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的團圓——致中秋

來源:人人運程網 2.47W

中秋節,是中國人對月亮的睹物思情。作為傳統的農耕民族,睿智的中國人很早就發現,農曆八月十五的月亮,一般就是每一年之中的SuperMoon。而這一天,也順理成章成為團圓賞月的最佳時節,一起來看看《內在的團圓——致中秋》。


  在遙遠的千年前的某個今天,被打動的古代人們,在月色融融的晚上圍坐,交流着各自的快樂與悲傷,温情的幸福瀰漫如白色月光久久不散。然後,喜歡以物寓意的中國人,創造了這個美麗的節日並打算將它永久的紀念,成為團圓的圖騰。

  中國人對大一統有種莫名的執念,相信一切只要有了一個統一的規範和標準就好辦了,在這個思想指導下,一切都很容易被指定被制定,至於所有的一切分歧則都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中秋節,作為承載團圓意涵的重要徵象,已經成為某種心靈儀式,讓大家相信,只要閤家圍坐賞月吃餅,就能讓大家的內心融洽起來,充滿團圓的温情。這種形而上學的象徵意義,也許卻是窺探中國人內在精神面貌的一扇心窗。

內在的團圓——致中秋

對中秋節的重視和渴盼,或許表達的正是我們骨子裏對團圓有多麼重度依賴和嚮往,卻不能真正獲得的痛苦內在,只能透過種種儀式化的象徵將其固定下來,才能緩解整個民族內在對分離的極度焦慮。也許,我們這個民族被內在的親密感隔離割裂太久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我們這個民族在撫養後代上帶着一種莫名的矛盾。

首先,我們不遺餘力地切斷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聯繫。婆媳戰爭的主要導火索都是因為撫養後代,而一般都是擁有權利的婆婆方獲勝;在古代是,到了近現代,依然重演,甚至某些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現代社會倡導婦女能頂半邊天,女性必須工作,否則會被歧視,而福利再好的單位也不能給予太長的產假,因此,母親基本不能與小孩擁有太多相處的時間。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孩子過早或者徹底的割斷了與母親的聯繫。所以,如果你細讀歷史,就會發現在母嬰之間的紐帶塑造上,中國人從來沒有給過母親或者一個孩子寬容的環境,讓母親能體面而從容的養育孩子,讓孩子能在足夠的愛中成長。

其次,我們又特別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各種教育培訓趨之若鶩,為孩子不惜花費大半積蓄,但卻很少有人能夠和孩子有真正的心靈交流,思想共鳴。結果,這變成了某種權利的遊戲,一方施壓,一方千方百計的逃避或者抵抗,以至,變成一個又一個無解的家庭困局。

最後,温馨的家庭聚會,往往變成了一場表面鋪排的華麗盛宴,一切只為面子存在,而內在到底多少傷痕無人在意,是否能有真摯的情感流動,也根本無暇顧及。然而,這樣的華美,卻不能掩蓋潛意識的創痛。中國人有大智慧,早就發現月亮暗合着我們潛意識的流動,卻不肯放開心靈的桎梏,讓每個母親和孩子活出自己的尊嚴和獨立。如果,讓我們傾聽內心深處月亮的聲音,或者,我們可以很清楚的聽見,我們的內心要的不止是華麗的觥籌交錯的賞月飯,我們要的是內在親密無間的感情紐帶能夠順暢的流動。

那麼,如果,我們聽見了,可以從現在起,勇敢的嘗試一下,打破心防,跟你的親人,説一兩句真心的話嗎?承認自己的疏忽與怠慢,承認自己的自戀和虛偽,告訴他或她內心感到痛苦的源流,坦誠自己對他或她的愧疚或恨意。雖然那可能是痛苦的,但是那也是打破堅冰的開始,是讓感情能量獲得流動的開始,也是,最終能獲得心靈團圓的必由之路。最後,願大家在不是中秋節的每個日子也努力經營着情感的團圓,而在每個中秋,都能豐收內在的團圓的豐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