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建築文化探索

來源:人人運程網 1.54W

水族是個人口不多卻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古代有“百越”族羣,而水族就是有其中的一支名叫“駱越”的發展而來。那麼,水族和眾多民族相比有着怎樣的特色呢?據説水族人的居住的建築很是簡陋,那是怎樣的呢?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水族的建築文化探索


  一、簡介
  水族秦漢以前,水族先民居住在今廣西邕江一帶的“邕雖山”。由於戰爭原因,被迫離開邕江,途經河池、南丹,沿龍江逆水而上,遷居黔桂邊區。如今水族聚居於貴州境內苗嶺南麓都柳江和龍江上游地區。

  二、幹欄建築
  水族的房子是地地道道的幹欄建築。幹欄又稱“麻欄”,是我國南方古代民族的住房形式,據説是越人發明的。歷史前進到六朝及唐宋時期,西南僚人亦“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幹欄”。明代,今壯族和布依族先民“居舍,茅而不塗,衡板為閣,上以棲人,下畜牛羊豬犬,謂之麻欄”。幹欄也好,“麻欄”也罷,都是由樹居或稱“巢居”的居住方式演變而來的。其發展歷程大概為:先是“依樹為巢而居”,爾後“依樹積木,以居其上”,末了才伐木建房,“人居樓,梯而上”,“上以自處,下居雞豚”。

在貴州高原,吊腳木樓屢見不鮮,此乃地勢使然。而修建幹欄建築則不同了。都柳江一帶的水族民居,有些是修在平地上的,但依然“人居樓,梯而上”,“上以自處,下居雞豚”。水族的幹欄民居,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在平地上修建房子;一種是在坡地上修建房子。在平地建房的工藝是:先用粗大的木柱和厚實的木板,構築一個一人多高的平台,然後再於其上修建木結構的一層平房或二層樓房。底層立柱與上層立柱互不連通,斷然兩個建築實體,這是與吊腳樓的最大區別,亦是真正的幹欄建築與幹欄式吊腳樓的本質區別。貴州古代幹欄建築實物,沒有保存下來,但在出土文物中可窺見其形態。貴州省博物館收藏有赫章、興仁等地出土的東漢幹欄建築陶質模型,將其與水族幹欄建築相比對,可看出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兩者都不失為建築文化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在坡地上修建幹欄建築的工藝是,先砌出一個相當於屋基一半的平台,再於平台較低一側,用木柱、木枋和木板,構築又一個平台,使兩個平台處於同一水平面上,構成整個屋基,然後再於這個屋基上修建木結構的一層平房或二層樓房。看上去,像是吊腳樓,但樓上樓下立柱互不連通,其結構與吊腳樓有很大差別。這些水族幹欄建築的坐向,與附近的苗族、瑤族、布依族民居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從房子的背面進屋,形成“面山背水”的獨特坐向。這種幹欄建築,不用樓梯,即可上樓。

水族的幹欄民居,樓下一般不住人,主要用於圈養牲口,安置碓磨,堆放柴草,存放農具。多數農户在幹欄建築的懸空部位架設或鑲嵌火塘。火塘特別重要,它是家庭乃至家族凝聚力的象徵。火塘中,通常都有火種,方便男人抽煙,同時,也有利於婦女醃製酸菜。火塘上方,懸掛鐵鈎、木鈎、木架,用以熏製臘肉和烘烤物品,因為煙熏火燎,不會生蟲,有防腐功效。火塘裏,成年累月放有鐵三腳架,其上放有炊具,用於燒水和燒煮諸如狗肉之類不宜上灶台的食品。為了節約柴草,也用於煨燉一些難以煮爛的食物。因此,火塘中的鐵三腳架相當於灶台,不能用腳踩踏,甚至忌諱在三腳架上烘烤草鞋之類污穢之物,更不允許小孩子向火塘中撒尿。

無論是幹欄建築或者是吊腳結構,水族民居多為四榀三間,一樓一底,或二樓一底,其屋面,有懸山頂、歇山頂兩種形式,以後者居多。從前,大多蓋茅草,有的蓋杉樹皮,如今不少人家改蓋小青瓦了,但依然保留歇山頂。幹欄樓房,房子扁扁,猶如鳥巢。有的人家在屋脊上雕塑雀鳥,用意一目瞭然。水族村民實際也稱住房為“窩”,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水族民居從“巢居”演變成幹欄建築的發展軌跡。

三、附屬建築
  都柳江畔不乏林木,房子前後,竹木葱蘢,日照時間相對較短,晾曬穀物有所不便。惜土如金的水族村民,在房前屋後怪石嶙峋之上搭建幹欄曬台,很有民族特點。有些曬台搭在魚塘上,台上晾曬穀物,台下餵養鯉魚,一派豐收景象,好不讓人開心。曬台光線充足,農閒時,常有水族婦女坐在曬台上繡花。水族刺繡,獨樹一幟,以馬尾摻雜絲線刺繡,人稱“馬尾繡”,繡品具有浮雕感。主要用於製作揹帶、花鞋、圍腰、胸牌、荷包、兒童帽子、馬刀套子等。水族“馬尾繡”,已被公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水族人民的貯糧方式,真是五花八門:有的貯藏於室內,有的貯藏於室外;有的貯藏於地上,有的貯藏於地下,凡此種種,除因受地勢限制不得不因地制宜修建糧倉貯藏糧食外,還與水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傳統習俗有關。室內貯糧者,有的貯藏於樓上,有的貯藏於樓下。室外貯糧者,有的貯藏於池塘邊,有的貯藏於水面上。地上貯糧者,有的修建糧倉,有的編織囤籮。地下貯糧者,有的橫向挖洞穴,有的豎向打地窖。有的地窖,開挖在住室內,其上覆蓋一口大鐵鍋,萬一不慎發生火災,地窖內的糧食可保無恙。為了糧食安全,有的將糧倉修在水池邊,甚至水面上。修建在水池、水塘、水田等水面上的幹欄糧倉,有較好的防火、防潮、防鼠、防盜等性能。這種倉庫具有許多優點。首先,它建在池塘邊、水田上,且同住房保持較大的距離,有利於防火;其次,糧食存放在離地一人多高的倉樓上,有利於防潮;第三,糧倉的每根立柱上都安裝有防鼠裝置,無論老鼠怎樣狡猾,就是爬不上去。普通人家,一户一小倉。大户人家,修建大糧倉,開間很多,聯成一體,習稱“聯體倉”。兄弟毗鄰而居,糧倉毗鄰修建,形制、體量相當,如同一母所生,稱之為“姊妹倉”。上下糧倉,用獨木梯,是其特點。挑着上百斤穀物,不用手只用腳,上下獨木梯,如履平地,沒有功夫可不行。

水族村民的畜圈,一般設在幹欄建築底層。有些水族村民,將幹欄建築的牛圈修建在山坡上,既方便餵養,又便於施肥,一舉兩得,節省勞力。水族村民酷愛養馬,馬廄位於幹欄建築底層。為了馬匹的安全,除悉心看管外,還請巫師舉辦法事,為其辟邪。馬匹不僅可以運輸、代步,還是節日活動的主角。水族有自己的歷法,每年“水歷”正月至二月,是水族“過端”的日子。水族“過端”,相當於漢族過年。“水歷”正月為農曆九月,“水歷”二月為農曆十月。在這段時間內,各寨選擇亥日“過端”。傳説很早以前,水族三弟兄,被特大洪水衝到三都水族自治縣的“三洞”地區,為了戰勝貧窮、飢餓,三兄弟決定各奔東西,開拓新的生活。經過一年的辛勤耕耘,取得豐碩成果,家家五穀滿倉,然後歡聚一堂。後來,水族村民便按豐收後的頭亥、二亥、三亥順序,輪流“過端”。

水族“過端”,家家吃魚。除夕之夜和大年清晨,祭品要戒葷,多是豆腐、南瓜、花生、蔬菜、糖果等素食,唯獨魚不在禁用之列。“無魚不成年”,這是水族的傳統。祭祖時,把鋤頭、犁耙、鐮刀等農具擺放於一側,將衣服、首飾和穀穗裝入揹簍,放於另一側,以此緬懷祖先創業功績,激勵後人更加勤奮。“端節”清晨,在長老指揮下敲擊銅鼓,眾人聞聲聚集銅鼓周圍,互祝人壽年豐。而後跟隨銅鼓,挨家挨户賀新年,吃年酒。每到一家,按輩分高低、年歲大小,依序入座,高舉酒杯,高呼“休!休!”渴“交杯酒”。無論貧富,家家必去,不得遺漏。孩子們尾隨吃年酒的隊伍,分享過年的喜悦。每到一家,主婦拿出魚乾、糖果等食物分發給孩子們。據説,聽不到孩子笑聲的人家,會有厄運降臨。做完這一切,眾人擁向“端坡”,開展賽馬活動,場面極其熱烈。從前賽馬,不在乎速度,而重在勇敢。騎手不用馬鞍,拉住韁繩,即跨上馬背,橫衝直撞,看誰能將別的騎手衝撞下馬,以此炫耀本領,博得姑娘歡心。後來也在山坡上比速度,由下往上衝,競爭很激烈。

一般説來,水族民居較為簡陋,但死後的“住房”——墓葬卻十分講究。水族墓葬,也是幹欄,以石板拼合建成,疊砌三層,底層位於地下,二、三層顯露於地表,形如“幹欄石屋”。地下石室放置棺木,地上兩層分別放置食物餐具以及衣物和生前鍾愛之物。墓門雕刻銅鼓紋飾,與用銅鼓殉葬有異曲同工之妙。石板墓兩側,浮雕龍鳳、麒麟、鯉魚、青蛙、螃蟹、人物等。飛禽走獸身體,雕刻魚鱗紋,突顯水族與水的悠遠情結。

四、烈士故里
  荔波縣的水浦村,建築很有特點,又是黨的一大代表鄧恩銘烈士的裏,已以“水浦古建築羣”為名,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鄧氏族譜》記載,光緒庚子冬月十五日午時(1901年1月5日中午),鄧恩銘誕生於水浦村。3歲多,離家跟隨父母進城。早年,鄧恩銘的祖父,為行醫賣藥方便,在城裏買了一棟木房。父承祖業,進城行醫。母親為協助父親掙錢餬口,經年累月推豆腐賣。童年時代的鄧恩銘,常常晚睡早起,幫助母親磨豆腐,天矇矇亮,便把豆腐端到街上出售,然後趕去上學。鄧恩銘在荔波街上的故居,是一棟四榀三間的普遍民房,坐東朝西,當街而立,其內辦有復原陳列,再現當年生活情景。烈士母子用過的石磨,依舊放在廚房裏。水浦村鄧恩銘故居遺址上,還保留有一口石板水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