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到底有沒有出家?

來源:人人運程網 1.38W

順治帝到底有沒有出家?

鄭偉建博士/文

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皇帝佛緣 ,鄭博士認為順治帝是最值得欽佩的。關於順治帝的出家問題,向來傳説頗多,順治之死目前至少有四種説法: 一是因董鄂妃病死悲痛過度出家五台山;二是死於天花;三是征戰廈門被鄭成功炮擊而死;四是説這他出家去五台山後被他的兒子康熙皇帝派人殺掉了。

除此之外,近來又流傳着第五種順治之死的新版本,就是CCTV《走遍中國》的一期節目,説在河南民權縣的白雲寺發現了順治皇帝可能在這裏出家的跡象。比如,一位叫醒遲的長老有一張穿袈裟坐龍椅的畫像、寺裏有一些有龍圖案的琉璃瓦、和康熙皇帝御賜的一塊石碑。第一件物品的疑點在龍椅上。一個普通的和尚為什麼要坐龍椅?順治皇帝曾有法名,叫“行痴”。“行痴”和“醒遲”讀音相近,這僅僅只是巧合?

鄭博士認為關於順治出家的傳説,亦非空穴來風。埋葬於清東陵孝陵中的是空棺,而沒有福臨的遺體。有人考證,滿洲有火葬舊俗,清太宗皇太極、攝政王多爾袞都為火葬。孝陵中不僅有埋葬順治遺物的衣冠冢,其中還有順治的寶宮(骨灰罈)。但由於順治火化不見於《清實錄》記載,故引起人們的懷疑……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八,大清帝國第一位入主中原的天子福臨告病身亡。其子玄燁即位,就是清聖祖康熙皇帝。然而不久,有關順治帝出家的消息就在民間廣為流傳,演繹頗多,給順治之死染上神祕色彩,成為迄今仍無法定案的歷史之謎,不論如何,順治帝出家也是一種實際可能。

天台寺曾經有一蠟制的僧裝順治像,頭戴寶冠,身披黃袍,面目骨架與順治畫像十分相似。而康熙多次到天台山拜祭,或賜匾額,或賜金帛,證明天台山確為順治出家之所(《清捭類鈔》)。傳説在杭州西湖羅漢堂塑像中,有一黃冠黃袍的羅漢,即為順治,是康熙南巡時塑造的。而且順治出家,王公大臣都知道。有人説,順治皇帝於順治十八年正月七年級出走,而忌辰推遲到正月初七才宣佈,是密令尋找,未能找到才發喪(《白話野史大觀》)。

順治篤信佛教,與當時名僧玉林琇、木陳忞、玄水杲等都有來往。據説其火化儀式也是由佛家名僧茆溪森主持。順治曾對木陳忞説“聯於財產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黨亦風雲聚散,沒甚關係。若非皇太后一人掛念,便可隨老和尚出家去。”(《北遊集》)並在西山慈善寺題壁詩云“十八年來不自由,江山坐到幾時休?我今撒手歸山去,管他千秋與萬秋。”董鄂妃死後,順治決意披緇山林,請玉林琇的大凝子茆溪森為自己舉行淨髮儀式。玉林琇聞訊趕來,命取來乾柴,要當眾燒死茆溪森,才使順治答應蓄髮(《續指目錄》)。而順治雖出家未遂,卻得了“行痴”的法名。據載,為順治以順治與佛教的密切關係,在董鄂妃仙逝後,心灰意冷而入空門,亦符合多情天子的性格,鄭博士認為可信度較高。

 關於順治出家,鄭博士認為有兩種説法值得考慮:

一是説順治並非在二十四歲亡於天花,而是在這一年脱去龍袍換上袈裟,於五台山修身向佛,並於康熙五十年(1711)左右圓寂。期間,康熙皇帝曾經數次前往五台覲見父親,但都沒有得到順治的相認,所以康熙才會寫出“文殊色相在,惟願鬼神知”的詩篇。至於其出家的原因,則是因為愛妃董鄂氏,也就是被擄獻進宮的江南名妓董小宛的去世。選擇五台山修行,則是因為夢見董小宛在那裏。這種説法的有關記錄,主要存在於《順治演義》、《順治與康熙》等野史和文學作品中。尤其是當時著名才子吳偉業(梅村)寫的一組《清涼山贊佛詩》,詩文影射順治在五台修行,並用“雙成”的典故和“千里草”代指“董”姓。由於吳偉業的詩素有“史詩”之稱,而他苦戀着的,是與董小宛齊名、才高氣傲的名妓卞玉京,所以信者云云。而這一切,又可以在五台山找到相關的附會。

另一種説法,來自於《大覺普濟能仁國師年譜》、《旅庵和尚奏錄》、《敕賜圓照茆溪森禪師語錄》、《北遊集》、《續指月錄》等僧侶書籍的記載。這些書用語錄及偈語的形式,記載順治曾經在十七年(1660)十月中旬於宮中,由湖州(浙江吳興)報恩寺和尚茆溪森為其舉行了淨髮儀式。但剃了光頭本已出家的順治,又在茆溪森的師父、報恩寺主持玉林琇的諄諄誘導和要燒死茆溪森的脅迫下,回心轉意,蓄髮留俗了。

 順治帝真沒出家嗎?看看順治他對於出家人的讚歎,就知道他的思想了:

順治皇帝贊僧詩(出家偈)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未曾生成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閤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何日清閒誰得知,若能了達僧家事,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無憂無慮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皆因夙世種菩堤,個個都是真羅漢,披搭如來三等衣。

金烏玉兔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卧土泥。

黃袍換卻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討幾時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與萬秋。

打破虛空笑滿腮,玲瓏寶藏豁然開,直饒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畢竟該。#p#分頁標題#e#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做一百年皇帝,都不如半日為僧,可惜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順治佛緣深厚,他曾説:“朕前生的確是僧,今生每常到寺,則低迴不能去”。又説:“財寶妻孥,人生最貪戀放不下,朕於財寶固不在意中,即妻孥,亦覺風雲聚散,沒甚關情。若非皇太后一人掛念,便可隨老和尚出家去。”順治算得上是一個至性的佛門皇帝。如他的詩所言“吾本西方一衲子,無奈落入帝王家。”

佛教傳入中國,始於西漢,早期乃是在上層皇胄貴族階層流行,並伴隨特權階層的倡導而逐漸發展起來,最終融入到中華文化的體系之中。歷史上信佛、好佛、倡佛的帝王將相很多,鄭博士認為順治帝便是與佛門最有淵源的皇帝之一,至此,鄭博士結論是:順治帝真的出家了!

順治帝到底有沒有出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