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築文化有哪些特點?

來源:人人運程網 5.58K

佛教剛開始是從絲綢之路傳入的,而之後絲綢之路也成為了一條文化交流之道了。然而,最早期的佛教建築叫石窟寺,是一種開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而形成的。那麼,佛教建築有什麼文化特色呢?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國建築文化吧!

佛教建築文化有哪些特點?


  中國建築文化的特點:
  佛教建築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建築在初期受到印度影響的同時,很快就開始了中國化的過程。

  明、清佛寺的佈局,一般都是主房、配房等組成的嚴格對稱的多進院落形式。在主軸的最前方是山門——整個寺院的入口。山門內左右兩側分設鍾、鼓樓。中央正對山門的是天王殿,常做成三間穿堂形式的殿堂。穿過天王殿,進入第二個院落,座落在正中主軸上的是正殿,常名為“大雄寶殿”。正殿對於整個佛寺建築羣體是中心建築物,它不論在建築體積和質量,都在其他單體建築之上。正殿左右配殿或作二層樓閣形式。正殿後一進院落,常建築二層“藏經樓”。另外,多在主軸院落兩側佈置僧房、禪堂、齋堂等僧人居住的房屋。北京的大型佛寺,如西四牌樓的廣濟寺等都屬於這種類型。

  小型的寺廟,一般只有一進院落——進山門迎面就是大殿,兩廂為僧房。

  佛寺建築羣組中常佈置一系列附屬建築,如山門前的牌坊、獅子雕刻、塔、幢、碑等。

  中國佛教寺院,脱胎於宮殿的模式,但它既異於印度的伽藍,也異於中國的宮殿,它是以中國宮殿的外觀,增加了佛塔、祖塔、佛像、壁畫等的內容。佛滅後的印度伽藍,初以佛塔為主體,由於僧人向佛塔禮敬,逐漸以佛殿為中心,僧眾由禮佛舍利而改為禮佛聖像;寺院以大殿為中心,周圍建有小殿,小殿各有東西兩軒,及東西兩廊,各殿之間,均以迴廊互相連接,寺之東側有鐘樓。寺院設置重重的大門;此外有南西門及東西門,均名為三門。此三門是指牌樓形的大門,均用四柱三門的形式,門頂採用樓閣的形狀,若比照宮殿規矩,皇宮的三門是七樓四柱,王宮五樓四柱,一般寺觀多用三樓四柱仍是三門,最簡單的一樓二柱,則僅一門了。後來的一般人不知三門是由四柱三洞構成的原由,便易名山門了。也有以高大的樓閣為三門的,例如京都知恩院的三門,高聳入雲,樓上供有國寶級的釋迦等十九尊聖像。

  總院之下,別設分院,每院在總院之內又各具一個格局,如彌勒院、文殊院、觀音院、地藏院、華嚴院、戒壇院、翻經院等。在五台山的顯通寺,相傳於北魏孝文帝時代,即有「置十二院」的記載。在中等的大寺院,將分院之名改為殿名,同時設有堂口,如法堂、禪堂、客堂、齋堂、講堂、唸佛堂、如意寮等。不過不論寺院大小,必建有僧寮、大寮(廚房)、庫房、廁所等的配置。

  根據唐代道宣律師的《戒壇圖經》(《卍續藏經》冊105,新文豐版)介紹印度只桓精舍的建築規模及其佈局,是以後殿為中軸線之中心,後佛殿之最前部份是外門,依次向裏是中門、前佛殿、七重塔,後佛殿之後有三重樓、三重閣、後門。中軸之右側前方有西門,由此向裏有三重樓、經台、兩座五重樓、一口蓮華池;由此線再向右邊,以右側的西巷道兩旁建十一座分院,巷口西側為西小門、巷底為後門。中軸線的左側,也有重樓、巷道、分院,自成一軸線;在此左側軸線之左方,有一條三裏寬十七里長的大路,種有十八行樹,配以溝渠灌注;在此大路之左,又有兩小軸線,乃是果園、井亭、蓮池,各種用途的庫房、廚房。此當為中國佛教寺院建築佈局的濫觴,唐代以下的佛教寺院之規模較大者,不論建於平地或建於山區,這種以佛殿為中軸線之中心的原則是不會變更的。而且道宣律師雖然介紹的是印度的只桓精舍,圖面的表現形式,卻全是中國宮庭宮殿的建築。

  所謂宮殿式的佛教建築,主要的建材是木材及磚材,牆基及柱礎也有用石材的。

  純以石材建築的,僅有若干佛塔及祖塔。少數殿宇,也純以木結構建造,例如山西應縣的古木塔,建於公元1056年;純以磚瓦建造的,則有五台山顯通寺的無樑殿,以及峨眉山萬年寺內供奉七點四米高普賢菩薩銅像的,也是無樑無柱的磚殿,建築的技巧非常特殊,有點類似歐洲古老的大教堂,如倫敦的西敏寺,純以大理石材砌成,屋頂也是無樑,卻有石柱,尚有五台山顯通寺內純以青銅鑄造的銅殿。除了這些少數的例子之外,中國古代佛教建築,都是以木材為立柱、橫樑、順標的主要架構,並承載重量,再配以磚牆瓦頂,避風遮雨。

  中國古建築物的屋頂形式,多用平頂(不是平台)、坡頂、尖頂、圓拱頂,在坡頂之中又分有歇山、懸山、硬山、攢尖、十字交叉等等。屋檐的形式則有單檐、重檐,重檐則分二重檐、多重檐,例如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以及浙江新昌石城山的大佛寺,都有依山而建的五重至七重屋檐之建築物,一般的民居都是單檐,例如南京寶華山的隆昌寺,雖是一座大寺院,各棟殿宇的建築,都採用謙虛的民居形式,所以是單檐。

  宮殿形的佛教建築,在樑柱交接點上,都用木雕的斗栱承託。若用天花板,便有藻井、平綦、平闇;以彩繪及浮雕構成的圖畫故事為藻井,以方椽施素板為平闇,以平板貼花為平綦。四周牆面有繪畫,為壁畫。我所見的寺院之中,若系禪寺,比較樸素,並無天花板的藻飾,也無壁畫,甚至連天花板也省了,進入屋內,就直接看到棟、樑、柱、椽、桁,例如五台山的南禪寺便是如此。我在中國大陸,所見的佛教古建築中,繪有壁畫的並不多,除了石窟藝術的壁畫,只見到嵩山少林寺的白衣殿北壁和南壁,留有清人所繪巨幅壁畫,表現少林寺武僧的拳譜;山西大同的上華嚴寺,殿內四周牆面,繪滿了清人的巨幅壁畫;在五台山的鎮海寺門廊牆面也繪有好幾幅近代人的壁畫,其它諸大名山古剎,殊少發現壁畫。倒是藏傳佛教的建築中,在殿宇內外繪有壁畫者,則處處可見。這大概是由於中國佛教以禪宗為主流,禪佛教是比較傾向於自然樸素而不重油彩形像的原因。

  佛教的建築羣中,如系較大的古寺,通常都有佛塔及祖塔的建築,塔的建材,全木質的極少,除了應縣的古木塔,金山江天寺的慈壽塔,日本奈良法隆寺的古塔等也是木造的之外,大概多半是磚塔,像西安的幾座古塔:大慈恩寺的大雁塔、薦福寺的小雁塔、興教寺的玄奘塔、華嚴寺廢墟中的杜順塔、洛陽白馬寺的齊雲塔、雲南大理崇聖寺的三塔,以及杭州西湖淨慈寺的雷峯塔、天台山國清寺的隋塔等,都是磚造。佛塔原為供奉佛陀舍利的所在,例如印度阿育王時代遣使分送佛陀舍利於宇內各國,並且建塔供奉,在中國內地的佛塔,只有少數是採用印度西域式的覆缽剎杆形,例如五台山的白石塔及山西代縣的阿育王塔,都是密封起來的。其它的古塔,不是密檐七級、九級、乃至十六級(如大理三塔之中塔),便是飛檐蹺角樓閣形的五級(如狼山的支雲塔)、七級寶塔(如金山的慈壽塔);塔形可有四角、六角、八角等的不同。其中有的中空且有階梯可供攀登,例如大雁塔等,有的中實不可攀登。由於歷時久遠之後,屢經毀壞重修重建,有些塔中已無古物,有些佛塔的基座之下或塔頂之上,藏有佛陀舍利及經像法物,例如陝西潼臨縣慶山寺的塔下精室,陝西扶風縣法門寺的塔下地宮,雲南大理的三塔,都被髮掘出了許多古代的法物。至於祖塔,乃是各寺院的歷代祖師骨塔或紀念塔,例如少林寺有祖師塔林,北京巿郊的戒壇寺,也有祖塔院的祖塔羣。祖塔與佛塔的形狀相同,多半則是具體而微,大約二、三米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