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放枕頭下是因為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1.86W

現代人春節給紅包都是直接用紅包,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壓歲錢並不是直接給,而是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那麼壓歲錢為什麼要放在枕頭下面,這種習俗是如何由來的呢?帶着疑問,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了解看看吧!

壓歲錢放枕頭下是因為什麼

要拜年,就得有“壓歲錢”,長輩們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孩子的美好祝福。春節沒有“壓歲錢”不行,孩子給大人拜年是尊敬、是禮貌,大人好歹也要有所表示,更何況如果是別家孩子來拜年,按照“禮尚往來”的傳統交往習慣,不給“壓歲錢”臉上也掛不住。

陶行知在《中國小孩子過新年》一詩中這樣寫道:“過了三十晚,又到七年級朝,枕頭壓歲錢,燈籠掛得高,一身新到底,鞋襪衣服帽,聽聽打呼聲,輕輕不要鬧,尋吃廚房裏,五香雞蛋好,堂前去拜年,爹孃哥哥嫂,開門放爆竹,大炮和小炮。大炮閉耳聽,小炮點着跑。跌在污泥裏,媽媽一頓敲,眼淚流到嘴,哈哈又笑了。”好一幅忽而大哭忽而大笑、也斂錢財也享美食,又換新衣又放鞭炮、又掛燈籠又睡懶覺的美好春節圖景,小孩子的三花臉樣兒和可愛無邪展現無遺。

陶行知所説的“枕頭壓歲錢”,是從晚清延續下來的一種父母給孩子壓歲錢的方式,在當今的許多地方仍然沿用。就是指除夕夜裏,孩子睡覺後,家長將壓歲錢放在孩子牀頭或牀尾,寓意驅趕妖魔而逢凶化吉。民國以前,方孔圓錢是通用貨幣,壓歲錢一般用綵線穿好固定,民國以後,方孔圓錢基本取消,父母則用紅紙包一百文銅錢作為壓歲錢,取“長命百歲”的意思,所以今天也管“壓歲錢”叫“紅包”。

給自己孩子的“壓歲錢”放到牀頭牀尾,給別人孩子的“壓歲錢”呢?劉炎臣在1945年出版的《天津年俗》中記錄了當年天津的一首童謠:“一到新年,小孩拜年,趴下磕頭,站起要錢。”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向外人索取“壓歲錢”的過程:先磕頭,再從長輩手中接過用紅紙包好的“壓歲錢”。用磕頭來換錢,小孩子們不容易。

小結:壓歲錢是表達了長輩,對於晚輩的一些祝福。在古代的時候壓歲錢,主要是幫助抵抗一些妖魔鬼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