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音不好——取名的禁忌(2)

來源:人人運程網 4.88K

諧音不好——取名的禁忌(2)

鄭偉建博士/文
   取一個好名字關係到人的一生,很多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名字;也有朋友希望自己能改名。那麼,起名究竟應該注意什麼?有哪些原則?取名禁忌何在?儘管鄭博士此前已經講過很多,鄭博士還是會連續講解取名的禁忌,今天講講名字與諧音,供朋友們參考。

諧音不好——取名的禁忌(2)

   先説一個故事:
   剛解放初,有一家人家,姓王;苦大仇深的王老漢,深深的感謝新中國,他的妻子也響應黨的號召,一連為王老漢生了三個兒子;老大起名王愛國,老二起名王愛民;老三起名王愛黨。王老漢被紅衞兵小將狠批,説他是國民黨的特務!始終想反攻大陸,連給孩子起名字也不忘愛國民黨。再如,姓範的起名叫革命,往往也是適得其反的。
   再講一個笑話,有一姓範的人家;家長叫範舒才,(飯蔬菜)兒子叫範逸虢(飯一鍋),兒媳姓逄名靛馨,叫不清楚就叫成了胖點心。

   顯然名字的諧音要諧音好才行,否則名字諧音不好肯定影響運勢。

   避免諧音意不美。起名時如果諧音運用得巧妙,會使人感到含蓄,不落俗套。鄭博士舉例:武嶽,諧“五嶽”;潘峯,諧“攀峯”。取攀峯之意。這些同音不同形的字,使人們一聽到這些名字,就自然而然地與語言中有意義的詞的相同語音聯繫起來,使名字的內容更加豐富。

   在正常的情況下,姓和名是合在一起,而不是分開的,我們對名字的諧音,一定要和姓氏連在一起考慮。按人之常情,給自己的子女取名,都會取褒義,或至少是中性諧音的。如:“高健”諧“高見”、“程剛”諧“成鋼”等等,都是很成功的,諧音取名的優點在於:含而不露、意在言外、使人感覺含蓄,不落俗套。

用諧音取名還一種情況,那就是“雅化”。有人小時候沒有大名,只有小名。長大後覺得小名不雅,又不願改動太大,就用諧音的辦法,找一個或兩個比較文雅的同音字來代替原來的名字。如:小名叫“影子”,長大後叫“英姿”。
   故此好的姓名諧音能為本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奮鬥目標,同時亦可提高本人的運勢。但是,起名者有時只注意了所選用的字本身的意義,卻忽略了與名字諧音的詞或詞組可能是貶義的。父母若打算自己幫寶寶取名字,要注意名字念起來是否有不雅的諧音,以免日後徒生困擾。
   鄭博士舉例像“範婉”(飯碗)、“侯巖”(喉炎)、雨玲(雨淋)、尉琮(喂蟲)、“胡麗晶”(狐狸精)之類諧音不美以及“温泉”、“瀋陽”之類容易在文中造成歧義的名字,起名時應該避免。最好是名字取好後,多念幾遍,看看聽起來是否流暢。

   利用名字的諧音作廣告,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鄭博士相信朋友們曾經記得:

   給孩子取名字時要特別注意讀音問題。鄭博士特別提醒:尤其是一些特殊姓氏,更要注意諧音問題。
   某學校某班主任姓趙,名字叫趙鑄仁,通常被成為“趙主任”。另外,據説學校醫務室有個校醫名叫“段珍”,大家都不敢去她那兒打針。
  一父母給孩子起名“子騰”,本來挺文雅的名字,偏偏老爹姓“杜”。
  某人名“厚根”,父姓“矯”。有位少年名字叫於剛(不良諧音通--魚缸),有一同學原名“段銘”,與“斷命”、“短命”一樣,後改名。
  一學生名叫“龐光大”。
  有個人叫“秦壽生”——不知道她父母是怎麼想的。
   鄭博士還舉出下面的名字實在不妥:
  宋秋波、苟學璣、叫費彥、楊韋、楊偉、吳興志——無興致。
  吳仁耀(無人要)、傅步祥(父不祥)、馬鈴淑(馬鈴薯)、呂彤智(女同志)、藍彤智(男同志)、尤詠慈(游泳池)、曾桃豔(真討厭)、陶仁豔(討人厭)、蔡士常(菜市場)、史建仁(賤人)、夏建(下賤,夏姓取名須忌)、陸伊典;陸良典;陸姍典(露一點、露兩點、露三點)(陸姓取名切忌)、魏笙梓、魏笙綿、魏笙金(魏姓取名切忌)。

   説到這裏,朋友們應該清楚,諧音取名要謹慎,但是並非不能利用諧音,其實,近、當代利用諧音取名的人很多。鄭博士舉例:魯迅幼名樟壽,是“長壽”的諧音;又名豫山,因與“雨傘”諧音,遭夥伴譏笑,改名豫才,其中“才”仍與“山”音近。又如當代政治家名字是由他原來號“壁伍”的諧音而來的。上述這些例子,儘管大多是用諧音改名的,但多能使由諧音而來的名字比原名更加具有意義。因此,是不乏借鑑作用的。

鄭博士提醒朋友們:在利用諧音取名字的時候,最好利用諧音以姓生名,這樣可以使諧音的作用更加突出。
  如姓彭的人可以為孩子取名“友”,姓名合起來就是“朋友”的諧音;姓盛的人可以取名“利”,姓名相合就是“勝利”的諧音;姓蘇的人可以取名“籍”,姓名相合就是“書籍”的諧音;此外,假若想取3字的名字,可以在姓名諧音中或姓名諧音後加入別的字,使之成為3字名,如原名“彭友”的人可以在姓名之間加入“良”、“善”、“常”、“益”等字,成為彭良友、彭善友、彭常友、彭益友等新名字,不僅保留了原來由諧音而來的“朋友”原意,而且還為“朋友”增加了新的內容,同時又可以避免因單名過於簡單而容易造成的重名;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顯然,諧音要諧得有文化。例如有的取名者只注意了名字本身的意思,卻忽略了名字的同音詞可能是貶義的。如“於剛”會使人想到“魚缸”,“範婉”會使人想到“飯碗”。此外,下列三姓者應引起足夠高的重視,因為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叫出毛病來。這三個字是“吳、王”。“吳”字。這個“吳”姓命中時須注意,因為“吳”與“無”諧音,搞不好便有反其名而意之的可能。例如:“吳德”諧音“無德”。“王”姓,使用得當則生華彩,如:書法家王羲之、北宋王安石等人的姓名。但使用不當,“王”字會使人聯想到諧音“亡”字上。例如:“王國鈞”諧音“亡國君”。
  諧音命名一定要諧得有理,不要變成“邪音”。如:劉(留)青山、朱(珠)寶庭、馬幸(新)春,鄧艾(愛)民、莫(摸)若天、魏(為)津(進)屹(億)等。這些諧音就是好。
  諧音要避免可能對人的誤導。如:“龐博”這個名字,除了廣識博學的意思,還有和“磅礴”一詞同音,取其氣勢宏大的意思。這些同音不同形的字,使人們一聽到這些名字,就自然而然地與語言中有意義的詞的相同讀音聯繫起來,使名字的內容更加豐富。這些名字諧音很好,能透出一股書卷氣。 
   最後,鄭博士説説紅樓夢裏的名字諧音:   
   紅樓夢裏的所謂“文人雅集”,鄭博士請朋友們看看他們的名字:胡斯來、詹光、單聘仁、嵇好古等。單看名字,便有些蹊蹺。念上兩遍,那古怪的諧音就出來了:原來胡斯來便是“胡來”,詹光就是“沾光”,單聘仁即是“善騙人”。
  運用人物名字諧音做文章,乃是曹公藝術手法中頗為重要的一種。鄭博士舉例:
   甄士隱諧音“真事隱”:名費,表字士隱。他這名字來歷應與《禮記·中庸》裏的一段話有些關係,“君子之道費而隱”。
   賈雨村諧音“假語存”。表字時飛,別號雨村。
   另外全書還有很多名字諧音:
  賈雨村這輩子,也算做了件有點人味的事情。當年他落魄在甄士隱家中作客時,偶然看見一個丫環,“雖無十分姿色,卻也有動人之處”。那丫頭也回頭看了他兩眼,二人便有意了。雨村作了縣官,第一件事便是將這“巨眼英豪”收作二房。後來他夫人去世,又把她扶為正室。這丫頭名喚“嬌杏”,念其諧音,乃“僥倖”也。
  那位開虎狼之方害死尤二姐的所謂太醫胡君榮,實際上就是“不中用”。
  賈薔前去蘇州採買女孩來組建戲班,卜固修一同前往。此人卻是個口是心非、寡廉鮮恥之徒。卜固修即“不顧羞”也。
  賈芸的舅舅卜世仁,諧音“不是人”。
  鳳姐的胞兄王仁,實實在在是個“忘仁”。
  賈氏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實是“原應歎惜”。
  迎春夫君孫紹祖,判詞中有“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句。“子”字與“系”字,合起來就是個“孫”字。
  最容易讓人忽略的還有賈府中的幾位掌握經濟實權的人物,如吳新登,榮國府的庫房總領,諧音“無星戥”;戴良,諧音“大量”,銀子進出,一任賬目,均過他手;還有一個錢華,負責採買,諧音“錢花”。

   
   鄭博士特別提醒:
   起名不能光看字義,在注意五行、數理與四柱的同時,也要注意諧音,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一些笑話。
   用諧音法起名不是萬能的,它要受兩種限制:
  第一姓的限制,並不是每個姓都有好諧音或是較好的文字意義。有的姓甚至會帶有不好的諧音,如“吳”(無)、“王”(亡)、“費”(匪)等姓字甚至還帶有不吉的諧音。
  第二字義的限制,即用諧音字時必須用一些帶有美好意義的文字。
  因此我們用諧音命名時必須要注意其合理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