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中元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來源:人人運程網 9.18K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是我們平時説的鬼節,中元節在各地都有着不同的習俗,湖南湘潭的中元節是怎麼過的呢?有什麼樣的習俗文化?一起跟着小編往下看看中元節的習俗有哪些吧。

湘潭中元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自七月之初,在湖南城市鄉鎮可看到各色各樣的祭品,冥錢、冥衣、靈屋、線香和鞭炮,琳琅滿目。自初十日開始,家家户户便要將廳堂打掃乾淨,神龕前置香案、置先祖牌位,備酒餚饌品連日供奉,以迎故祖。家人不許吵鬧,開始焚香燒紙。據説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封建思想説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説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現在多選擇在傍晚時),先用石灰在院子裏灑幾個圈兒,説是把紙錢燒在圈兒裏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後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裏還要不住地念叨:“某某來領錢。”最後還要在圈外燒一堆,説是燒給孤魂野鬼的。

  按照當地的風俗,每年大概從7月初起。要把自己的祖先從另外一個世界裏接回來住上幾天,吃上幾天飯。當地叫“接老客”。在接老客時家裏將神龕上的祖宗牌位請下,農家則煮新米飯,做時新瓜菜,請祖宗先試新,叫“薦新”。到了十三日,焚燒冥衣、冥錢、靈屋,祭奠新逝的人;十四日晚或十五日是送祖之日,晚燒包“送老客”,叫“薦包”。有的宗族還設有燒衣會,自七月初起,即舉家折金銀紙錠和衣包,由長房長孫恭寫“列祖列宗某某冥中受用”,下書“某某子孫敬具”。到夜晚,便成羣結隊上祖墳祭祀燒包,或在月亮初升時抬至水濱行禮焚燒。燒紙錢是不能只獨給自己的亡親,也要給無後人的亡靈燒一些紙錢,否則人們寄託給自己亡親的“物,就會被那些孤魂野鬼搶去。人們常常把這種燃點香燭、供奉祭品、焚燒冥衣、冥錢、靈屋的祭祀儀式,稱之為”燒包“。由燒包引發的”紙紮文化“,成為了一項民間手工業技術和民間藝術,成為了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接老客“的那一天。家裏人把家裏的衞生搞好,乾乾淨淨的,在家裏堂屋的正中間擺上一張大桌子,四條長登。桌子上擺上乾乾淨淨的碗筷和茶杯。象是貴客到來的一樣。有錢的人家殺一隻雞買上幾斤肉,熱熱鬧鬧地煮好了飯菜,恭恭敬敬地把飯菜和茶水酒倒好。家裏的長輩洗了手,乾乾淨淨地,在祖先的牌位面前點上蠟燭和香火,燒上一把錢紙。口中念着祖祖輩輩的老人的什麼什麼老祖宗什麼什麼老爺爺的名字,唸了之後又到大門外燒上一把紙。口裏仍然是念叨着祖先,請他們回來,一路上還畢恭畢敬地喊着”某某爺爺你好走“”某某婆婆你腿不好你先走“等等。然後把祖先們請入席,按照祖先的老幼長輩依次坐下。

  飯來了菜來了。恭恭敬敬地擺在桌子上。家裏人要站在一旁伺侯着。要老人們吃菜要老人們多吃點飯。就這樣,每天恭恭敬敬地敬上飯菜敬上酒和茶水。叫作好酒好飯接待自己的祖先。

  從下午6點開始,大街上就陸陸續續的開始了鞭炮聲和燃起了一堆堆的蠟燭和燒紙錢,人們拿來一堆堆的紙錢,放在地上燃燒,嘴裏還説念着方言。在河裏還要放河燈,這些都是對祖先的一種祭祀和懷念,也深刻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小結:中元節雖然在各地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在這一天都是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朋友,這一點是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