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字帶來好效益

來源:人人運程網 1.76W

興安嶺生產一種野果果酒,名字叫“萬山利口”,賣得不錯,有人説,這除了質量、質感、口味、包裝之外,也得力於有個好名字。通過這件事,我對產品的名字產生了興趣,經過了解,我感到產品名字不僅有助於塑造產品形象,而且對產品銷售有着很重要的拉動作用,不可小視,好名字也能帶來好效益。

好名字帶來好效益

某製藥廠生產的治療痛經、月經不調的新藥,開始時周易起名為“痛經寶”,產品投放市場後,反應平淡,沒有達到預期銷售業績。經過調查才知,名字不好是其原因。“痛經寶”一詞直露、俗氣,一個“痛”字給人帶來了“壓力”,很不舒服,這種感覺產生拒絕心理,後來該廠把產品名字改為“月月舒”,結果,銷量大增,原因是“月月舒”不僅音韻和諧、富有詩意,而且體現藥品的作用是“舒”,給人好感。

再如,“海飛絲”、“飄柔”化粧品,“寶馬”、“奔馳”轎車,“茅台”、“五糧液”白酒,INTEL商業公司的“奔騰”CPU,不僅優美動聽,給人聯想,而且表現了產品的特性。

而另一方面,有些私營企業為了所謂的新奇、刺激,為產品起了一些低級俗氣、古怪難聽、不土不洋的名字,本以為“一炮打響”、招惹來大批消費者,但卻遭到反感和排斥。比如兒童食品中的“心太軟”、“泡妞”、“小兩口”等名字,一不符合兒童的消費情趣;二會誤導兒童,最終的結局家長、老師不讓買。

看來,產品的名字大有學問。這正如現在給孩子周易起名字,無論在讀感上,還有音、意、形上都反覆推敲,名字已不僅僅是個“記號”,只有區分之功能,更多的是內涵,是美感,是一種期望。產品周易起名也是如此,不僅達到美感豐富,而且達到內涵深刻,這樣的名字才能符合人審美需求,讓人喜歡,也才能託舉良好的品牌形象。

現在,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趨於成熟,購買和消費的是產品,更是文化、是品位。一個好名、美名不僅給消費者以美的享受、為產品增光添彩,而且增加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因此,產品的名字要反映優秀民族文化。背靠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精心創意,定會起出美名無限。而一個反文化的名字只能是文化垃圾,絕不會提升產品形象,反而令人討厭,消蝕文化力;同時,產品的名字要符合美學思想,要新穎,有特色,有品位,力戒雷同。比如,“SPIRIT”英文原意是幽靈、鬼怪,而把其翻譯成“雪碧”就給人涼爽、純淨、透明的感受,廣受國人歡迎。

給產品起個好名字應該成為廠商的重要課題,因為一個好名字也能帶來好效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