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之道教不吃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3.15W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歷史的流逝下衍生出了許許多多的文化之花,道教便是這其中的一朵。道教是中國唯一的土生土長的宗教,它是在漢朝末年創立的。你對道教了解多少?你知道道教可以吃肉嗎?下面,我們一起隨着道觀大全一起來了解下吧。

道教文化之道教不吃什麼?

  道教不吃肉嗎?
  道教有兩派,全真和正一。
  全真教是戒葷戒酒,而且都是斷絕紅塵,不可結婚的。
  正一教相對來説比較寬鬆點,平時可以吃葷,允許結婚。但是起壇的時候,也是戒酒戒葷的,而且不能房事。
  吃肉的話:大雁,牛,龜,蛇,狗,以及沒有鱗片的魚類絕對不能吃。

道教-道教養生
  養神之道
  《黃帝內經》
  道教和道家雖然並不相同,但道教始終以道家尤其是老莊哲學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作為其養生學的理論墓礎、方術來源和實踐規範。道家宣揚清靜無為、靜觀玄覽、含德抱一、虛心坐忘,追求內心的安寧,主張“道法白然”。道教繼承這種離俗超凡的精神,發展並實踐為出世的養神之道,以“清靜無為,離境高坐”為其主要特徵。

養神之道的上限極難確定。早在《老子》、《莊子》和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專氣致柔”的養神之道。《老子》中“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等論述,原始道典《太平經》中詳盡地論述了守一、潛心n}養的方法,認為養神乃一切養生的烤礎和前提。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張欲不死須恬偷澹泊、滌除嗜慾,必須靜寂無為,忘其形骸。魏晉時在上層社會中頗具影響的上清派,創建了較為系統的存思“丹田”之道。南北朝時的着名文學理論家劉把在《滅惑論》中將“清靜無為”列為道教養生的最上乘等。但最為系統地論述道教養神之道的代表作,還要首推唐代着名道士司馬承禎據《莊子·大宗師》中記載的顏回“坐忘觀”而撰寫的《坐忘論》一書。

《坐忘論》
  《坐忘論》認為,養神之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此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階論:(1)“信敬”。“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則道可長,蒂固則德可茂”。強調欲養生則須心誠德正。(2)“斷緣”。此即要求“去物慾,簡塵事”,與一切有為俗事相隔絕,除去對物質利益的追求。(3)“收心”。物慾之起,皆因我之知覺、感覺及思維意識的存在,欲長生則必“塞其兑,閉其門,終身不勤”(老子》)。(4)“簡事”。一切身外之物,皆“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唐代着名道士兼醫學家孫思邀認為“多欲則志昏。”故事養生者須簡斷事物,欲心不起,“必清必靜,無動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莊子·在餚》)(5)“真觀”。收心簡事之後,“日損有為,體靜心閒,方能觀見真理”。(6)“泰定”。收心之後,還要虛心安心。心不納外事,也不分心於外界,即“心無所定,而無所不定”,則致“心不着物,又得不動”的靜定,即能“生慧”、“自明”。(7)“得道”。至此達到處物而不染、處動而不散、本心不起、離乎萬境的道教養神之道的最佳境界。司馬承禎在另一本着作《天隱子》中又將練習的具體方法分為“齋戒”、“安處”、“存想”、“坐忘”、“神解”五個過程。《坐忘論》的“七階”和《天隱子》中的“五漸”,使清靜無為的養心之道趨於完美和系統,成為後世道教徒養生的共同遵經。如稍後的着名道士吳藥撰《守神》篇專論此道。金代王重陽創立的全真教以明心見性、清心寡慾、“澄心定義,抱元守一”為內修的“真功”。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在渴見成吉思汗時所謂“有衞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的衞生之道,主要就是清心寡慾,固守精神”的養神之道。

養氣之道
  道教的養氣之道,即所謂“氣”的練習,六朝隋唐的《服氣經》、《延陵君修養大略》等道書中,專指“服氣”一類的養生術。

道教的氣、有三種不同的含義,或者説是包括三個部分,均來自於祖國醫學中的精氣學説。一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氣,稱為“清氣”。二指先天父母雄精時的元氣,稱為“先天之精氣”。三指通過飲食物質所生的能維持人體生命的活動的“水谷之精氣”,或稱“後天氣”、“後天之精氣”。道教徒認為人的活力之源在於體內之氣,故強調保持和充實體內元氣,希圖通過養氣之道而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養氣之道中最基本、最貢要的是服氣法,是由上清派在“行悉”功的基礎上結合導引、按摩而成。道教認為,“人身一小天地”、“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吸入天地間四時之正氣、日月星辰之精氣,即可延年益壽。服氣之道的孕育過程相當久遠,在《莊子·刻意》中就記載彭祖因“吹峋呼吸、吐故納新”而“壽至八百”。馬王堆出土的“卻穀食氣”篇有專文論述服氣。服氣是在意念指導下的吐故納新,吐故為口吐濁氣,納新為納清氣。納新有服六戌氣法、服三五七九氣法等法。吐故氣,漢以前有吹、峋、呼三種墓本方法。吹是吹出涼氣;響是呵氣;呼是呼出體內濁氣。漢代以後發展為吹、呼、呵、噓、灑六種方法。南北朝時道士兼醫藥學家陶弘景所着《養性延命錄·服氣療病論》立此“六字氣訣”日:“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啼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灑以解極。”

服氣之道要求氣息均應輕緩而深長,符合《莊子·大宗師》提出的“其息深深”之度。服氣之始,先行導引、按摩、叩齒、咽津;服氣過程分為調氣、淘氣、嚥氣、散氣、委氣、閉氣等諸節(《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服氣之時,“當以生氣之時,勿以死氣之時”(《抱朴子·釋滯篇》);服氣之交頗氣,“善用氣者,噓水,水為之遞流數步;噓火,火為之滅,噓虎狼,虎狼伏而不得虧起;噓蛇地,蛇地蟠而不能去。”(抱朴子·釋滯篇》)服氣之道,月成大果者均善此道。服氣法鍛鍊人體內、外環境間氣,而道翻更注重人體自身氣的養生,由此而提出“去氣”、“胎息”之道。行氣乃服氣之繼續,是氣體進入人體後的練習。當外氣進入人體後,在主觀意念的誘導下,循“小週天”、“大擂天”運行,作用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可趕疏經通絡、活血行氣之功,並可以此治療疾病。《養性延命錄》中即專列《服氣療病》篇以論行氣治病之道。胎息法是道教養氣之道的最佳境界,《莊子.大宗師》要求以踵呼吸,《抱朴子·釋滯篇》則主張鼻無出入之氣,“以鴻毛蓋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因此功“能不以鼻口噓吸,如人在胞胎之中”,故命名日“胎息”。道書中有關資料頗多,如《服氣經》、《服氣精義經》、《尹真人服元氣法》、《張果先生服氣法》、《墨子閉氣行氣法》、《赤松子服氣法》、《太息經注》、《太上養生胎息氣經》、《高上玉皇胎息經》等。 

養形之道
  道教的養形之道相當廣泛,仁要包括導引、按摩、拳術、體育和行蹺等,共.扣尤以引為最重要。按摩,即《內經》之所謂“按蹺”者也,是運用祖國醫學中的經絡學説,借鑑祖國醫學中的按摩推拿,用按壓、叩擊、揉摩、捏推、提滾等手法作用於人休尤其是經絡循行部位,“中人用以養神調氣之正道”,“引血氣之流通也,”作為養生之按摩分為白我按摩和他人按摩兩種。導引為保持內氣不衰之法:其特點是在意念的指導下,將肢體運動、呼吸運動、自我按摩密切結合起來,使四肢百骸做各種屈伸俯仰轉體運動,使肢體“導氣令和,引體為柔”(李頤語),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痰、理氣止痛、養筋健骨、除勞祛煩,從而能“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

從1974年初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地出土的醫學資料中,即有“導引圖”,繪有導引姿勢圖40餘種。《黃帝內經》中總結當時行之有效的五種治療措施中就包括“導引按蹺”。可見養形之道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莊子·刻意》中有“熊經鳥申”兩種方法。被傅勤家稱為“繼承道家之極致”的《淮南子·精神訓》中又增有“鬼浴猿蹊,鶴視虎顧”四種。漢末方士華佗據《呂氏春秋》季春紀所説的“流水不腐,户樞不蠢”理論和《淮南子》中的“六禽戲”,結合自己平日的觀察和實踐,制定了祖國醫學史上頗為有名的“五禽戲”,一日虎,二日鹿,三日熊,四日猿,五日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其弟子吳晉“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後漢書·方術列傳》)。《抱朴子》中又有龍導、虎引、燕飛、龜咽、蛇屈、兔驚、猿據、天俯、地伸等動作記載。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導引按摩》部分,介紹不少成套的動功,如狼踞、鶴視左右、頓踵、叉手、伸足、慰眼、按目、引耳、發舉、摩面、幹浴、託頭仰手、挽弓等,陶還編有《導引養生圖》一卷,“圖分三十六勢,如鴻鶴徘徊,鴛鴦敢羽之類,各繪像於其上”(晃公武《羣齋讀書志》)。隋朝巢元方等所輯醫1}《諸病源候論》中列有導引治療法260餘條。孫思邀《攝生枕中方》、馬承禎《服氣精義論》中多及導引、按摩等養形之道。《雲笈七籤》集道教養形之精華而盛行於世,編有《太清導引養生經》、《王子喬導引法》、《雲籤導引法》等導引專書。隋唐以至近代所出的以柔為主的鍛鍊方法,如八段錦、八卦拳、易筋經、太極拳、慢行百步法、大成拳、武當劍等,均祖道教養形之道。道教武術在武林中獨樹一枝,佛有少林,道有武當,宋代武當派祖師張三丰以內家拳和武當劍顯名一於世。

養形之道與養神之道是中國傳統養生學中的兩類主要內容,兩者是辨證統一的道教養形之道比較恰當地處理了兩者的辨證關係。養形之始,須先養神蓄精以做準備;養神之中,須做出一定的姿勢和動作。養形功中,要求精神集中、專一,達到一種“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亦動亦靜,動靜結合”的境界。意念、呼吸、形體運動三者的高度統一,是道教養形之道的一大特色。

養食之道
  道教的養食之道包括食氣辟穀功、外丹和鼓漱功等。

道教認為,人的精神受肉體支配,而肉體則由食物作保證。為保持精神純潔,須少食人間煙火,“止絕臭穢,體糧清腸”(《抱朴子》)。於是便繼承了秦漢方士創建的在當時十分盛行的食氣辟穀功,以少飲少食甚則不飲不食免遭食物對胃腸的栽傷。《莊子》中所謂神人“不食五穀,吸鳳飲露”,乃辟穀的典範和先驅,馬王堆出土的有可能是戰國時代流傳下來的古佚書“卻穀食氣”篇,亦即“食氣辟穀功”。辟穀是不吃穀物,而非不吃食物。由一日三餐減至二餐、一餐,適應一個階段後,漸至飲水服氣為主。同時,服食一些輔助食物,如石葦、白朮、山藥,黃精、巨勝、雲芬、花生、大棗、板栗、核桃等。這些食物在祖國醫學中多作藥用,為補益氣血之佳品,歷代本草着作中多有收錄,如“卻芥食氣”篇中有“卻谷者食石節”的記載。《太平經》已始提侶此功的鍛鍊,《抱朴子》中論述更加洋盡。《抱朴子·雜應篇》日:“其服術及餌黃精,又禹餘糧丸,日再服,三日,令人多氣力,堪負擔遠行,身輕不極。”“以甘草、防風、覓實之屬許十種搗為散,先服三寸匕,乃吞石子大如雀卵十二枚,足闢百日,輒更服散,氣力顏色如故也”等。漢武帝賞識的第一個方士李少君,曾會過安期生神仙,安期生授他食用大如瓜之棗。他應見漢武帝時,開口便講“灶帝辟穀卻老方”,説黃帝成仙便因於此。晉時王質在石室山中的石室巧遇仙人,仙人“以物如棗核與質,令咽其汁”,不知不覺已過了數百年(《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據有人不完全統計,散見於道書中的辟穀方劑約百十種,皆為食療食養之良方,仍應用於臨牀尤其是家庭醫學中,確有不可估及之良效,已為廣大慢性病患者接受和喜歡。

辟穀食氣功盛行於唐晉之際,為道教徒個人所恃。後為道、儒、釋、醫、民間和武術六大家所繼承,所臻功效亦最佳在《新唐書》、《舊唐書》、《道藏》等書籍中,記載了許多辟穀派。它如陳少微及其着作《大洞煉真寶經修伏靈砂妙訣》、《大洞煉真寶經九還金丹妙訣》,張果及其着作《丹砂經》等,對後世的煉丹藥物和煉丹方術都有很大影響。南宋以後,全真道皆主內丹,外丹術便逐漸衰落下來。鼓漱功是進十口必做的基本功,隋唐以後盛行於世。它包括叩齒、攪亂鼓漱和嚥唾幾個連續過程。《千金方》日:“每晨起,以一捻鹽納口中,以温水含楷齒,及叩齒百遍,為之不絕,不過五口,齒即牢密。”清代馬齊《陸地仙經》亦説:“睡醒時即叩齒三十六遍,永無蟲牙之患。”實際上,叩齒功不僅在晨起時做,午餐、晚餐後都應做一次,姿勢站、坐、卧均可,每次約叩48次,此即叩齒階段,有堅齒益精之效。叩後用舌沿牙齒的外上、外下、裏上、裏下依次輕輕轉攪九圈,此階段為攪舌。將攪舌所分泌的唾液在口中漱九次,清洗口腔內部,即為鼓漱階段。然後將口水分九次慢慢嚥下,此即嚥唾階段。此法《後漢書·玉真傳》中稱為“胎食之方”。孫思邀《千金方》還説:“人當朝口服食玉泉,琢齒,使人丁壯,有顏色,去油而堅齒,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門,乃吞之,琢齒二七遍,如此者乃名日練精。”《李真人長生一十六字妙訣》方:“一吸便提,氣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久久行之,卻病延年。”這就是養生學中頗為有名的“十六錠金功”,後世《尹真人客陽殿問答編》中收載並詳加闡述鼓漱咽律功得到古代醫家和養生家的首肯並加以實踐。明代名醫王蔡、龔廷賢,清代名醫程國彭等均認為是養生之良方。明代高濃所着《養生八箋》中詳盡地介紹了鼓漱功的過程後指出其功效日:“久行之,則五臟之邪火不炎,四肢之氣血流暢。諸疾不生,永除後患,老而不衰。”並認為以漱津塗面可以使人美容:rc徵口靜坐閉目,凝神存養,神氣衝瞻,自內達外,以兩手搓熱,拂面七次,仍以漱津塗面,搓拂數次。行之半月,則皮膚光潤,容悦澤,大過尋常矣。”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此功確能保護牙齒,清潔口腔,殺菌清毒,促進唾液的分泌,加強消化功能,保護咀咬肌的正常功能。故此法被普遍作為牙齒保健功、口腔醫療保健流傳後世,仍有人以此養生保健。

內丹之道
  唐末以後,道教養生諸派漸歸內丹一途。內丹之説,始1:隋代蘇玄郎,但由於為外丹和服氣等所掩蓋。起初,只是在胎息的基礎上稍加意念引導而已,尚末顯現出較其它養生方法的優越性。經過數百年的實踐活動,外丹、服氣和符篆均不能實現道教所追求的長生成仙的目的,於是大批有名望的道七轉向演習這種早已有一定基礎的內丹之術。內丹之道有相當高深和系統的理論落礎,它幾乎吸收了中國古代所有人體科學的學説和其它學説組織其理論體系。內丹之道從傳統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整體觀念出發,以取類比象的方法為説理方式,外究天地萬物生成之源及其外顯現象,比附於人體變幻莫測的生命現象,把人體比作一個外丹術中的鼎爐,以機體精氣神生命三寶為內煉的藥材,循行一定的經絡即所謂的“大周天”和“小週天”,經過一定的逆天地—生命生成之序的步驟煉精氣神返本歸原,與天地融為一體,精氣神凝聚而成“類如雞子”形的“聖胎”。聖胎又稱丹珠或金丹,一旦丹成,則突破凡與聖、生與死、仙與俗之間的界限,此所謂“結金丹,九轉後”,即可“赴蟠桃,永續長生,達到夭無圓缺、人無生死、無飢無餓、無染無污、無慾無色、來去縱橫如意,“壽活千歲,童顏不老年”的理想境界。五代時人陳轉老祖着《無極圖》、《步旨玄篇》系統闡述金丹大道。《無極圖》共分五圈,完整地闡述了內丹練習的全部過程,即得竅、煉己、和合、得藥,脱胎五個階段,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復元無極四段功夫,被後世奉為“真長生之祕訣”。宋元以來,內丹術大為盛行。張伯端被奉為南派祖師,王(重陽)被尊為北派祖師,到清代又出現了所謂陸潛虛的東派和李涵虛的西派。北宋以後形成的北宗主張性命雙修,認為“性命和合,同為一體”,“性命要兩投”、“性命是陰陽”等,把兼修性命作為“結丹出神”的條件。南宗祖師張伯端則集內丹養生理論之大成,着《悟真篇》,講求練習內丹的方法及其妙用,“蓋天仙除餘丹大道,則餘無他術”(《悟真篇註釋》)。內丹之道,未達道教所期望成仙之目的,但確能祛疾輕身乃至延齡至百歲,起到養生長壽的作用。實際上,內丹是養神、養氣、養精等養生法的高度統一,集中了其它養生方法的優點,是道教養生之道的址上乘功夫。前面提及的胎息功,後來便發展成為內丹術之一。

符原指帝王下達旨意的憑證,後來方士亦為天神有符,稱為神符。神符之説,《後漢書,費長房傳》中已有記載,用來“醫療眾病,鞭答百鬼,及驅使社公”。《太平經》104-107卷中所載“複方”,是所存的道教最早的符,用符篆為人治病。道書中説老子授張陵符圖七卷,故五斗米道以之祛邪延年。魏晉南北朝時信行及造作符圖之風益盛,《抱朴子》中載有神符數十種。《道藏》中收有神符專書多種。符按其不同的目的可分為多種,延年益壽、治病祛邪是其中的兩大部分。

籙有戒錄和記錄天神的名冊兩種,和符一樣,均是依照天神所援信符,按篆中諸神所定職責,令其神去執行。其中有一部分即是用以驅除影響生命之邪的。禁咒是天神的語言,亦稱神咒、神祝。《太平經》中宣揚對患者念神咒,便可召神為之除疾。《抱朴子。至理篇》日:“吳越有禁法之法,甚為明驗。”

上述諸法,合稱“祝由”,均源白古之巫祝,而後為道教繼承,共中有一部分專為養生之道而設。祝由治病養生之神效,古今往來都有直接的證據。有一部分符篆訣法與人體經絡系統有關,有的同時運用部分藥物以達祛病延年之功。更重要的是,人與自然或人與元氣之間是否存有某些可以互通信息的密碼呢?可以肯定,道教符篆之道確有增壽延年的作用,其原理尚待於獻身此道的有志者作出堅持不懈的努力。

道教主張生道相守,生道合一,故採披、造作了許多練習養生的方術,形成了以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包羅萬象的方法方術而流行卜世的道教養生學。遒教養生學是中國傳統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吐故納新、除欲淨慮為要旨。道教傳統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虛、煉虛合道之説,具有極高的科學和實用價值,為中國古代人民健康長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由於它披有宗教的神祕外衣,故往往不能為廣大人民羣眾尤其是上層知識界所接受。應該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原則,為建設社會主義的衞生保健事業而服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