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質疑鷸蚌相爭 這個典故出自哪裏

來源:人人運程網 2.67W

鷸蚌相爭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經聽過許多次了,那麼這個經典的小故事最近被一名五年級的國小生給質疑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流傳的這麼久會被一個小朋友質疑呢?下面的文章將為大家帶來詳細的內容,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學生質疑鷸蚌相爭 這個典故出自哪裏

一個國小五年級學生之所以質疑“鷸蚌相爭”,是因為教材的編輯出版者沒有用心去思考其中的邏輯關係。因此,讓這個年僅11歲的黃聖凱小朋友抓住了問題的實質和把柄。由此可見,不但學無止境,而且不分年齡大小,彼此必須相互尊重,互相學習,才能共同提高,進而避免錯誤一直延續。

蚌用殼把鷸的嘴夾住了,它們怎麼還能對話?11歲男孩質疑語文課本邏輯不通,老師點贊孩子的批判精神和懷疑態度,出版社迴應暫不會更改教材。黃聖凱提出質疑的五年級語文課本。

記得名言“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出版社迴應暫不更改教材,是為了減少出版社對於教材的發行印刷成本,根本沒有考慮如何尊重知識,如何尊重客觀事實,如何尊重一個國小五年級學生的聰明才智,如何及時糾正出版社教材中存在的錯誤。如果知錯不改,那就是有關出版社對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忠誠,那就是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對教材審核依法履職盡責。可以説,黃聖凱小朋友關於“蚌用殼把鷸的嘴夾住了,它們怎麼還能對話?”絕不是他不切實際“腦洞大開”,而是他提的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邏輯錯誤。作為出版社和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不能對國小生提出的問題麻木不仁,漠不關心。更不能為了維護自己所謂權威的面子繼續堅持錯誤。

學生質疑鷸蚌相爭 這個典故出自哪裏 第2張

儘管“鷸蚌相爭”的故事出自《戰國策》,一代又一代的人們都在一錯再錯,但那是因為人們司空見慣,始終認為進入教材的文章就沒有錯,而且缺乏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過於信任出版社審核把關。由此可見,以往人們只注重了這個故事的哲理性,卻忽略了這個故事情節中所發生的邏輯錯誤。

“鷸蚌相爭”只會相互受到傷害,而不會從中獲得什麼好處。彼此應當和睦相處,與鄰為善,互幫互助。這個哲理故事的確值得人們深思,不能我行我素,與鄰為敵。然而,我們在課文學習中不能不鼓勵學生善於動腦,善於發現問題。我們不能讓學生讀死書,死讀書。只有讓學生開動腦筋學習,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學生質疑鷸蚌相爭 這個典故出自哪裏 第3張

如果出版社堅持不對教材進行更改,那就應當在課文末尾做出特別備註説明,明確告訴學生這個故事存在着邏輯錯誤,但這個故事包含的哲理性是值得大家高度重視的,為人處事一定要以和為貴,千萬不要惡意傷人。可以説,出版社的編輯也是人類靈魂工程師。那麼,就必須以為人師表的楷模為學生做出知錯就改的表率,而絕不是知錯不改,繼續堅持錯誤。那樣的話,就不是合格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正如《呂氏春秋 孟夏紀 勸學》中曰:“師必勝理、行義,然後尊。”意思是,教師為人師表,必須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別人由衷的尊敬。因此,筆者希望有關出版社和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國小教材審核把關的領導,千萬不要面對黃聖凱小朋友關於“鷸蚌相爭”的質疑置之不理,而應責無旁貸地作出正確選擇。

小結:原來是因為蚌用殼把鷸的嘴夾住了,它們怎麼還能對話這個理由提出的質疑,不得不説這個小朋友還是非常聰明的,而且腦洞很大,很有想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