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學生該不該送禮?教師節送禮其實是犯罪?

來源:人人運程網 1.87W

在節日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買禮物來送給別人,但是在教師節來臨的時候,大家一直在糾結到底是送還是不送呢?那要送怎樣的禮品呢?當然我們的老師們也在糾結到底應不應該接受呢?如果是一些小禮品應該可以,如果貴重的東西或者是錢的話咱們的教師節就變味了。那到底教師節應該送了嗎?去看看。

教師節學生該不該送禮?教師節送禮其實是犯罪?

  教師節禮物送不送
  家長:送了怕不收,不送不踏實
弟子事師,敬同於父。在大部分家長看來,中國自古有尊師重教的傳統,為了表達對老師的感謝,無論什麼方式或方法,都應當有所體現。

“教師節送禮似乎是一種習慣,我們小時候給老師送卡片,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一般都買些體積小、價值高的小禮物。”浙江省嘉興市一位學生家長王悦説,送禮的目的一是表示感謝,二是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關照。

“之前不是一直宣傳禁止教師收禮嘛,我也沒準備送禮。”吉林省長春市李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國中,可是“跟別的家長聊天,人家都準備送,如果我不送,就擔心孩子被老師忽略。第一年送了,以後三年都得送,真是糾結。”

記者在某大型購物網站輸入關鍵詞“教師節”,就出現了19.25萬件禮品。禮品的價格從幾十到幾百元不等,有擺件、鮮花,還有定製U盤、按摩墊,等等。

“本以為鮮花能便宜一些,沒想到要預定,一下花了我兩千多。”上海市郭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幼兒園,她表示,考慮了很久,覺得送鮮花拿得出手,每個老師一份,一碗水端平。

記者調查發現,多數家長送禮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送了怕不收,不送心裏不踏實。”北京一位國中生的家長王芃説,“送禮就是希望老師能多關心關心自己的孩子,禮送出去了,心裏就踏實了。”

老師:努力學習是最好的禮物
“不能收禮,這是學校三令五申的。況且就算真的收了,能安心嗎?收了別人的禮,就得幫別人辦事,我不給自己找這種麻煩。”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學英語老師黃霞表示,她拒絕過一些家長送的禮,有的家長很不高興,“拒禮,給我帶來了另一種精神壓力。”

除了現實的禮物,一種“溜鬚拍馬”“套近乎”的虛擬送禮方式也蔓延開來。隨着互聯網的發展,一些班級會建立QQ或微信羣。通過QQ或微信羣,老師可以和學生、家長互相瞭解,聯絡感情,並及時發佈信息。為了討好老師,家長們使出了渾身解數。老師隨手發張學生站隊、看書的照片,就會引得家長們的點贊、鮮花、蛋糕,再用無比膜拜的語氣發上一句:“老師辛苦啦!老師太有愛啦!”要不了幾分鐘,手機屏幕就會被家長們的熱情讚美刷屏,搞得老師哭笑不得。

“手機不停地響,一不留神,留言就幾百條。”上海學生家長劉女士説,“有的家長‘會來事兒',有時候真受不了這種溜鬚拍馬的行為,想退羣又怕漏了老師的重要通知。”

一些老師表示,教師節表達感恩之情是人之常情。但想要通過送禮等方式讓老師關照學生,就沒有必要。“學生遵守校規校紀,好好學習,老師自然喜歡,不送禮也會關照每一個學生。”浙江省嘉興市某中學萬老師認為。

“二十年前,我收到過學生自己做的卡片、塑料花,到現在還留着,後來送的禮物越來越貴,而且你感覺得到那是為了送禮而送禮,尊師重教的意思其實越來越淡了。”江西省南昌市退休教師周芬芳説。

個別教師職權尋租誘發“送禮”焦慮症
對於收禮這種嚴重違背師德的行為,相關部門態度明確,禁令不斷。近年來,一些學校和教師也發出了“過節不收禮”的倡議,家長感到釋然,校方也覺得輕鬆,送禮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令人遺憾的是,儘管家長苦惱、老師糾結、法規嚴禁,教師節收送禮現象並沒有絕跡。

就在近日,江蘇省南京市某國小校長,就因公然向學生家長索要禮金被就地免職。此前,黑龍江省依蘭高中教師馮羣超因本班學生未向任課老師送禮,當堂訓斥全班學生;江蘇省無錫市中學教師周穎在微信羣對比學生送的禮……這些個別老師的行為引發了家長們的送禮焦慮。

“送和不送還是不一樣的!”浙江餘女士的孩子正在上國小,“送禮之前,老師對孩子比較兇,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送禮之後,老師不僅不直接批評孩子了,還經常鼓勵,孩子現在也願意上幼兒園了,為了能讓孩子健康成長,送禮也值了。”

個別教師利用手中的職權尋租,小到排座位、任班幹部,大到保送生、大學聯考加分……嚴重影響了教育公平和社會公義。“雖然只是部分地區、部分學校、部分老師的行為,但這些個體行為已嚴重影響了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和教育聲譽,還容易引發學生的攀比心理、投機心理,污染孩子純潔的心靈,應該堅決禁止。”遼寧省瀋陽市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佟雨臣説。

專家認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公也是誘發“送禮”焦慮症的重要原因。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馮桂林説,當前教育資源分佈不均,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上所好學校,進個好班級,有位好老師。於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家長期望以財物來鋪路,給孩子打造優質的學習環境。

治好“送禮”焦慮症需自律更需監管
近年來,教育部先後發佈了《中國小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明確禁止教師“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觸動這條紅線者,最重可予以開除或者解聘。

“因為有部分老師’送與不送不一樣‘,所以才會有家長認為’送總比不送要好‘,教師節變味,老師要負主要責任。”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任遠教授認為,治好“送禮”焦慮症,不僅要靠制度,也要靠教師的自律。

“對孩子來説,我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反映了整個社會的風氣,他們有樣學樣,因此我們有責任帶頭淨化社會風氣,不要讓孩子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浙江省嘉興市某中學語文教師許維強調,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學識,更要有正直的人格。廉潔從教不僅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更是不可逾越的師德底線。

相關教育專家指出,禁止教師收紅包等禁令早已付諸文字,但是落實起來依然任重而道遠。這需要地方教育部門把禁令轉化成為具體可以量化的、可以操作的指標和指引,如果不作為,這些禁令很容易淪為一紙空文。

同時,教育部門也應聯合家長、媒體等社會各界構築師德監管網,加強監督執法。“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做到有訴必查,決不姑息。特別是教師節及學校開學、學生畢業等節點,對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開展高頻度、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檢查。”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類問題不解決,就無法真正履行教書育人的崇高職責,就無法完成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成為一句空話。

有些老師希望家長送,而有些老師覺得孩子的優秀成績就是最好的回報,不過下次不要再糾結這個問題了,老師們如果要求家長送可是會受到懲罰的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