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未解之謎

來源:人人運程網 3.13W

不管東西方文化中都有關於龍這種生物的傳説,中國民間自古就有關於龍的描述,但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龍的存在,類似的例子還有UFO事件,看到的僅僅是極少數人,正是因為如此,不少人就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龍這種生物的存在嗎?一起看看世界未解之謎吧。

關於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未解之謎

  據瞭解,關於真龍事件影響力最廣泛的就是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了,那營口墜龍事件是真的嗎?

根據一些資料顯示,當年營口墜龍事件還被《盛京時報》登上了報紙,至今網上還流傳着當年報道的一些資料,但僅僅只是報道確認營口發生過墜龍事件,那營口墜龍事件真相又是如何呢?報紙都報道了,是不是意味着官方承認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龍的存在呢?當年營口墜落的龍又是什麼樣的呢?要想弄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還得回到1934年,讓探祕志小編帶大家一起從當年資料中來揭開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的真相吧。

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事件始末
  營口墜龍事件發生在遼寧營口地區,在1934年發生了兩次墜龍事件,事件發生之後,引發了全國的關注。

1934年的夏天,營口陰雨連綿,持續下了40多天的大雨,遼河水暴漲,遼河北岸的蘆葦塘變成了一片汪洋,魚蝦漂浮在水面上,空氣中飄散着一股強烈的腥臭味道,大雨過後,當時生活在遼河北岸的人們都能聞到葦塘內的腐臭氣味,但卻始終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

一天,一個看管葦塘的人順着味道走去,在他扒開蘆葦時,驚奇地發現在蘆葦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很像龍的,長約10米,頭部左右各有一角,長約1米餘,脊骨共29節。

據探祕志瞭解,實際上,這個怪物曾經在營口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距離入海口20公里處。

當時很多人在田莊台上遊發現一條“活龍”,於是趕到那裏。這條“龍”方頭方腦,眼睛很大,還一眨一眨的,而身體為灰白色,彎曲着蜷伏在地上,尾巴捲起來,腹部處有兩個爪子伸着,而讓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覺這條“龍”有氣無力,眼半睜半閉,再加上眼睛有些發紅。

當時,老百姓認為天降巨龍是吉祥之物,為了使困龍儘快上天,人們有的用葦蓆給怪獸塔涼棚,有的挑水往怪獸身上澆,為的是避免怪物身體發乾。據説,人們都非常積極,即便是平日裏比較懶惰的人也都紛紛去挑水、澆水。而在寺廟裏許多百姓、僧侶每天都要為其作法、,此舉一直持續到又一次的暴雨,這次下了很長時間的大雨,下完雨之後,這條“龍”就不見了。

在這二十多天以後,這個怪物第二次又奇異地出現了,這次出現是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此時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難聞的,正是看管葦塘的人看到的那一幕。

據説在發現“龍”骨之前,曾有不少當地人看到這條龍在營口的天空降而升,弄翻三隻小船,卷壞工廠房子,九人死亡,掀翻停在車站的火車。在水中折騰一段時間之後,鑽進蘆葦叢就消失了。

直到8月8日,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發現一具與傳説中的龍特徵一致的,腥味遠飄,有雙角且是鹿角那樣的杈角,這在動物界罕見,鱗片裝了兩大筐,死亡前聲音如牛叫。

百姓們聽説之後,結伴前去觀看,並且報告給了當時的政府,當時西海關附近的一家防疫醫院人員穿着白大褂,給已經生蛆的動物噴射了消毒水。“龍”骨被抬出來後,有人用4個船錨繫上繩子將骸骨圍成一圈,供大家參觀。

營口墜龍事件傳開後震驚全國,很多人慕名而來前來觀摩,當時的《盛京時報》也派人採訪,很多人鑑定後,確定系龍。

當時的《盛京時報》記者也前來採訪,並稱其為“天龍降”、“巨龍”等等,同時還配發照片。由此,1934年那個夏天,東北三省的好奇者紛紛乘火車到營口觀看所謂的龍骨,以一飽眼福。從而造成當年往返營口的火車票異常緊張,票價竟然由此上浮。

當時《盛京時報》報道的記載:“……該龍體氣參天,頭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寬三寸餘,附於脊骨兩側為肋骨,每根約五六寸長,尾部為立板形白骨尾,全體共二十八段,每段約尺餘,全體共三丈餘,原龍處,有被爪挖之寬二丈長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該龍骨尚存有筋條,至皮肉已不可見矣。”

在《營口市志》第一卷中和《營口史話》有着同樣類似的文字記載:(1934年)8月8日午後,遼河北岸東小街一農民在附近葦塘發現一巨型動物白骨,長約10米,頭部左右各有一角,長約1米餘,脊骨共29節。偽營口第六警察署將其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空地陳列數日,前去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由此可見在1934年營口的的確確發生過墜龍事件,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相關的報道與記載呢?當然,除了這些文字記載和媒體報道之外,還有不少當時的目擊者也提供了不少珍貴的回憶資料。

營口墜龍事件目擊者回憶錄
  七十年前的一個夏季,一天下午大約5時左右,蔡壽康和黃振福、張順喜以及曹玉文(78歲)等幾個孩子一起在外面玩兒,蔡壽康突然發現在營口市造紙廠方向的天空有一條“龍”,他立刻告訴黃振福、張順喜和曹玉文,小夥伴們同時抬頭往天上看,同時看到了“龍”。

原營口市著名正骨醫生馬子臣(曾親眼見過“龍”骨)的兒子馬國祥記得父親曾對他説過:骸骨被發現時,肉還沒有完全腐爛,看上去特別像“龍”。

據楊義順老人回憶:在發現“龍”骨之前,曾聽大人們説蘆葦蕩裏總有噼裏啪啦的響聲,而且還有“嗚……”像牛一樣的叫喚聲,聽起來很沉悶,還能聽到掙扎的聲響,後來就沒有動靜了。見屍是8月8日,則進入蘆葦叢應該是8月6日左右。

連續二十多天大雨後,8月8日,這個怪物第二次又奇異地出現了,這次出現是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此時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難聞的。

當時,營口地區已經連續下了40多天的大雨,街路上全都是水,一些房屋因進水太多而倒塌。雨停後,隨着北風吹過,空氣裏腥臭味很濃,看管葦塘的一名盧姓工人順着怪味尋找,發現大片大片蘆葦倒伏,撥開後進去一看,嚇了一大跳:裏面赫然躺着一個已經死去的龐大動物!該工人嚇得轉身就跑,回到家裏大病了一場。百姓們聽説之後,結伴前去觀看,並且報告給了當時的政府。

當時西海關附近的一家防疫醫院人員穿着白大褂,給已經生蛆的動物噴射了消毒水。“龍”骨被抬出來後,有人用4個船錨繫上繩子將骸骨圍成一圈,供大家參觀。

李濱生:記得那一年我十歲,在70年前,在西海關露天展覽圍的一圈是錨,舢板下固定船的錨用那個間斷着圍起一個圈,用繩子攔着,地下灑着白灰,因為人很多也擠不進去。隨着人流的移動才能到前邊看,人都有一個好奇心理去看,只是傳説中有龍,實際生活中沒有見過的機會,都很好奇,去看。重點都看頭,它很長,有兩三丈長,十米左右,立着。脊樑骨朝上不像魚。奇怪的是頭上有角,任何水族沒有角。

1939年,16歲的孫正仁來到大連給人做管家,女主人的丈夫是營口商會會長的弟弟。孫正仁深得主人的賞識,1941年離開大連時,女主人把一段“龍”骨當作獎賞給他。據介紹,女主人手中的龍骨大約有三斤多重,呈白色條狀,骨頭底端約有碗口大小,慢慢向上延伸越來越細,直至最尖端。骨頭表面的白色釉面很亮,大家説是‘龍’牙。女主人告訴他,這是曾經在營口展覽的龍骨。

6月16日上午,孫正仁老人把自己保存了整整六十三年的五塊“龍”骨捐獻給了市史志辦公室,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鑑定一下他手中的骸骨。

當時的營口美大照相館和英明照相館洗印了大量“龍”骨展覽的照片,在二本町衚衕附近沿街販賣,一些從外地來營口參觀“龍”骨的人,爭先恐後購買“龍”骨照片帶回去給家人欣賞。

CCTV《走進科學》揭開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真相遭質疑

就在營口墜龍事件正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時,CCTV《走進科學》欄目在2004年又針對口墜龍事件進行專探,並與於2004年12月3日播出了紀錄片“破解七十年謎團”,探討該事,下面是探祕志小編為大家搜尋到的相關視頻,大家可以看一下。

從央視的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出,央視認為營口墜龍事件中的龍並不是真正的龍,只是鯨魚,他們認為這只是一個傳説,他們認為是在潮水退去之後,迷失方向的巨鯨擱淺。

但是當時目擊的人中有三位老人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他們確實親眼目擊的整個事件,事件中的龍並不是鯨魚之類的。

三位老人分別是:蔡壽康、黃振福、張順喜。蔡壽康老人告訴記者,七十年前,他9歲,當年他住在營口市河北中小街,也就是當年人們在葦塘中發現“龍”的地方附近。但他當年看到的“龍”,比葦塘中的更“活龍活現”。

雖然央視播出了關於營口墜龍事件的紀錄片,用科普的方式解釋這一現象,但是當時目擊的人提出了質疑,因為龍骨來源問題,加上化石和新鮮骨骼的差異,不免使人懷疑這是不是當時的營口龍骨。探祕志認為,雖然有大量目擊者,非常詳實的記載照片,由於缺乏實物,營口墜龍仍然成了難以解開的歷史之謎。

小結:在這個事件中並沒有一個直接具體的答案回答我們的疑問,因此,這個就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我們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大家還有什麼神祕的事情都可以跟大家分享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