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有多少節日可以稱做女兒節

來源:人人運程網 2.18W

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不失浪漫的節日哦,這不,女兒節就是一項。據史書記載,三月九年級、五月端午、七月初七都被國人稱為女兒節。那麼,這些節日為什麼成為了中國的女兒節呢?這其中會有怎樣的解説?今天,小編查閲了一些資料,整理出來,大家一起參考一下。

中國到底有多少節日可以稱做女兒節


  中國所有女兒節時間:三月九年級、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另外每年公曆9月1日,也是四川廣元一帶的女兒節)、中秋節。

  三月九年級
  上夏曆三月九年級為上巳日。古時以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稱為“上巳”,所以這天又叫“上巳節”。三月九年級多逢巳日。這天,人們把薺菜花鋪在灶上以及坐、睡之處,認為可除螞蟻等蟲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內,認為衣服可以不蛀;婦女把莽菜花戴在頭上,認為可以不犯頭痛病,晚上睡得特別香甜。上巳也稱為女兒節。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端陽”條下亦云:“呼是日為女兒節。”

  五月初五
  五月初五即端午節,是古老的漢族傳統節日。也稱端陽、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這一天的漢族民俗活動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等。

  七月初七
  七夕情人節又是女兒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另外還有流行於四川廣元一帶的女兒節。相傳,唐朝女皇武則天的母親在廣元遊河灣時遇黑龍感孕,於農歷正月二十三日生下武則天。故舊時民間以此日為武則天會期。這天,人們成羣結隊到皇澤寺、則天壩和嘉陵江畔遊玩。婦女們穿戴一新,相互邀約沿河灣暢遊,以討吉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活動曾一度中斷。1988年,廣元市政府決定恢復這一民間節日,並定名為“女兒節”,將節期定在公曆9月1日。

  九月初九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九年級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史書中記載的“女兒節”
   這四個節日與女性的關係是在節日演變過程中逐步顯現出來的,由於在節日變化的過程中逐漸加入了許多專門為女性設立的活動,所以才有了“女兒節”的説法。本文根據不同朝代節日發展的不同特點,將節日劃分為三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唐宋時期和明清時期,透過各女兒節的演變軌跡,揭示女性在傳統社會中始終作為男性的附屬品而存在的事實,並通過各女兒節的代表人物來分析中國傳統社會女性所面臨的各種困境。
   以女兒節為切入點還可透視整個中國傳統節日的發展脈絡。所有的節日幾乎都起源於人們最初對自然力的懼怕。而後隨着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隨着社會生活的需要,娛樂性因素逐漸滲透到節日之中。這一娛樂化的過程幾乎貫穿了整個傳統社會,而新節俗的不斷融入又使得節日呈現出多元發展的傾向,最終節日由宗教性質濃厚的除“惡”日演變成了喜慶祥和的節慶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