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養生注意事項 小寒的養生知識

來源:人人運程網 1.87W

小寒節氣在生活中有什麼是密切相關的?在我們迎來小寒節氣的時候,不僅要注意小寒節氣帶來的氣候變化,同時關於養生的飲食上也有很多值得注意。小寒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冬季的第五個,那今天看看在小寒中要注意的養生知識。

小寒養生注意事項 小寒的養生知識

中國古代從小寒起每隔5天分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雊”,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標誌着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當太陽到達黃經285°(小寒)時,對於神州大地而言,標誌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了。小寒之後,我國氣候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俗話説,冷氣積久而寒。此時,天氣寒冷,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

小寒養生注意事項 小寒的養生知識 第2張

寒為冬季的主氣,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小寒節氣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小寒習俗吃什麼?小寒節氣養生食譜及養生注意事項如下: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廣東人很講究食療。小寒因處隆冬,土氣旺,腎氣弱,因此,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理腎臟。池曉玲説,所謂“三九補一冬”,但小寒時切記不可大補。在飲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乾等,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

飲食上“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上述食品均為甘温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等功效。我國古人稱“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認為吃粥可以延年益壽。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進入小寒節氣,也已進入數九寒天,飲食以冬季進補為主。冬季乾冷的時候,醫學專家提醒人們注意冬日養生,特別強調的一點是“養腎防寒”:要補血、補氣、補陰、補陽。民諺也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説,足見冬日養生進補的重要性。

小寒養生注意事項 小寒的養生知識 第3張

推薦一款食譜:山藥羊肉湯。做法:1、羊肉500克,山藥150克,姜、葱、胡椒、紹酒、食鹽適量;2、羊肉洗淨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3、姜葱洗淨用刀拍破備用;4、淮山藥片清水浸透與羊肉一起置於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其他配料一同投入鍋中,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燉至熟爛即可食之。

小寒時節,年味也越來越濃,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這些過去時期才能看到的熱鬧景象,如今是離我們越來越遠了,然而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對待美好節日和生活的那份期待,我們始終不曾變改。

冬天是萬物閉藏的季節,人們不要擾動陽氣,避免嚴寒,保持温暖,不要把皮膚開泄出汗,而使閉藏的陽氣受到影響,這是冬天保養冬藏之氣的方法。因此,一定要注意,千萬別貪戀油膩、辛辣的食品,應以補氣潤燥為主。當然,民諺也説:“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冬日養生最為重要的還是加強身體鍛鍊,多進行户外活動。專家們提倡,要根據各自的身體情況適當進行一些體育活動,特別是在陽光出來時鍛鍊為佳。

小結:在生活中,總是要注重養生的,在中國,養生包含了飲食,生活作息等等,今天的內容就是有關小寒的養生事項。

你可能還喜歡: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氣候農事詩
  二十四節氣裏冬天節氣有哪些詩歌呢
  二十四節氣裏的秋天節氣有哪些詩歌呢
  二十四節氣裏的夏天節氣有哪些詩歌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