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抗疫時刻 清明悼念英雄詩詞

來源:人人運程網 2.29W

今天,我們追思家國永念,致敬英雄共悼逝者,同時我們也要銘記抗疫時刻。在這場抗疫中,一線的醫護者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任務重,而且還面臨着被感染的風險,在這裏對您們説一聲辛苦了!

銘記抗疫時刻 清明悼念英雄詩詞

清明悼念英雄詩詞
  “己亥年末,庚子年春,荊楚大疫,染者數萬計。街無車舟,萬巷空寂。眾惶恐,皆閉户;聞疫急,舉國防。青絲,白髮,皆身先士卒;布衣,商客,盡爭相解囊。院士南山耄耋之年,臨危受命,星夜馳援;八方醫者不懼艱險,置身險地,妙手回春。月餘疫盡去,華燈初上,萬國稱讚,此為大幸。庚子年四月四日,舉國公祭,歸去來兮!”

《漫談品詩賞析》清明悼念英雄第1回
  今天正值庚子年四月四日清明,舉國公祭,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為大家分享古代詩人用詩詞悼念英雄,我們共同賞析悼念我們的英雄和同胞

《九歌·國殤》出自【先秦】:屈原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詩文的意思是: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戰車交錯啊刀劍相砍殺。旗幟蔽日啊敵人如烏雲,飛箭交墜啊士卒勇爭先。犯我陣地啊踐踏我隊伍,左驂死去啊右驂被刀傷。埋住兩輪啊絆住四匹馬,手拿玉槌啊敲打響戰鼓。天昏地暗啊威嚴神靈怒,殘酷殺盡啊屍首棄原野。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復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遙遠。佩帶長劍啊挾着強弓弩,首身分離啊壯心不改變。實在勇敢啊富有戰鬥力,始終剛強啊沒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為鬼中英雄!

作者屈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九歌·國殤》取民間“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死難的愛國將士,追悼和禮讚為國捐軀的楚國將士的亡靈。作者描寫場面、渲染氣氛的本領是十分高強的。將一場殊死惡戰,狀寫得栩栩如生,極富感染力。底下,則以飽含情感的筆觸,謳歌死難將士,詩人此作在頌悼陣亡將士的同時,也隱隱表達了對正義事業必勝的信念。

銘記抗疫時刻 清明悼念英雄詩詞 第2張

《秦風·無衣》出自【先秦】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文的意思是:誰説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戰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與你共同對敵。誰説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內衣。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矛與戟,與你一起出發。誰説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戰裙。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胄與兵器,殺敵與你共前進。

在《詩經》大量的戰爭題材作品中,《秦風·無衣》一詩以其高亢的精神境界和獨特的表現方式受到人們的重視。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表現了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禦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其獨具矯健而爽朗的風格正是秦人愛國主義精神的反映。採用了重章疊唱的形式,敍説着將士們在大敵當前、兵臨城下之際,以大局為重,與周王室保持一致,一聽“王於興師”,磨刀擦槍、舞戈揮戟,奔赴前線共同殺敵的英雄主義氣概。

銘記抗疫時刻 清明悼念英雄詩詞 第3張

大風歌》出自【漢】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詩文的意思是:大風颳起來了,雲隨着風翻騰奔湧啊,威武平天下,衣錦歸故鄉,怎樣才能得到勇士啊為國家鎮守四方!作者劉邦,《大風歌》一詩抒發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也表達了他對國事憂慮的複雜心情。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最後一句直抒胸臆,寫出了劉邦並沒有繼續沉浸在勝利後的巨大喜悦與光環之中,而是又將面臨的另一種巨大的壓力。居安思危,如何讓自己與將士們辛勞打下的江山基業。

結語:英雄,是屈原《九歌·國殤》中楚國將士為保衞楚國英勇捐軀;是《秦風·無衣》中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同防衞外敵;更是劉邦《大風歌》中如劉邦一樣,既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又有對國事民生憂慮關懷。抗疫英雄就是抗疫之山,他們以一己之力,報萬人平安。在清明節之際,讓我們向抗議英雄致敬,讓我們向英雄學習,學做先鋒。

現在疫情慢慢消退,但是我們仍需警惕,注意個人衞生,保持家裏通風以及消毒工作,出門務必要戴口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