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崖葬分佈介紹,崖葬分佈簡介

來源:人人運程網 5.5K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隨便一説就是上下五千年,認真的追溯下就是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時期。在這時間的場合裏面,老祖先留下了很多的古文化,人們現在還在學習和應用着。喪葬習俗也是文化中的一種,其中有崖葬這麼一説,一起看看喪葬習俗中的介紹吧。

關於崖葬分佈介紹,崖葬分佈簡介

崖葬分佈
中國的崖葬主要分佈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區,貴州,廣西山區、西江流域,湖南、貴州和四川接壤處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東南的長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雲南的烏蒙山區北麓至金沙江邊,各島嶼。據碳14測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840±90年,約當於春秋、戰國時期。

及至近代,部分壯族、布依族、苗族、瑤族、仡佬族,以及現在貴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蘭嶼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恩施州崖葬
從戰國後期直到唐宋(有的地方甚至延續到了明代),恩施州流行着一種奇特的葬俗——崖葬。

恩施州的崖葬文化系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據有關學者考證,其族屬應為濮、僚、越,而這裏的濮、僚、越與巴文化和土家文化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崖葬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懸棺,是指在懸崖峭壁上釘樁擱棺匣,其詞源於樑陳間顧野王“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一語。恩施州的懸棺除了在懸崖上釘樁橫擱棺以外,也有將棺木置於崖墩的,以巴東的龍船懸棺遺蹟最為典型。二、巖罅:又稱崖葬,即利用自然巖罅放置棺木。恩施州的巖罅葬在巴東、建始、恩施、宣恩、來鳳、咸豐等縣市均有發現,單是咸豐縣境內就已發現這類俗稱為“箱子崖”、“櫃子崖”、“仙人崖”的巖罅葬遺蹟達七處之多,均是以自然崖壁上的洞穴為藏柩之所。三、巖槨墓:即人工“在石巖上穿鑿洞穴作為墓室”。恩施州的巖槨墓主要分佈於建始與利川境內,僅在利川齊嶽山以西地區就發現此類巖槨墓遺蹟十餘處,均是在紅砂巖上人工開鑿洞室作為藏柩之所,以利川七孔子巖槨墓羣最為典型。懸棺葬的葬具多為整木挖成,有船形棺、槽式棺、盆形棺、屋形棺、鬥形棺、箱式棺等。恩施州崖葬多為二次葬,其中有單人葬,也有羣葬,羣葬多為先後幾次葬入。

崖葬恩施州境內的崖葬除巴東與長江有聯繫以外,主要分佈在清江、酉水、唐崖河、建南河等水系裏。崖葬墓的風格特點以及埋葬的時間都與三峽有很大差別,屬晚於三峽地區的崖葬墓。目前恩施州境內已調查的崖葬墓共38處,其中自然洞隙的有21處,人工鑿成的洞隙17處。而在清江水布埡嫣家坪考古工地發掘的巖屋頂崖葬是恩施州境內最早的巴人家族羣葬的崖葬遺址,時間大概在西周晚期,從出土的隨葬品看,大多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徵。1992年8月30日恩施州博物館在來鳳縣卯洞的仙人洞崖葬搶救性發掘中,考古隊員冒着極大的危險進入洞內,懸棺葬全部集中在洞口。洞口高約30米,寬約15米,洞深200多米。洞頂落下的巨大石頭在洞口形成了一個高台,人們在台上以大木柱為樑,上面鋪着木板而建成的“仙人居”,“仙人居”上面放置大小棺木十餘具,棺木分三種類型,即船形棺、槽式棺和箱式棺。在一完整的箱式棺內發現有一人及股骨,還有西蘭卡普碎片和絲織帶,根據現場觀察是用西蘭卡普包裹起來,在用絲織帶捆緊後放入葬具的。在搶救性發掘發現隨葬品130多件,時間跨越兩晉、隋、唐、宋、元幾個不同時代。按質地分有銅器、鐵器、瓷器、木器、陶器、皮革和絲織品;按用途分有兵器、漁具、樂器、文具、生活用具、生產工具等。如銅熨斗、銅盤、鐵刀、鐵砧、鐵馬鐙、柳葉形鐵劍、八耳鐵釜、陶瓷多足硯、四系瓷罐、木槳、皮革鎧甲、絲織帶和西蘭卡普(土家織錦)等。

恩施州的崖葬是一種奇異的葬俗,它作為一種古文化遺存,崖葬特有的神祕色彩以及人文、歷史、考古學等方面的重大研究價值,將越來越受專家學者所關注。

總結:死亡,是我們的人生的終點,誰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以另一種方式存在着。離開這個世界的方式有很多,崖葬也是其中的一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