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詩句

來源:人人運程網 1.19W

關於端午節詩句

 ——唐 杜甫《端午日賜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唐 劉禹錫《競渡曲》
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堯潘《端午日》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關於端午節詩句

端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

 

和端午  【北宋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明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明 邊貢

共駭羣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同樣是競渡,在不同人的眼裏,卻有着不同的熱鬧與鬱憤。

 

競渡詩  唐代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喊,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有關端午節的詞

喜遷鶯 (宋·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鬥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菏花十里,一鈎新月。

此詞上片先寫端午自然風光,接着鋪述種種風俗:嘗角黍、品香蒲、戲鬥草、結綵絲,而競龍舟是其中最盛大的習俗。全詞有點有面,有敍有議,聲與色齊作,景與情交融。音節瀏亮,造語清圓,色澤豔麗,感情歡快,彷彿一幅太平治世的端午風俗畫。
黃裳(1044-1130) 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豐五年(1082)進士第一。歷官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卒贈少傅。其詞語言明豔,如春水碧玉,讓人心醉,觀賞把玩不已。代表作有《賣花聲》、《永遇樂》([一]、[二])、《宴瓊林》(一)、《喜遷鶯》(二)、《減字木蘭花》、《漁家傲》(三)、《蝶戀花》([五]、[十三])等,其中以《減字木蘭花》為最著名,流傳很廣。

花心動 (宋·史浩)

 

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一年佳節。寶觥交勸殷勤願,把玉腕、彩絲雙結。最好是,龍舟競奪,錦標方徹。此意憑誰向説。紛兩岸,遊人強生區別。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史浩(1106~1194) 南宋政治家、詞人。字直翁。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於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孝宗即位,史浩任參知政事,推薦樞密院編修官陸游。隆興元年(1163),拜尚書右僕射。他首先辨趙鼎、李光無罪,又説岳飛久冤不白,應該為他們平反,恢復原有官爵,照顧他們的子孫。孝宗都依他建議辦理。


賀新郎 (宋·許及之)

 

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痴兒呆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薰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新愁不障西山雨。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回首獨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君有語,但分付。

許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縣(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薦除諸軍審計,遷宗正簿。十五年,為拾遺。光宗受禪,除軍器監、遷太常少卿,以言者罷。紹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東路運判兼提刑,以事貶知廬州。召除大理少卿。寧宗即位,除吏部尚書兼給事中。以諂事韓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參知政事,進知樞密院兼參政。韓敗,降兩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有文集三十卷及《涉齋課藁》九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所錄許綸《涉齋集》,輯為許綸《涉齋集》十八卷(按綸為及之子,集中卷二有《綸子效靖節止酒體賦筠齋餘亦和而勉之》可證。綸當為及之詩的編集者,《永樂大典》誤署為作者,今訂正)。《宋史》卷三九四有傳。
 

念奴嬌 (宋·張榘)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説。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誰念詞客風【蟹】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悦。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悽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張榘(約公元1208年前後在世)字方叔,南徐(一作潤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初前後在世。嘗為建康令。榘著有芸窗詞一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