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名句有哪些?

來源:人人運程網 2.24W

我們在學校的時候,會覺得英語很難學,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因為公認難學的語言是中文,有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內容多,底藴深厚。在前期時期出現了文化大繁榮的現象,也就是諸子百家爭鳴,儒家也是其中之一。大家知道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的名句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中庸之道的名句有哪些?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不害怕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是害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2、子曰:“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短。”
  譯文:孔子説:“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説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被迷惑;五十歲時知道了什麼是自然規律;六十歲時能夠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我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無論做什麼都不會違背規矩了。”

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譯文:君子心地平坦寬廣,沒有德行的人卻是終日煩惱憂愁。宰予晝寢。

4、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譯文: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説:“腐爛了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似的牆壁不能粉刷。宰予這種人也不值得責備。”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君子會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會促成別人的壞事。沒有德行的人恰恰與之相反。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文:不擔憂別人不瞭解我,只擔憂自己沒有能力。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有錯誤而不去改正,那麼這個錯誤就是真正的錯誤了。

8、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文:志向,主張不相同的人,不必在一塊商量事情。

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就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

10、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譯文:人的本性本來是相近的,後天的學習使人與人在很多方面相差很遠。

11、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譯文:時光匆匆溜走,歲月是不會等待人呀!

1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一個人不得志的時候應當堅守自己的品德,得志的時候便可以用這種好的品德去影響他人。

13、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譯文:人們的通病在於喜歡做別人的老師。

14、人有不為者,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一個人要有所不為,然後才能有所為。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譯文:上天降下的災害,還可以躲逃;自己作下的罪孽,卻難以逃脱。

16、知者樂山,仁者樂水。
  譯文:聰明的人喜歡山,仁愛的人喜歡水。

17、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敍,朋友有信。
  譯文:父子這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有內外的分別,老少之間有長幼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

18、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譯文:不願意別人施加給自己的事情,就不要施加到別人身上。

19、人莫知其子之惡。
  譯文:沒有人能夠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點。

20、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譯文:做學問好像追逐什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還生怕丟掉了。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父母的年紀(做兒女的)不能不時時記在心裏:一方面因為他們高壽而歡喜,另一方面因為他們年紀大了而有所憂慮。

總結:看完小編的介紹,大家是不是覺的這些句子都很熟悉?這就對了,我們在學校的時候,老師都有教過我們,畢業後就漸漸的忘記,能記住的很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