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手印越劇名段賞析

來源:人人運程網 1.79W

越劇血手印講述了一個家道中落的書生和一個深閨千金的愛情故事,書生因意外捲入一場兇殺案最後得以昭雪,全局大團圓,體現了人們對真善美的渴望與嚮往。越劇在中國戲曲文化中也是以抒情而著稱。

血手印越劇名段賞析

《越劇血手印》(又名《王千金祭夫》),是越劇傳統劇目。書生林招得與富紳王春之女王千金自幼訂親,後因林家衰落,被逼退婚。招得春遊,誤入王家花園,巧遇千金,相約贈金。夜半赴約,丫環被歹徒所殺,招得撲倒屍上,血染衣襟,匆忙返家。門上又沾血手印。官府誤捕,王春行賄,誣招得為兇犯,判罪處斬。王千金抗父命,赴法場,祭夫訴冤,適包公路遇,舊案重審,冤獄平反,夫妻團圓。本CD輯錄《花園相會》、《法場祭夫》二場段。

  傳統劇。又名《王千金祭夫》,寫書生林招得與富紳之女王千金自幼訂婚。林家貧,王千金約林花園贈金。馬伕張培贊冒名劫金,並殺了王家婢女,致林被誣判斬。王千金赴法場祭夫,林母投狀包公,舊案重審,冤獄平反,夫妻團圓。越劇老本來自寶卷,封建色彩較濃。民國6年(1917年)9月11日,男班梅朵阿順班在鏡花戲園演出了《林釗得賣水》,後成為紹興文戲時期的常演劇目。

  1957年2月,該劇由合作越劇團改編演出,改編本力圖通過林招得受冤事件,暴露封建官吏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突出了王千金不畏強暴的性格,歌頌了人民幻想中的清官包公。該劇由傅駿改編、金風導演。戚雅仙飾王千金、畢春芳飾林招得、陳金蓮飾包公、潘笑笑飾薛國舅、丁兆豐飾張培贊。戚雅仙"法場祭夫"一折中,通過"三杯酒"、"託三樁"和"祭夫調"等唱段,盡情發揮唱腔藝術,被公認為戚派代表作之一。該劇1957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編入《戲曲小叢書》出版單行本,1962年,又選入上海文藝出版社編輯的《越劇叢刊》第二集。"花園相會"、"法場祭夫"重場唱段,由中國唱片社灌製成唱片發行。1939年,麗歌唱片公司灌製了趙瑞花演唱的《王千金祭夫》唱片1面。

  越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亦有“全國第二大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之稱。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等地,在海外亦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羣眾基礎。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劇演員初由男班演出,後改女班或男女混合班,現多由女班來演。

總結:戲曲有的時候小兒女情愛只是一個噱頭,由一個個案來諷刺當時政府的腐敗無能,尸位素餐,也通過了包拯這個人物給人們帶來希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