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木鼓舞怎麼樣,有什麼特色?

來源:人人運程網 3.23W

少數民族的舞蹈也是我最喜愛的舞蹈之一,雖然有許多舞蹈看不懂,不知道有什麼含義,但是每當看到這些舞蹈,心情總是很激動,被他們的舞姿所吸引。那麼你知道佤族木鼓舞嗎?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一起來看看吧!

佤族木鼓舞怎麼樣,有什麼特色?

  佤族木鼓舞相關資料介紹
  一、佤族木鼓舞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輩相傳的“神器”,被視為本民族繁衍之源頭。這在佤族傳説中曾記載:開天闢地之初,一場巨大的洪水幾乎吞噬了陸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將一隻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壯大直留存到今天。從此,遠古時期的阿佤人便將“木槽”視為民族的母體,給予着最高的崇拜。

佤族為了獲得本民族的繁衍、壯大,便將“木槽”製作成形似女陰形式,並能安放神靈“木依吉”靈魂的“木鼓”。阿佤人認為:“木鼓”既是拯救過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強壯母體的化身,又是“木依吉”靈魂的居住地,而成為萬物繁茂成長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現從“木鼓”的製作,到最後以敲擊“木鼓”來溝通神靈,達到天賜福澤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舞蹈。為了使“木鼓”能夠敲奏出美妙動聽的音色,人們在兩米多長的鼓身中間,鑿制了扁長狀的音孔,並在內腔中呈三角形的實心部分,兩邊各鑿一個音腔,裝置上能產生迴響的鼓舌和鼓牙。而且放置在木鼓房中一大一小,互為母子關係的兩隻木鼓,在祭祀性的《木鼓舞》中,要為舞蹈進行伴奏。這兩面“母子木鼓”,所發出忽而低沉渾厚,忽而清脆響亮,不同音色的陣陣鼓聲,猶如母子間親切、委婉的對話而令人浮想聯翩。

二、藝術特色
  1、拉木鼓
  滄源佤族木鼓舞由拉木鼓、進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四部分組成。舞蹈首先展現了,由巫師“魔巴”帶領全村健壯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條捆綁已選擇好的巨大樹幹後,在騎於樹幹“魔巴”的一路領唱下,拉木人邊踏歌為節,邊迎合高呼地拉木前進直達村寨的歌舞。這段古樸而粗獷的歌舞“拉木鼓”,氣氛神聖莊嚴,舞步自然成韻,極具原始崇拜意味。

2、進木鼓房
  第二段以舞蹈形式出現的“進木鼓房”,集中以模擬舞姿來表述人們挖鑿、製作“木鼓”的勞動過程。結束於新“木鼓”誕生後,“魔巴”手持樹枝,在大八字“蹲襠步”的行進中,引導“木鼓”進入“木鼓房”的莊嚴過程。

3、敲木鼓
  第三段“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為熱烈和精彩的高潮部分。全段以嫻熟的擊鼓技巧和粗獷舞姿,集中展現了表演者模擬佤族日常生活中的祭祀、巡邏、報警、作舞等情景為內容的多種舞蹈套路表演。舞蹈開始由一至二人擊鼓進行表演,鼓點的音色與節奏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改變。當舞蹈進入高潮時,另有三四名手持彩繪鼓槌的剽悍男子進入場地,邊擊鼓,邊圍鼓旋轉、跳躍,將“敲木鼓”的歡騰氣氛推向極致。人們在以此歡愉神靈,求得來年的五穀豐登、人畜兩旺的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悦。

三、意義
  木鼓是佤族傳説中的通天神器,被視為民族繁衍之源頭,是佤族的歷史文化象徵。木鼓舞集中體現了佤族民間歌舞、文學、藝術及宗教信仰的成就及特色,不僅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在藝術學、民族學、民俗學、宗教學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木鼓舞是佤族民間歌舞的集大成者,已是佤族人引以自豪的木鼓文化中的一顆明珠,是佤族文化最直觀生動的體現,一直為廣大佤族民眾所喜愛,每逢喜慶的日子裏,人們總要跳起木鼓舞,抒發心中的喜悦,木鼓已成為佤族人勤勞、勇敢、團結奮進和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的象徵為其民族精神的凝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這種舞蹈,要是大家嘗試去看看,那麼,一定會被他們激情的表演,興奮不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