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缺點有哪些 這些缺點造成的影響

來源:人人運程網 1.67W

不管是誰都是有缺點和優點的,就算這個人再厲害,再聰明,他也有他的缺點,畢竟人無完人,諸葛亮作為歷史上足智多謀的智者也一樣,雖然他在三國期間在各個方面都是很厲害,但是也有缺點,下面一起看下諸葛亮的缺點有哪些吧。

諸葛亮的缺點有哪些 這些缺點造成的影響

一、諸葛亮的缺點
  諸葛亮是人不是神,每一個人都是優缺點並存的,諸葛亮也不例外。

  (一)戰略方針的缺陷
  推崇諸葛亮者,首推《隆中對》,甚至説這是“千古一策”。平心而論,諸葛亮能在隆中而觀定三分天下,確屬不易。但缺乏必要實踐歷練的《隆中對》,是免不了缺陷的。

  1.荊、益二州,一個易攻難守,一個易守難攻,中間是三峽天塹,難以連接在一起,難免就顧此失彼。而荊州又是兵家必爭之地,荊州屬魏,則攻吳輕而易舉;荊州屬吳,則吳國的江防體系得到鞏固;荊州歸蜀,則吳魏兩家都存在巨大威脅。東吳之所以肯把荊州借給劉備,只是想讓他幫助分擔一部分防務,當孫權的統治鞏固後,就會重新拿回荊州。如此戰略要地,兩方都虎視眈眈,而蜀國又不能夠有充足的兵力留守,可以説失荊州為必然之中。

  2.“出秦川”很明顯是在效仿韓信的《漢中對策》,劉邦採納了韓信的建議,自漢中入秦川,在富饒的關中建立根據地,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可是時過境遷,此關中已非彼關中,富饒已是過去,蜀道艱難,戰事一旦長久,糧草就難以為繼。如果不能就地取食,北伐就只能中止了。

  (二)用人的失誤
  丟荊州對蜀漢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是這次失敗的一大原因。關羽智勇雙全,卻目空一切。作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而言,這是一個致命的缺點。本來關羽可以東和孫權,這樣可能就不會造成後來的呂蒙襲荊州,至少可以暫緩東吳取荊州的時日。但是高傲的關羽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東吳,甚至孫權希望與他聯姻,也被他不留情面地駁回。這不能不説是諸葛亮用人的一次重大失誤。

  留馬謖守街亭是諸葛亮的又一次用人失誤,而這次用人失誤直接導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敗。馬謖是個趙括式的人物,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也不懂得如何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活用兵法。讓只能紙上談兵的他去指揮千軍萬馬,實在勉為其難。馬謖被斬確實有些冤,這次失敗最主要的責任應由諸葛亮來負,是他不能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地方,把最關鍵的地方交給了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

  (三)沒有容人之量
  諸葛亮的用人偏於主觀,從書中可見,他不喜歡那些敢言之人,而喜歡謙虛穩重之人。魏延最初投奔劉備,並不是劉備已經建功立業、打下江山的時候,而是在劉備被曹操大軍追得入地無門之際。當個人意見被否定後,魏延經常在人前發牢騷。這無疑招致了諸葛亮的不滿。面對優缺點同樣明顯的魏延,身為主帥的諸葛亮沒有正面對其進行教育,並有節制地加以引導。他的桀驁不馴在諸葛亮眼中成了日後必反的證據。諸葛亮病危之際,作為軍中地位僅次於諸葛亮的魏延,被排除在最後的會議之外,且密矚馬岱:“我死,魏延必反。”這一句話就提前判了魏延的罪。諸葛亮對待魏延的態度,將自己不能容人,偏於主觀的缺點暴露無遺。

  (四)事必躬親影響到人才的鍛鍊
  《出師表》是諸葛亮的名作,卻束縛了劉禪,要這樣,不要那樣。固然是諄諄教誨,卻又不給實踐的機會。在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諸葛亮沒有把劉禪放到戰爭前線的大風大浪中去鍛鍊成長,而是在温室裏。劉禪卻不能上前線一戰,只能待在成都。可政事無論大小,都要經過諸葛亮決定,劉禪根本插不上手。在無所事事、百無聊賴之時,除了在後宮裏玩耍,還能幹什麼呢?久而久之,壞習慣也就養成了。蜀漢江山一朝易主,劉禪面北稱臣。事實證明,能否鍛鍊培養可靠的接班人直接影響國家的興亡。

  (五)過於謹慎,缺乏魄力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前面提到的諸葛亮拒絕魏延的建議,不願讓其兵出子午谷。當時三國之中,蜀國最弱,沒有能力與實力強大的曹魏打持久戰,應該速戰速決,出奇制勝。諸葛亮沒有把握這個機會,只因五千兵馬可能受困而不用魏延之計,實在非常可惜。這樣的後果就失去了快速進軍長安的機會,讓魏國有了調動軍隊的喘息之機。諸葛亮作為蜀國最高的軍事指揮者,為追求萬全之計,着眼於局部得失,卻沒有關注整體的得失,不能不説是太過於謹慎所致。

  小結:一個人再怎麼厲害也會有自己的缺點,諸葛亮的優點無人能及,但是他的缺點也讓他失去了很多機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