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世界濕地日的作用與我國濕地現狀

來源:人人運程網 2.57W

《國際濕地公約》是由最初的18個國家簽署的一份環境公約,並由《濕地公約》常委會第19次會議定下的世界濕地日。它的存在確定了以聯合國為首的組織對於維持生態平衡問題的重視,它強調了人類對壞境的依賴性以及濕地對生態的重要性等等。今天我們就通過節日大全來了解下吧。

淺談世界濕地日的作用與我國濕地現狀

  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為了紀念這一創舉,並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1996年《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

濕地是環境保護的重要領域,不同的國家和專家對濕地有不同的定義。比較通行的説法是指“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或為淡水、半鹹水、鹹水體,包括低潮時不超過6米的水域”。由於在保持水源、抵禦洪水、控制污染、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國科學家對濕地定義是:陸地上常年或季節性積水(水深2米以內,積水達4個月以上)和過濕的土地,並與其生長、棲息的生物種羣,構成的生態系統。常見的自然濕地有:沼澤地、泥炭地、淺水湖泊、河灘、海岸灘塗和鹽沼等。

濕地具有很強的調節地下水的功能,它可以有效地蓄水、抵抗洪峯;它能夠淨化污水,調節區域小氣候;濕地還是水生動物、兩棲動物、鳥類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棲息地。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孕育和豐富了全球的生物多樣性,被人們比喻為“地球之腎”。
  然而,由於人們開墾濕地或改變其用途,使得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如造成洪澇災害加劇、乾旱化趨勢明顯、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等。

我國於1992年加入《拉姆薩爾公約》。
  我國自然濕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3.77%,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且長期遭受人口急劇膨脹和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威脅。而我國96%的可利用淡水資源被保存在各類濕地中。
  多年來,經過不懈努力,全國濕地保護面積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以41處國際重要濕地、550多處濕地自然保護區、400多處濕地公園為主體的全國濕地保護體系。

小結:世界濕地日體現了生態環境對於我們生存的重要性,是人類對於自然界的深刻認識的重要成果。我們再次呼籲社會,重視生態平衡,保護濕地環境,要從你我做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