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過國慶節 國慶節的教育意義是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2.48W

在每個國家的國慶這一天,都要舉行各種各樣的儀式,就像我們一聽到國慶就能想到閲兵儀式一樣,在鏡頭前的軍人們整齊劃一,也是他們用肩膀為我們扛下了許多苦痛,這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為什麼要過國慶節?國慶節的教育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要過國慶節 國慶節的教育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要過國慶節: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着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誌,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變化。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閲兵。1960年9月,本着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後,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羣眾遊行活動,但未舉行閲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遊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羣眾遊行。1984年,國慶35週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閲兵和羣眾慶祝遊行。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閲兵式和羣眾慶祝遊行。1999年10月1日,國慶50週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閲兵和羣眾慶祝遊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為什麼要過國慶節 國慶節的教育意義是什麼 第2張

國慶節的教育意義是什麼:
  每一個節日,都有着其獨特的精神內涵。“節日”的意義,不在於某一天怎麼過,而是這一天所連接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每年的這一天,我們用只屬於它的方式回憶、紀念、慶祝並且期許。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就是這種古老而樸素的方式,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明。國慶節不能也不應例外。

着名作家馮驥才説:“一個人一年裏最重要的日子是自己的生日,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年裏最重要的日子是國家節日。國慶節要體現國家的精神,體現人民對國家的情感。”

國慶節對於我們每一箇中國人而言,都意義重大。這個節日寄託了我們濃厚的情感:有我們對國家的深深敬意——我們的國家經歷了種種磨難而走向強大,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頑強不屈的奮鬥史和偉大的民族精神可歌可頌;有我們濃濃的感恩——今天的幸福安康是無數革命先輩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我們珍惜並且銘記在心;有我們沉沉的責任感——我們深愛我們的國家,願意為她扛起肩上的責任,用心生活、努力工作,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平凡的日子裏發光發熱,這是我們愛國情懷最簡單最真切的表達。

為什麼要過國慶節 國慶節的教育意義是什麼 第3張

追溯國家歷史,緬懷革命先驅,弘揚民族精神,凝聚國人信念,這才是國慶節真正的題中之義,精神之旨。國慶節放假不僅僅是休閒放鬆,更是為了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用更好的方式去紀念、去思考。

過好國慶節,就要最大限度發揮它所承載的意義和情懷。尋求文明與進步的慶祝方式,力求在休閒中融入愛國精神,可以集中舉行一次升旗儀式,可以組織觀看一場愛國電影,可以開展一次民族歷史展覽……不管是什麼方式,慶國慶都要回歸到愛國層面,在莊嚴肅穆的氛圍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愛國的主角,我們的愛國情懷都能得到淋漓盡致地表達。

國慶七天不應只叫“黃金週”,不能只有“黃金”沒有“精神”,完全被商業化所裹挾,國慶的精神內涵不能被忽視與淡化。用心、用力打造更多更好的紀念平台,讓我們的國慶過得豐富而有意義,是我們所有人誠摯的期盼!

小結:國慶節的慶祝活動總是能看得我們熱淚盈眶,我們能夠看出國家逐漸強大,也從心裏想為國家盡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