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回族舞蹈的形成發展 前期時間跳舞都不允許?

來源:人人運程網 7.24K

回族是一個信奉伊斯蘭的民族,對於回族的舞蹈其實是有故事的,剛開始的伊斯蘭是不允許跳舞的,但是為什麼後來又允許呢?回族根據這樣的發展變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舞蹈,這裏面發生了什麼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回族舞蹈的特點吧。

詳解回族舞蹈的形成發展 前期時間跳舞都不允許?

  回族的舞蹈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一個民族,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滿族,人口居第三位。同時回族也是中國分佈最廣的一個少數民族,在我國回族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點,其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等地也有不少的聚居區。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回族以移民遷徙的方式和商業交流活動吸收了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的生活習俗,在中國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保持伊斯蘭文化傳統的民族共同體。因受伊斯蘭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以及生活環境的影響,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風俗習慣與回族文化。而回族舞蹈便是伴隨着民族的形成、發展而逐漸形成的。

據伊斯蘭史記載,某些國家的統治者禁止以娛樂為內容的樂舞活動,伊斯蘭的創始人穆罕默德也曾為了反對一度在貴族階層中出現的浮靡風氣,禁止過不正當的樂舞,認為這種樂舞會腐蝕人們的意志,擾亂穆斯林虔誠的信仰和祈禱。伊斯蘭的律學家也反對樂舞,尤其是反對在舉行宗儀式時輔以樂舞。從以上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其對信奉伊斯蘭民族的舞蹈發展,必然會有一定的影響和制約。

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隨着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西域樂舞傳入中國,成為回回樂舞的前身。據《冊府元龜》記載,唐天寶九載四月,波斯曾獻大毛繡舞、延長毛繡舞、延舞。以後又獻入胡騰舞、胡旋舞、柘枝舞。唐代詩人劉禹錫在《觀柘枝舞二首》中有“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曲盡回身處,層波猶注人”的詩句,描繪了西域樂舞高難度的技巧變化和婀娜柔美的舞姿表現。據史料記載,西域樂舞在“開元、天寶以後盛行於長安,後更遍及於中國各地”.

到了宋代,西域樂舞已廣泛流行於市井民眾中,並由於回漢之間長期密切聯繫和人口雜居,明顯表現出了波斯、阿拉伯和漢族民間舞蹈混合一體的民族風格,繼而形成了回回樂舞。回回樂舞的形成發展,發生在元明兩朝民族大融合的中國土地上,其文化藝術必然受漢文化影響,回漢舞蹈交融也就成了一種必然。回族舞蹈作為民族文化的標誌,其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族信仰、審美追求在不同區域、不同經濟環境和自然條件下,以自己的存在方式一代代地傳承下來。

雖然回族有不成文的清規戒律約束着歌舞娛樂,然而舞蹈自古以來就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回族舞蹈還是在逆境中逐漸形成、發展。

一方面回族舞蹈傳承伊斯蘭傳統文化藝術在宗儀式之中,並且形成自己的特點。例如:湯瓶舞源於宗習俗,流傳於寧夏回族聚居區。回族人愛乾淨,講究飲食衞生,喜歡沐浴和洗滌。在回族飯店和家門前掛的“清真”牌,即為潔淨的意思。洗手、洗臉、洗澡均用流水,沐浴時常用“湯瓶壺”.“湯瓶壺”是唐朝時期從波斯、阿拉伯傳入的,回族人稱洗澡為“淨洗”、“衝頭”,有固定的程式動作,也稱“洗把數”、“換水”.表現伊斯蘭禮拜前用“湯瓶”(壺)盛水淨身,作“大淨”或“小淨”的習俗,舞蹈中還常出現模擬“湯瓶”的形象,故有此名。如河北的舞蹈《沐浴》、寧夏的《湯瓶舞》,便是取材於回族人“淨洗”這一特定的風俗的舞蹈。作品把“淨洗”中“倒三把手”、“洗肘”、“抹頭”、“抹耳”和民族生活中的“接都瓦兒”動作誇大變型,從而產生舞蹈的主題動作。這些民族的特定語彙,作為舞蹈的典型動作,營造了神聖、靜謐、崇高、莊嚴的情感世界。豐富和充實了回族舞蹈的形體表現和動作語言。回族穆斯林在做“禮拜”時,手臂動作較多,身體動勢較大,當唸到“都瓦兒”時,均將頭部左右轉動;唸到“大讚”時,身體和頭部均晃動,因此“搖頭”這一動勢,正是回族舞蹈中最顯着的特點之一。

另一方面回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習俗中充分展示和保持着回族人的舞蹈觀念和宗色彩。例如,“宴席曲”是廣泛流行於西北地區回族人民婚禮、喜慶宴席中的一種自娛性歌舞形式,源於喜慶活動,是喜慶宴席間演唱的一類民間歌曲。後來隨民間藝人的即興表演,一些曲目逐漸發展成為回、撒拉、東鄉、保安等民族的民間歌舞,並以“宴席曲”作為這種形式的名稱,在青海、甘肅、寧夏、新疆等地區廣泛流傳。回族人把辦婚事叫做有宴席,因此婚禮上表演的歌舞通稱為宴席曲。這種歌舞形式各地略有差異,但以載歌載舞的方式為數最多;也有隻歌不舞或只舞而不歌的。

宴席曲多以方陣隊形對舞,其動作特點常與回族的勞動、生活、習俗相關聯,由於回族歌曲常用鳳凰、蝴蝶、牡丹、鴿子等雍容華貴的形象和羊羔、青草、甘泉等與本民族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起興,所以舞時手臂動作多變的特點恰似蝴蝶飛舞、風凰展翅,動作秀而不拘,美而不俗;腿部柔韌地屈伸,似放牧人趕着羊羣在雲中走,動作起伏穩重,柔中有韌、瀟灑自如、頭部和眼神配合巧妙,這些都抒發了宴席中的喜慶歡快之情。而各地區宴席曲表演形式因受地域影響,帶有其地區的特色。例如:寧夏中部地區回族的“宴席曲”,其表演形式是從甘肅傳入的,或席間即興演唱,或離席起舞,近年,女子也參加表演;青海化隆、民和、門源等回族地區的“宴席曲”,舞者為二人,在羣眾伴唱的歌聲中表演,每段舞蹈以歌曲定名。並有相應的舞蹈動作。如“綠鸚哥”中,有描繪鸚鵡的唱詞和飛翔的動作;青、甘一帶的回、東鄉、撒拉、保安族的“宴席曲”中,常有歌舞能手們表演,舞者分站兩排,舞隨歌起,緩步輕舞,擦肩而過。表演中,手多半握拳,左手插腰,右手翹起拇指上下翻動,或蹲、或起,或轉身搖頭而舞。高潮時,頭部大幅度地左右擺動,滿灑自得。其動作還有一定規範和具體名稱,如“雁落平沙”“鷂子翻身”“鳳凰點頭”等。

新疆昌吉地區回族的“宴席曲”中,根據曲調和表演特點又有“八字大開頭”、“落蓮花”、“綠鸚哥”等名目。“八字大開頭”是男子雙人對舞的形式。由於是喜慶活動演唱“宴席曲”的開頭節目,舞者又以“八字步”進場,所以有此舞名,舞蹈中,兩人常擦肩而過,當互相照面時,就搖頭、動肩、擠眉、弄眼,作出許多滑稽、詼諧的動作,以活躍氣氛。“落蓮花”也叫“蓮花落”,據説是受漢族曲藝“蓮花落”的影響形成。舞者徒手或持彩帕,或兩手各持“瓦子”(兩片竹板)表演,一般是2人或4人的對舞形式。每段表演的最後一句唱詞中,演員對面徐緩下蹲,兩手從胸前,經頭部上方分向兩側,抖手而下,猶如一朵朵蓮花飄落。當地“宴席曲”還常用笛子、板胡、四胡、瓦子等樂器伴奏。隨着社會和人們觀念的改變,回族民間舞蹈在不斷的發展,並對“宴席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其它回族傳統舞蹈如“踏腳舞”、“念舞”、“跳花兒”、“口弦”等都帶有濃厚的宗色彩。信奉伊斯蘭的回族人民,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受其宗、文化的影響和約束,但是其傳統樂舞還是在這樣的逆境之中逐漸的發展開來。

雖然回族舞蹈有諸多種類,但是回族舞蹈至今尚未建成完整的、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學體系。言傳身式的傳承方式使回族舞蹈在各藝術門類中處於劣勢,這也是回族舞蹈發展較為緩慢的原因之一。每一門藝術發展到一定時期,隨之就會建立起與之發展相適應的學模式,這種學模式是自身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創建回族舞蹈的學體系是回族舞蹈發展的硬道理,由於回族民間舞蹈資料相對匱乏,而眾多致力於舞蹈學、編導、表演、研究的藝術家們並沒有對回族舞蹈引起廣泛的重視與關注,這就使相對比較不發達的回族民間舞蹈的發展顯得更加薄弱,缺少了舞蹈專業理論的支持,整理起來也相對困難。但只要依據民族特點與民族文化,深入瞭解回族民間舞蹈以及歷代傳承下來的民族文化形態,逐漸的整理出一套獨立的,並且具有民族性、時代性的藝術體系,從而使回族民間舞蹈文化得到重視,這樣回族民間舞蹈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唱歌跳舞必定是每一個民族的才藝,但是因為各個民族舞蹈文化不一樣,所以演繹的是不一樣的風格,不同的舞蹈都是很美的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