不了三分鐘。

三枚銅錢就夠了,那,用什麼銅錢呢?有講究沒有呢?

一般説來,要用漢代的五銖錢,這種銅錢外圓內方,象徵着天圓地方,反正很有神祕力量就是了。其實用什麼都無所謂,只要是一個平面有正反的東西都行。——當然了,你要是給別人算卦的話,一定要用五銖錢,好顯得自己很專業。比如,同樣是我熊大師出去給人算卦,拿五分錢硬幣來算的話,自己都不好意思跟人家開口要高價。可如果我打開一個古色古香的檀香盒子,從裏邊取出三枚泛着銅綠的漢代五銖錢,神色莊重,在算卦之前還要燒燒香、拜拜神,再弄出個複雜到自己也搞不明白的羅盤來比劃比劃,這樣的話,到最後開價的時候人家也不會覺得你是在獅子大張口了。

嗯,不過呢,自己練手的時候拿五分錢的硬幣就行了。

一枚硬幣,正面為陽,反面為陰。如果把三枚硬幣同時扔下就會有四種組合:二陰一陽、二陽一陰、三陰、三陽。二陰一陽是少陽,二陽一陰是少陰,三陽是老陽,三陰是老陰,下面的算法就和我前面講的一樣了。比如你扔出來的是二陰一陽,也就是有兩枚硬幣是反面朝上,一枚硬幣是正面朝上,這種情況就是少陰,你在紙上記下“少陰”兩個字就好了,第一爻就這麼算出來了,然後再把三枚硬幣扔一回,看看第二爻是什麼,依次算出全部六爻。

如果你連這都嫌麻煩,也還有更簡單的算法,只用一枚硬幣就夠:正面是吉,反面是兇,扔完了看看落地朝上的是哪面,這就行了。夠方便吧?

其實,金錢卦雖然一度很普及,很流行,卻在根子上犯了一個重大錯誤。

什麼錯誤呢?

——本來,金錢卦是蓍草算法的簡便替代方法,可古人卻不知道,三枚銅錢的落地和四十九根蓍草的演算,這兩者的出卦概率是完全不一樣的。簡單打個比方:如果用最傳統的蓍草算法,得到乾卦九五爻的概率是萬分之一;而用金錢卦來算,得到同樣這個爻的概率卻變成了千分之五。也就是説,金錢卦其實是根本無法取代傳統的蓍草算法的,嗯,對數學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算一算這道題。

我的電腦有神鬼莫測之機

很多人都認為《周易》藴涵着宇宙的無窮奧祕,這在我前面介紹過的蓍草算卦方法裏似乎就看得出一些端倪。還記得吧,先是一分為二,象徵着混沌初開,天地創始,然後提出一根草來象徵人,一分為二之後有了天、地、人這所謂“三才”,然後的“除以4”又象徵着四季。這還沒完,奧妙還多着呢!

《繫辭》裏還説:“佔乾卦的蓍草一共260根,佔坤卦的蓍草一共144根,加在一起是360根,約合一年的天數,而《易經》佔到的蓍草一共11520根,與萬物之數相當……”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什麼“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聽上去還當真是包羅宇宙、囊括萬物。

其實呢,《繫辭》屬於《易傳》,是後人對《易經》的附會發揮。再説了,就算《繫辭》説的不錯,可照這個邏輯,我隨便拿出一個什麼東西都能説得出同樣的“包羅宇宙、囊括萬物”。《繫辭》裏説聖人創作八卦是“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那我現在也學學聖人,“近取諸身”一回,就説説我現在寫這本書所用的這台電腦好了。

我用的這台是一台筆記本電腦,黑色的,平時不用的時候一直合着,象徵着混沌的宇宙。當我要用它的時候,把它打開,顯示器和鍵盤一分為二,象徵着開天闢地,太極生了兩儀。而且,顯示器是亮的,鍵盤是暗的,這是明與暗的對立,陰與陽的對立,而他們又同是一台筆記本電腦的一部分,它們的關係既對立、又統一。亮的顯示器象徵着天,暗的鍵盤象徵着地,旁邊從USB接口甩出一支鼠標來,象徵着人,從此,天、地、人都有了,三才齊備。#p#分頁標題#e#

更神奇的是,我明明在敲打鍵盤,文字卻出現在顯示器上,這不就是天地交泰、陰陽感應麼?正是鍵盤和顯示器的這種天地交泰,才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了新的東西,嗯,其中就有我現在寫的這本書。

三才齊備了,還有四象呢。顯示器是長方形的,上下左右四條邊,象徵着四象或者四季;而鍵盤這個區域竟然也是和顯示器一模一樣的長方形,配合得嚴絲合縫的,也是上下左右四條邊,也象徵着四象,象徵着四季。顯示器和鍵盤“交泰”在一起,一共有八條邊,象徵着八卦。

太神奇了!我的鍵盤上方居然還有一組按鍵,從F1到F12,恰好象徵着一年的12個月……底下還有一個Fn按鍵,是和從F1到F12的12個按鍵配合使用的,所以,這個Fn按鍵不正好象徵的閏月麼!

看,要論神鬼莫測之機,我這枱筆記本一點兒不輸給《易經》啊!

很多人對《周易》的另外一種讚歎是:富有如此深奧的哲學至理啊!

其實呢,這往往是因為混淆了《易經》和《易傳》。

前面簡單説過,現在我們看到的這種《周易》,或者叫《易經》,其實包含着兩個部分:《易經》和《易傳》。一般來説,《易經》(狹義的《易經》)的內容全是算卦的占斷辭——前面我們已經見過幾條,專家們眾説紛紜,也解釋不出個統一意見來,反正我覺得很多佔斷辭看上去和馬三立的“桃園三結義,孤獨一支”沒多大區別,如果説有價值,更多的是史料價值,為我們展現了古代社會的一些片斷風貌;而哲學思想則更多地體現在《易傳》,或者叫做“十翼”,主要是戰國時期的知識分子藉着《易經》來闡發自己的哲學思想。

有人可能會問了:“這些知識分子要想闡發自己的哲學思想,自己著書立説就是了,為什麼非要藉着《易經》説事呀?”

答案是:“第一,當時的人並沒有著書立説的普遍風氣;第二,這裏面恐怕有一些不得已的苦衷。”

什麼叫“不得已的苦衷”呢?——這個問題稍稍沉重了些,咱們留到後文再説,先説説排卦的事。

我一直都主張溯本求源,現在咱們來看看古人拿《周易》的案例,看看古人到底是怎麼用這東西的。

講漢、唐、宋、明的案例嗎?——不講,咱們要看就看最源頭的東西。《周易》是周代興起的,我們能找到的最早的相關史料就是《左傳》和《國語》。

《左傳》我比較熟,這裏邊用《周易》算卦的例子還真不少,很值得講一講。而且,《左傳》到底也是經典,是“十三經”之一,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信史,可總比什麼《諸葛神算》和《推背圖》要有公信力多了。

《左傳》講的是春秋時代的史事,可是,我們要了解《周易》,還得從商代開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