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元旦的慶祝及民族風情

來源:人人運程網 2.43W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的四月一號,後來查理九世將元旦改為一月一日,元旦這個傳統節日大家通宵達旦的喝酒慶祝新年,因為法國有一個説法,家裏的酒不喝光的話新年要走黴運,所以要把家裏的酒喝的一滴不剩,元旦這天漂亮的法國姑娘還會唱歌跳舞迎接新年。

法國元旦的慶祝及民族風情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法國人把元旦這一天的天氣看作是新一年的年景:刮南風――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一切順利;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因此,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報,是人們最為關心的。

  到了夜晚飲酒作樂,因為這有一種迷信説法:除夕時家中的酒瓶裏如果還有剩餘的酒,來年就要交厄運。因此,他們在這天晚上一定要將家中的酒喝得一滴不剩。

  新年夜,法國人閤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這一年的年景。

  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欠收年。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

  法國人的喝餘酒元旦
  法國人在新年到來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餘酒全部喝光,以致許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們認為,新年時如果家中還有剩餘的酒,新的一年定交厄運。法國人圍桌痛飲香檳酒法國人酩酊大醉過新年,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欠收年。

  女生歌舞狂歡
  新年對法國人來説,是從聖誕節到元旦長達兩個星期的假期。在品嚐了鵝肝醬、烤火雞等傳統美味之後,一家老少圍坐在聖誕樹下,分享撕開禮品包裝那一刻的驚喜。與聖誕節不同的是,新年的“不眠夜”是留給友情的。這一晚,全巴黎最熱鬧的地方當數着名的香榭麗舍大街。從裝飾一新的凱旋門到燈火輝煌的協和廣場,整條大道奇燈異彩,令人目不暇接。來自整個大巴黎地區、整個法國、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成羣結夥地從四面八方彙集到一起,在音樂、舞蹈、歡樂中等待新年鐘聲的敲響。

  所有相識或陌生的人都會相互道一聲新年快樂。路邊還有平時絕難一見的小商小販,做些烤肉串、三明治的應景生意。仔細觀察,攤主大多是阿拉伯裔和非洲裔。新年對這些收入普遍不高的族羣來説,倒也是個生財的良機。初到彼境的外國人一定會驚奇地發現,在每個地鐵站的出口都有大量的軍警,全副武裝、如臨大敵,隨時準備應付異常事件的發生。有些重要地段的地鐵站乾脆只許進,不許出,以緩解安全部門的壓力。去年的新年夜就曾發生多起騷亂,數十輛警車被付之一炬。還有些人是抱着另一種心態去湊熱鬧的。他們的眼睛既不是用來欣賞絢麗的美景,也不是用來尋覓可人的女郎,而是盯着地上是否有丟失的錢包或鈔票。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能看到的只是滿地的紙屑和碎酒瓶。

  埃菲爾鐵塔
  除了香榭麗舍、埃菲爾鐵塔等公共場所,各種類型的大小舞會也是深受年輕人歡迎的娛樂活動。千禧年的新年夜,在巴黎的“中國城”大商場曾舉辦過堪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舞會。舞會開始前的一個小時,入口處就已經排起了長龍。最後,上下五層的商場裏,到處都擠滿了人,隨着煽情的音樂痴迷熱舞。依照慣例,這樣的舞會對女孩子一律是免費的。

  地道的巴黎人,也就是説居住在巴黎市區的人,大多不屑冒着法國冬夜的寒氣,同“郊區人”(banlieuzards)或是外國人“同流合污”。除了安全方面的考慮,也是因為他們更傾向於在家中,或是在街頭巷尾熟絡的酒吧餐館裏,與三五知交好友推杯換盞,不需檀板共金樽。情到濃處,騰出場地,一樣也能翩然起舞。

  在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可供選擇的娛興節目的確不少。然而在法國的鄉村地區,人們的新年慶祝活動卻豐富多采。據一位來自阿爾卑斯山區的法國朋友介紹,他所居住的小城僅有兩三千人口,新年夜所有人都會集中到市中心數十家餐館、酒吧共度良宵。而在以着名旅遊城市聖馬羅為代表的布列塔尼地區,不僅飯店、酒吧高朋滿座,各種大小商鋪也一樣通宵營業。同一到晚上八點,所有店鋪一律關門打佯的巴黎相比,那裏的民風更顯豪放熱情。

  “新年夜,在香榭麗舍大街可以任意親吻女孩”!從到法國那一天起,直至現在,聽了十來年這句話了。我也曾身體力行實踐過,幾乎每年新年夜都去香榭麗舍遛彎兒。結果怎樣?您聽我細細道來。

  法國塞納河建築
  最初赴香街,滿懷新年夜的憧憬,應該是在上世紀末,我與幾個中國留學生乘地鐵,不到站就要下來,地鐵早被警察封口兒。走到香榭麗舍大街已是人山人海,青少年,中老年,男男女女,各個年齡段兒的人都有。看形象打扮,除法國人,還有阿拉伯人,猶太人、黑人,黃人各色人等,數不勝數。據説每年還有些個個國家名媛貴胄、明星大腕遊歷香街,可很少見有人將他們圍得水泄不通。過年就是新年,人們圖個高興,與那些所謂明星大腕有何干系!這一點,與我們國內“圍剿”出洞明星的無聊陣勢,大不相同。

  説實話,這些年在香街摩肩接踵的人羣裏,還真不容易看到美女靚妹。平常時段,街上美女多如螞,新年夜,不知怎麼齊刷刷跑得無影無蹤。難道美女躲在家裏不出門,還是像日本鬼子進中原時臉上塗抹了鍋底黑?你走在人羣中,見到不少女孩子結伴而行,看那打扮格調,極前衞,長相卻不敢恭維,小夥兒們都躲得遠遠兒的。即便有個別靚妹走來,也被身邊男友摟得嚴嚴實的,那些心裏打小算盤的壞小子們無從下嘴,起鬨幾聲,吹吹口哨,過過乾癮而已。

  巴黎香榭麗舍大街新年夜的人羣裏,還有一種特別現象,不少同性戀含情脈脈尋找“獵物”。這些人裏男人居多,最大特點是對眼前的女孩們熟視無睹,專瞟帥哥。從這些人遊離而敏鋭的眼神裏,你就能把他們的身份猜個八九不離十。我之前並不深諳同性戀概念,幾年香榭麗舍大街遊歷經驗積攢下來,漸漸明白,同性戀擇偶也與異性一樣,需要含情脈脈,目送秋波,也有一見鍾情。兩年前,我還拍下了香街同性戀相互過電的照片,算是物證吧。

  從去年到今年,我還發現一種現象,香榭麗舍大街出現了一股奇異的人羣,他們平時散落在巴黎餐館咖啡館,做侍應生;在咖啡館賣鮮花,或走街串巷,旅遊景點兜售小紀念品,他們來自東方古老國家——印度。平常來看,印度人兢兢業業,謹小慎微,與世無爭,踏實工作,工種雖有時不合乎政府規定,看起來遵紀守法,老實厚道。

  不知怎的,近兩年新年夜,印度青年卻成了香街滾滾人羣中一股生力軍,他們三五成羣,你呼我喊,看到中意的女孩兒,不管醜俊,招呼一句只有他們能聽懂的印度話,就虎入羊羣一般,一窩蜂衝上去,圍住開啃,完人就撤,來得快散的快,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槍槍不落空。所到之處,只聽一片尖叫,一聲驚喊,再就看到女友身邊的男友們無奈的苦笑……衝勁比阿拉伯人猛,靈勁兒比中國人油兒,狠勁兒比黑人硬。我尋思着,越是傳統文化積澱厚重的國度,青年人在外面表現就越“激進”,一旦遇到適合的土壤與温度,就愈加灑脱奔放,無所禁忌。這也許與人們情感受禁錮壓抑太久的原因吧?印度人在巴黎香街的行止,就是一例。

總結:新年總是瘋狂的,是歡樂的,無論何種形式的慶祝,都是表達了一種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新的一年有新的進步吧,哈哈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