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蠟染起源什麼時候,工藝製作有哪些步驟?

來源:人人運程網 1.3W

苗族是我們中國少數民族人數比較多的一個民族,這個民族有着自己獨特的文化,以及自己獨特的獨特的風俗習慣。那麼關於苗族的蠟染起源文化以及工藝製作你瞭解多少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苗族蠟染起源什麼時候,工藝製作有哪些步驟?

苗族蠟染製作工藝失傳傳承建議
  苗族是一個善於自然張揚個性的民族,從其身上絢麗的服飾可以看出苗族文化的魅力再現,苗族服飾多姿多彩關鍵在於蠟染藝術。苗族蠟染技藝是採用靛藍染色的蠟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是中國獨具一格的民族藝術之花。

苗族蠟染歷史悠久,蠟染與苗族的生活息息相關,苗族蠟染是苗族婦女神奇智慧的結晶,彰顯苗族歷史變遷的文化脈絡和豐富的文化底藴。很多苗族地區都流傳有《蠟染歌》,敍述苗族蠟染的起源與成就,刻畫着苗族的勤勞與勇敢,鼓勵着苗族不斷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當今苗族蠟染受諸多因素影響,豐富多彩的蠟染藝術將面臨消失,本文就苗族蠟染藝術作些探討,以喚大家關注。

一、蠟染的製作過程
  1、材料準備。
  (1)布料(ndoub)。布料一般以白色的麻布為主,也可以是棉布,大人的裙子長五米(一丈五)左右,寬一尺左右,小孩的看孩子大小而定。

(2)蠟筆(dlad)。至少要有三支,大蜡筆一隻;用於畫直線,中蠟筆一支,用於繪花;小蠟筆一支,用於打點點(nteut);有的還需要一支鐵筆(dladshub),用於畫虛線。

(3)蠟鍋(midyal)。一口小鐵鍋,能裝一二兩融化的蠟汁就行;

(4)畫板(zasndrangxdab)。一塊長方形的木板,長約一米左右,寬約五十公分(比布稍寬一些就行),主要用作墊板。

(5)蠟(jab)。蠟一般以白蠟為主。除此之外,還要準備染料靛藍(ngangx)、染缸(ndreud)等。

2、製作程序。
  第一步,燒蠟(hleudjab)。將火燃好,將小鍋支在火上,把一二兩蠟放在鍋中,等蠟融化,温度升到60—70度之間時,將火退小,使蠟汁保持一定的恆温。因為温度太高,蠟汁點在布上便立即滲浸四周,不僅使花紋模糊不清,還會使花紋的粗細不勻稱。如果蠟汁的温度太低,蠟汁點在布上就粘不穩,等蠟汁完全冷卻後,就會脱落,花紋就不存在。用蠟筆蘸蠟汁時,也要在鍋邊停歇片刻,讓多餘的蠟汁流回鍋中,使筆裏的蠟汁剛好合適,這樣才能保證繪出來的花紋粗細一致,條紋均等。在畫蠟過程中,蠟汁的温度和蠟筆在鍋邊停留多久,全憑經驗和感覺,所以初學者往往難以把握。

第二步,蠟畫((ndrangxdab)。繪製花紋很有講究,一般着重大方向細小節。首先是沿着布的邊長,從外到內畫直線(jangddab),一般是畫完一邊再畫另一邊,三根線為一組,隔出打點的和繪花紋的空白(midbleud),有的還要隔出縫毛線和縫花邊的空白,怎麼隔關鍵要看自己的愛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但必須保持對稱原則。畫好該畫的直線之後,就該順着寬畫與剛才垂直的直線(nzholdab),用四根線為一組,隔出打點的小空白和2—3釐米繪花的空白(ndlel)。這樣的空白留出四至五個之後,就可以留一個正方形的大空白(bleud),就這樣依此類推畫下去。當然怎麼空出也完全可以根據傳統模式和現實愛好進行設計。直線畫完,就開始繪圖案了,圖案包羅萬象,一般情況圖案以自然紋與幾何紋為主,如畫自然紋就直接用蠟筆繪出各種類似於花、草、葉或者雲、雨、水等的花紋就行;而畫幾何圖形一般繪在正方形的大空白裏,先用鐵筆沿正方形的兩個對角畫虛線,虛線與虛線之間的距離3毫米左右,就這樣畫出一個個小菱形,才用中等大小的蠟筆從中心點往外繪出一幅幅形狀對稱,有規格的美麗圖案(bleudsub),類似於土地、城牆、生活用具或者動物圖形等等。在框邊沿打點點做鋸齒形(hnadgeut),不要打成一順,也不要打在中間,要齒對齒,背對背地打,才顯示出自然屬性的有機整體。

第三步,染布(ndroukdab)。等到一塊布料花紋全部繪好後,就將布料拿到染缸裏面去染。
  在染布之前,先要準備好靛藍,靛藍的製作一般在農曆6、7月份,那個時候蓼藍已經長得很茂盛,把蓼藍割下來(割蓼藍最好的時辰在早晨或者傍晚),放在染缸裏用清水浸泡三四天,把殘渣撈盡,用半斤石灰攪在泡過蓼藍的水裏,用瓢將水一瓢瓢地舀出來又往缸裏倒(ndoukngangx),直到渾濁的水變得有些清澈。這樣之後就不要動它,等到它完全澄清,才把清水濾出去,剩下的就是靛藍,把靛藍用桶之類的器具裝起來備用。

一般染布不在五黃六月染,除此之外都可以。如果要染布,先用1—2斤的柴灰伴一把蒿子(sodnzhif)和一把風葉(nblongxjuat)煮,直到水色變得有些深紅,才把它濾在缸裏,等水冷後把一斤左右的靛藍放在缸裏,用一根棒棒逆時針方向攪動,每天攪動三至四次,把握時間間隔,直到攪動時泡泡能像啤酒泡一樣升起來,不攪動時,水面上仍然有碗口大的泡泡不會消失,靛藍水才算發好了,一般發好靛藍水需要一兩週的時間。

靛藍水發好後,倒上一二兩酒,把繪好的蠟布放進去浸泡,蠟布放進去一小時左右,把它撈出來,在缸口上搭一根橫杆(或者棒),把蠟布放在橫杆上晾,水滴在缸裏,等布晾得半乾,又放進去浸泡,就這樣反覆浸泡兩三天,等缸裏面的泡泡變成白色之後,把蠟布撈出來,拿到河邊沖洗。再往缸裏放靛藍和酒,將沖洗好的蠟布曬乾後又繼續浸泡,一般染好一塊做裙子的蠟布要放三次靛藍,染出來的顏色才算理想。

感覺蠟布已經染好的話,還要再次拿到河邊沖洗,讓清水衝去浮色,之後就將其放進鍋裏用清水煮沸,使蠟完全融化,隨後又拿到河邊反覆沖洗,直到乾淨,並曬乾。而融化在鍋裏的剩蠟,等水温冷卻後,在水面上凝固,把它撈起來留着,下次還可以繼續使用。這個程序完成後,蠟染的整個製作過程才算完成。

二、蠟染工藝面臨失傳的原因
  按照苗族的生活習俗,女人主管家人的衣物,所以苗族女人對自己的衣物花樣就很有建樹,蠟染工藝賦予苗家女自然的天賦,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苗族家教的古話説“無技女人難成婚”,意思就是説女人從懂事後就得跟隨母親學做服飾技藝,沒有基本的技藝是被人瞧不起的,現實生活中的女孩子所穿戴的服飾折射出該女自身心靈手巧的分量。於是,在苗族的生活圈裏,苗族婦女自覺地義務地教育自己的兒女,並傳授蠟染製作藝術。因此,苗族女性自幼便學習這一技藝,她們自己栽蓼植麻、績麻織布、畫蠟挑秀、浸染剪裁,不辭辛勞地將苗族燦爛的服飾文化製作技藝代代傳承。然而,目前苗族蠟染卻面臨着失傳,究其影響原因諸多,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客觀原因

市場發展的次代產品影響。由於當今的化工纖維、生物纖維和絲製品的大量湧現,大大降低了布料成本,節約了大量的工作時間,使人們脱離了煩瑣的蠟染製作程序,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新產品替代。還有隨着機器產業化快速推進,各種印染廠如雨後春筍般發展,電腦製作的花樣繁多,印染產品主動佔領了蠟染市場空間。

民族融合文化同化的影響。由於現在是科技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很多強勢知識改變了現狀,民族融合進程加大,許多民族文化自覺融合而逐步消亡。

(二)主觀原因
  一是工序繁瑣。蠟染原材料主要是麻布,麻布要經過種麻、割麻、績麻、煮麻、紡線、織布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製作麻布的工序特別繁瑣,整個過程歷時需要八九個月。
  二是耗時太長。手巧熟練的人,一般繪好大人的一塊裙子,要用四五天的時間,而且要專門從事,有時還要挑燈夜戰,才能在這個時段內完成。另外蠟染與挑花刺繡不一樣,挑花刺繡由於布料面積小,可以裝在包包裏,去到哪裏,只要有點時間都可以拿出來繡,而蠟染由於面積大,又涉及到很多工具,只能專門抽幾天時間,坐下來集中精力地繪。染的過程也因為一會兒要撈出來晾乾,一會兒要放進去浸泡,也不能離開很長時間,所以整個過程耗時太長。

三自身文化觀念淡薄。由於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如今隨着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的快速發展,很多苗族羣眾為了生計不得不大批加入全國勞動力遷移大軍,大部分苗族婦女加入了打工隊伍,一年到頭在外奔波,再也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從事蠟染工藝,只好放棄自己多姿多彩苗族服裝,改穿大眾化的中華民族服裝。現在問苗家女什麼是蠟染,只有40歲以上的人還能説得清楚,30歲左右的有人説見過,但20歲以下的根本不知道了。

三、傳承蠟染的意義
  (一)活歷史的文化再現。
  對蠟染工藝的傳承,除了工藝本身之外,傳承的更是苗族人民自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苗族蠟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產、戰爭、遷徙和情感場景的再現,按照自然的規律和心理活動邏輯進行簡體、變形、誇張和抽象而成的“人化自然”的心靈符號,這些心靈符號組成了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理想化的完形圖案,描繪出苗族生活的文化魅力。這種圖案溝通着人們的心靈,架起一座座苗族人民共同審美經驗的橋樑。它就像一條條紐帶,把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氛圍中的人從深層意識中聯結起來,使苗族人民無處不在向世人昭示:“我們是苗族,我們來自黃河之濱,我們長途遷徙,歷盡艱辛;我們有自己獨特燦爛的文化……”正是在這樣的文化魅力渲染下,苗家婦女才傾其心血去繪、去染、去展示他們的思鄉情結,才有瞭如此意藴深刻,才有被稱作“把歷史穿在身上的民族”。

(二)崇尚自然的追求。
  蠟染圖案主要來源於自然景象,從很多的植物紋來看,就是其生活周遍的食物來源,如螺旋紋(ghangbgheux)、蕨菜葉(nblongxshuab)等。其花紋有疏有密,疏而有度,密而不紊,各種自然紋相互交錯,渾然一體,表現了苗族在顛沛流離的遷徙過程中對自然的親和態度,體現出苗族人民熱愛自然,追求自然的美好願望,也正是中華文化中最具核心意義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理念。

(三)勤勞智慧的載體
  採用靛藍染色的蠟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再加上它的圖案特別講究“規整性”和“對稱性”,就是染蠟時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規格,一定的變化規律,或等距,或對稱,或重複循環;圖案結構嚴謹,整個畫面精緻而飽滿,給人以整齊、緊湊感。每一筆都透着靈氣,每一個構圖都體現着用心良苦,每一幅圖案都反映着她們的內心情感世界,每一道工序都彰顯着她們的勤勞與耐性。因此,苗族蠟染工藝的傳承,表象體現的是苗族婦女的技藝,更深層次是展現了苗族婦女對圖案的創造能力、對圖案形式的塑造能力以及對美的規律的掌控能力,彰顯着苗族人民的智慧。

四、蠟染的傳承建議
  苗族蠟染在新時代的發展中雖然面臨着許多困難與挑戰,但同樣也存在着機遇。人類跨入了知識經濟時代,逐漸開始了全球規模的文化交流,現代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觀正漸漸同化民族文化與民族藝術,這顯然是不可逆轉的潮流。然而苗族是一個適應能力極強的民族,不論在多麼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還是雜居於其他民族之中,他們都能適應和吸收其他民族優秀的文化並原始地保留自己的傳統文化而生存發展,成為現今世界一個跨區域的民族。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苗族都還穿着自己樸素的民族服裝,閃耀着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這是苗族蠟染製品能夠獲取當今文化價值認可之必然所在。同時,苗族蠟染是我國獨具一格的民族藝術之花,在整個染織美術屆久負盛名、獨放異彩,具有很高的珍藏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是苗族人民最值得驕傲的民間藝術。因此,對苗族蠟染發展建議:

(一)政府應加強對苗族蠟染立項保護。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象徵,民族文化是凝聚民族智慧的產物,民族文化激勵着民族不斷進步與發展。就蠟染工藝的發展保護問題,政府首先應當作為一個宣傳者。相對於個人或者一個小的團體的力量,政府的宣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所以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各項職能,提倡鼓勵和保護苗族蠟染工藝,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對蠟染定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立項保護。當今全國上下正掀起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積極營造中華民族文化氛圍,塑造中華民族之精神,而苗族文化則是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政府應當積極應對,抓緊挖掘整理邊危保護項目立項。

雖然現在對苗族文化的關注程度較之以前已經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只有小範圍從事民間藝術研究工作的學者或藝術工作者以及部分當地百姓對蠟染有較為深刻的瞭解,這直接導致了長期以來獨特的苗族蠟染工藝“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尷尬局面。蠟染工藝的傳承和發展,僅靠一小部分人對它的瞭解是不夠的,必須加大宣傳力度,使其為更多的人所熟悉,加強對它的保護意識,才能使其開枝展葉,發揚光大。比如在苗族聚集地區的職業高中開設蠟染專業,在藝術院校開設蠟染工藝欣賞課等。

其次,政府還應該作為一個倡導者,對從事蠟染工藝的個人或企業在税收、補貼政策方面給與傾斜扶持,調動其積極性,使苗族蠟染得到合理的開發與保護,使蠟染技藝有序傳承。

(二)走產業化之路。
  苗族服裝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產業化,任何一個苗族婦女不用自己動手就可以買到喜歡的衣裙。所以,要讓蠟染像過去那樣由民間代代傳承是不現實的,那種小作坊自給自足的方式費力、費時、費工,僅僅只是為了穿的話,現在的人寧願出錢也不會出工,這也是實行產業化能獲取經濟效益的可行性。

生產苗族服裝的印染廠,應承擔蠟染的保護與傳承。對一些願意從事蠟染工藝的苗族女孩進行培訓,培訓合格招她們成為專門從事蠟染的技術人員。用蠟染工藝縫製的裙子要比印染的貴一兩倍,這是對其藝術價值和勞動價值的肯定。蠟染製品雖然貴些,但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苗族的生活也日益好起來,審美意識也在不斷提高,他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另外,為了把苗族蠟染推向市場、推向全球,既要縫製傳統風格的裙子,也要縫製新式風格的裙子;既要縫製苗族婦女可以穿的裙子,也要縫製其他民族也可以穿的裙子。除了用來縫製衣裙外,還可以縫製成揹帶、揹包、桌布、裝飾品等,將其作為特色旅遊紀念品推向市場,從而推動旅遊業等產業的發展。但作為裝飾品,圖案要有所創新,創新不僅要有所突破,還要具有苗族的特色。比如在一塊正方形的布上,周邊畫上苗族蠟染中正方形的那種圖案,採用菱角對菱角的形式,沿着正方形的邊圍成一個正方形或者菱形。中間畫上一位漂亮的苗族婦女正在繪畫蠟布或者績麻、織布等,這樣的圖案還兼有記錄苗族傳統生活習俗的作用。當然這需要具有一定繪畫功底的技術人員,這樣的技術人員廠家是完全可以招聘的。

蠟染工藝向產業轉化,一旦形成品牌效應,國內外市場廣闊,這將是保護和傳承苗族蠟染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帶動廣大苗族婦女致富的途徑,從而體現出苗族蠟染工藝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三)營造熱愛苗族蠟染藝術的氛圍。
  為使苗族蠟染得到有效傳承與發展,首先作為苗族本身來説應積極學習蠟染製作工藝,熱愛本民族蠟染文化,想法設法投身蠟染創作與實踐,推進蠟染產業化發展。其次作為從事苗族服裝加工的個人或企業,在對服裝進行改革時千萬不要忘了本質。苗族裙子缺少了蠟染的那一部分,就失去了淳樸,失去了厚重,失去了審美的價值。再次每年的花山節在開展各種活動比賽的同時也開展蠟染作品評比活動,以此調動更多的人積極學習蠟染工藝。

小結:苗族的蠟染是聞名中國海內外,因為傳統的工藝,和獨特的製作方法,所以很多人都無法直接的模仿他們的工藝。現在因為科技的發達,隨意苗族的蠟染也走上了比較全面的一條線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