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寺廟大全之漳州東明寺

來源:人人運程網 3.21W

佛教是我國擁有最多教徒的一個宗教,它也是世界三大教會之一,影響力深厚。寺廟是佛教信徒們傳播佛法、信徒上香祈福的一個宗教場所。東明寺位於福建省漳州市,相傳寺廟始建於宋代,其寺匾“東明寺”為趙樸初所題。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寺廟很好奇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寺廟大全吧。

  東明寺位於福建漳州市東門嶼北段佛澳。東明寺佔地200畝,建築面積達8500多平方米,有山門、佛室、寶殿、玉佛壇、藏經閣、鐘樓等30多處建築物。東明寺雖不如高樓聖殿之巍峨壯觀,亦沒有名山古剎之赫赫聲名,卻集中了好幾個全國之最。東明寺是全國海拔最低的寺廟,海拔只有60多公分,離海亦只有60多公分,幾乎是與海平面持平。可就是這麼低的一座廟,卻是大浪不能侵其前,大風不能撼其基。多少年來,歷經無數次的暴風驟雨地震,全不能動之分毫。東明寺的主殿“萬佛寶殿”,由一萬尊的琉璃佛建成。晨日暮色中,鐘鼓之聲隱隱傳來,身心蕩滌,一片淡然。

漳州寺廟大全之漳州東明寺

該廟始建於宋代,其寺匾“東明寺”為趙樸初所題。

東明寺為東門嶼這“海上仙山”添上一處勝景。這正是“塔嶼有寶剎,海上月更明”。

東明寺位於東門嶼的北段,始建於明代,是一座佛教的寺廟。明嘉靖五年(1526年),巡海道蔡潮渡海到東門嶼南段建文峯塔時,見東明寺上豪光祥雲,五彩映海,故稱之為“佛澳”。東明寺原來只是一座小廟,1987年,東明寺住持釋道裕禪師攜僧眾渡海,拓荒開山,擴建東明寺,建築面積達六千多平方米,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寺廟建築羣。

東明寺的山門是一個石門樓,上面刻着“東海潮音會心即趙,明珠塔影觸目皆祥”,包含着“東明”之意。石門樓旁邊,立着東明寺的寺碑,上面“東明寺”三字是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題寫的。石門樓下,雕有兩尊小沙彌,稱“聽潮童”。小沙彌的雙眼微閉,神態安祥,肩上趴有一隻小老鼠,狀極安寧。原來是小沙彌在靜心聽潮,唸佛參禪,已入化境,達到了“無我無物”的境界,連小老鼠也被其感化,而靜卧其肩,同悟大道了。

東明寺的前殿是“天王殿”,供奉着彌勒佛和四大天王。天王殿前面就是大海,這也是東明寺的一大特色——全國海拔最低的寺廟,海拔只有60多公分,距海也只有1米多遠,幾乎與海平面持平了。可就是海拔這麼低的一座廟宇,卻是大浪不能侵其前,大風不能撼其基。多少年來,無數次的地震海嘯暴風驟雨來襲,都只是在廟前即止,全不能動之分毫。天王殿前的一口井,稱“平湖泉”,是一汪淡水,水質甘甜,長年不涸。在離海如此近的地方,卻有淡水,實屬罕見。在天王殿的右前方,建有一座卧佛壇,裏面供奉着一尊釋迦牟尼佛的卧像,身長3。3米,整尊卧佛由一整塊的漢白玉雕成,寶相慈祥,神態安然,觀之頓覺心情平和。東明寺住持釋道裕禪師,在寺廟擴建之時,以大慈悲之心,數下緬甸,化緣來了一百多尊的玉佛回寺供奉。現在寺裏所有的佛像均由玉石雕成,這也是全國一最了。

東明寺的主殿稱“萬佛寶殿”,殿內牆壁上的每塊琉璃磚上都有一尊佛像,共有一萬尊,故名。主殿的正中懸掛着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所題寫的“參最上乘”匾額,意為進入萬佛寶殿,靜心修行,就可以參得教化眾生的無上真諦。殿內供奉着九尊大型的漢白玉佛像,中間是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兩尊脅侍,稱“釋迦三尊”;左邊是東方淨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及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兩尊脅侍,稱“藥師三尊”;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兩尊脅侍,稱“彌陀三尊”,分別代表佛的現在世、過去世和未來世三種不同情態。兩邊的牆上則塑有十八羅漢像。殿前的台階上,雕有一個巨大的法輪,這是佛教的標誌之一,意為法輪常轉,恩澤天下。整座萬佛寶殿依山臨海,氣勢恢宏。進入萬佛寶殿中,燃上一炷清香,靜聽耳邊淡淡的誦經唸佛之聲,心情頓覺輕鬆無比。

萬佛寶殿後面是藏經閣,收藏着大量的佛教書籍。藏經閣內還供奉着一尊玉佛,是釋迦牟尼佛青少年時的雕像,這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

在東明寺的附近,有大量的摩崖石刻和碑刻,都與佛教有關,如“轉染成淨”,“法雨均沾”“海空即道”“覺岸”等,草、隸、楷、梵文等字體各異,大小不一。在最臨海處的石壁上的一個巨大的“佛”字,在海上即可看得很清楚,更是使東明寺佛教聖地的主旨一覽無遺。

在東明寺北段的臨海處,建有一個“萬佛城”。站在城上,可望滄海無邊,船隻來來往往;可賞浪擊礁石,濺起萬點雪花,頓覺心情一片暢然;亦可回首內望,看紅牆黃瓦,晨日暮色中,鐘鼓之聲隱隱傳來,身心蕩滌,一片淡然。

東明寺,位於東山縣銅陵古城東門外海中的東門嶼佛澳。

明嘉靖五年(1526),福建右參政、巡海道蔡潮蒞銅山,渡海於東門嶼造七層文峯塔,故東門嶼又稱塔嶼;建塔之時,見嶼北澳山有毫光祥雲五彩照海,謂此澳有佛也。佛澳不僅佛光常現,且靈泉四時長湧,前人立“文峯寺”供佛祀之,後毀。今存明雕四面佛巖像一座,清道光年間葛山蔡新題“鷲嶺”二字於上。越五百年,有正法藏傳於聖地,佛澳名揚,禪書贊曰:“海東佛國”、“中流佛心”,東門嶼遂興東明寺而成為閩南海上佛教聖地。

東門嶼與廈門鼓浪嶼、温州江心嶼、蘭嶼並稱中國四大名嶼。其形狀若蟠龍昂首,鎮據於東山灣海門之中。嶼上峯雄壑秀,礁奇洞異,灘白林幽,風光旖旎,有“鷹嘴巖”、“風流石”、“碧雲洞”、“文昌閣”、“漁翁垂釣”、“老鰲迎賓”、“神龜泣天”、“海獅戍海”及“盤澗”、“魚池”等許多神奇景觀,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眾多摩崖石刻,古蹟猶存,是福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

明末武英殿大學士、隆武朝兵部兼吏部尚書黃道周(號石齋,東山銅陵深井村人),少年時曾於此嶼上石室苦讀靜修,其素懷“始見天地之心,猶樂堯舜之道”之志,為官後清廉剛正,忠直不阿,後率師北上抗清,婺源兵敗被執,慷慨就義於南京。至今東門嶼猶存黃道周讀書處,清乾隆十六年福建巡撫潘思渠為之立一石坊,上刻對聯:“仰止高山已表儒林首出,溯游學海羣推道岸先登”。

國土莊嚴,利樂有情。1987年,漳州南山寺釋道裕(東山銅陵人)攜僧眾涉海於此聖地結草為廬,重拓荒垠,開山建寺,弘揚佛法。次年農曆四月八年級正式開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筆賜名:“東明寺”,寄意此寺為佛國“東海明珠”,併為大殿題書“參最上乘”額匾。

東明寺僧眾弘揚愛國愛教優良傳統,十年茹苦,農禪並修,結緣海內外善信,終建成東山門、南山門、天王殿、萬佛寶殿、卧佛壇、伽藍殿(祗給園)、喝雲堂、五觀堂、靜明堂、佛光堂、化蓮堂與藏經閣、鐘鼓樓、明輝樓、淨化室、開山室、方丈室、素齋廳和佛光亭、日光亭及舍利塔、普同塔、萬壽塔等三十餘處建築,還辟建了佛澳碼頭,開通寺門道、澳底路、北澳路,修鑿了觀音泉、平湖泉、羅漢泉、碧玉泉、三昧泉、甘露泉、志泉等十一處甘泉玉井,足可讓善信香客及旅人洗心淨塵。此外,於寺後臨海建起一座“萬佛城”,巍峨城堞,傲視萬頃煙波。

住持僧釋道裕三度西行馳赴緬甸,請佛入寺,緬甸華僑諸大德、雲南瑞麗觀音寺贈送大小緬玉佛像三百餘尊,終使東明寺圓成東海之中的白玉佛國。

東明寺承襲南禪少林臨濟正宗,隸閩雪峯南山喝雲派下,禮師廣州光孝寺,承缽接法,於1996年農曆十月初八日(佛祖放生日)舉行大典,升座新成大師為住持方丈,慈光普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法輪常轉。

2000年農曆十月初八日,東明寺舉行“佛教傳華兩千週年祈禱世界和平法會”,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釋學誠大及各方高僧涉海而至,雲集佛澳,世界和平,人類福祥,中華富強,社會昌盛。

東明寺為全國海拔最低(距海面僅0。6米)的寺廟,所居佛澳為全國佛教聖地之僅有,現供全國獨一無二的釋迦牟尼青少年時白玉佛像,與十八羅漢、四大金剛等一百餘尊白玉佛像,最大的白玉座佛、卧佛身長達3.3米。寺內完好無損地保存着明崇禎十四年(1641)正月二十九日由釋子祖慧高僧刺舌尖血書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七十五卷)”,為海內禪家無價寶卷。

東明寺總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依山臨海,坐北朝南,隔水與東門嶼主峯上的文峯塔相對,其餘壇堂塔閣散佈整座佛澳山林。飛檐掛樹,曲徑穿波,魚躍天池,林聚白鷺;鐘聲響於霧中,經誦唱於雲裏,整座山林清靜無塵。現有僧眾五十餘人,八方善信頻至,香火隆盛。

東山門,築於佛澳東側山坡,為石砌牌坊門樓。青石方柱,琉璃瓦檐,頂脊為彩瓷剪貼雕。門額前橫匾由廣州光孝寺首座又果大和尚題書:“東明聖剎”,鎏金大字;後橫匾由寧波天童寺明陽大和尚題書:“中流佛心”。

南山門,築於佛澳碼頭之上,為石砌牌坊門樓。青石方柱,琉璃瓦檐,頂脊為彩瓷剪貼雕。廣州光孝寺住持方丈新成大和尚題書“東海明珠”鎏金大字。內柱聯行書:“臨濟高風人天宏範,禪淨丕振轉妙法輪”,為漳州南山寺傳揚題書;外柱聯為篆書:“千頃汪洋隨濟度,二門清靜絕法塵”。

南山門東側石崗有卧佛壇,圓形建築,琉璃瓦彩瓷雕花裝飾。殿內供奉釋迦牟尼緬玉描金卧佛。鎏金額匾:“蓮花佛國”,聯匾:“法典弘開援眾生在塵勞海上,心精邃格禱諸佛於大光明中”,由九華山仁德、香港劉氏同胞敬奉。大門嵌牆石刻對聯:“即莊嚴離莊嚴當下便登寶地,非相好各相好現前頓見如來”,為東山籍福州畫院畫師朱文鑄題書。

從卧佛壇經海湄石徑至前殿—天王殿(又稱彌勒殿),殿前階下沙灘如玉,一灣碧浪日夜如鐘鼓聲。正面水磨石牆石柱,琉璃瓦檐,彩瓷剪貼樓脊。大門匾額為趙樸初所題書“東明寺”鎏金大字。石刻門聯內外分別為:“塔嶼光明相傳為文佛現影,史乘載記於此有名賢讀書”,“潮水流長推浪歸碧海,高山仰止寄目望文峯”。殿內供奉彌勒佛緬玉坐像,左右兩邊塑四大天王立身像。

從前殿後門經觀音泉兩側石階而上主殿—“萬佛寶殿”(即大雄寶殿)。大殿懸趙樸初題書“參最上乘”鎏金匾額。殿內供奉三尊巨大玉佛──釋伽牟尼、東方藥師佛、阿彌陀佛,左右側供十八玉羅漢,佛座兩邊大圓石柱刻行草對聯:“常以戒為師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行持皆得成就,自知心是佛不可稱不可量不可思議功德即證菩提”,為住持道裕所題;殿中另有石柱刻聯:“東海滔滔當遺晨風傳塔語,明珠燦燦慣從暮靄悟禪機”,為福建省書法家餘險峯題書;“得值萬億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所有一切眾生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為福建省委員、原國民黨省政府祕書楊獻南題。大殿廊柱亦有刻聯:“體解大道發無上意,勤修眾善見是菩提”,為新加坡廣淨題;“悟得檀非有香乃真供養,了知燈即是火號大光明”,為東山籍書畫家馬馳題書。

大殿背後為觀音殿,奉南海觀世音菩薩緬玉立像,柱聯為:“東土開宗廣播梵音傳正教,明心見性鹹持淨戒悟真如”。

大殿左前側為新加坡東山會館捐修的“祗給園”,亦稱“伽藍殿”,伽藍公,同祀十八佛手準提佛祖;邊有刻聯:“東海建祗園經傳貝葉,明珠來鷲嶺月映蓮花”;“隨處現金身慈恩廣佈獻瑞於大地,蓮座現色相梵語玲瓏呈祥滿人間”等。?

東明寺臨海有奇礁,依山有異石,礁巖石壁處處留有名僧高賢的題書,有“心”、“佛”、“覺岸”、“善見”、“印心”、“喝雲”、“觀自在”、“海空即道”、“道法自然”、“海東佛國”、“清涼聖地,靜心養性”……等數十處摩崖石刻。山林中多姿的建築羣落和豐厚的人文色彩,與整座塔嶼神奇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勝蹟融合一起,構成一座絢麗迷人的海上佛國園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