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1.84W

説到西藏,腦海中第一浮現的便是那皚皚白雪,在這高海拔的地方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多少人在厭倦了都市生活後,想出去旅行下,都會首選西藏為目的地,西藏是大都文藝青年心目中最聖潔的地方。你對西藏瞭解多少?你看過藏戲嗎?帶上你的好奇心,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與藏文化相關的資料吧。

藏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簡介: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它在藏語文中被稱為“阿吉拉姆”,是‘仙女大姐”的意思,簡稱“拉姆”(即仙女)。藏戲藝術,歷史十分悠久,劇種流派眾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諾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薩雯蚌》《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蘇吉尼瑪》八大劇目已成經典,音樂唱腔韻味雋永,面具服飾五彩繽紛、瑰奇神異。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藏戲-藏戲流傳
  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衞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羣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藏戲的藏語名叫拉姆,意為“仙女”。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藏戲-起源
  起源一
  民間歌舞。藏族早期民間歌舞百戲中就已開始出現帶有戲劇色彩的藝術形式。一些藏史資料對此也曾有記載。如《西藏王統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松贊干布在頒發《十善法典》時舉行的慶祝會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躍,或飾嫠牛,或獅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獻技。奏大天鼓,彈奏琵琶,還擊饒鈸,管絃諸樂……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裝飾巧麗,持諸鮮花,酣歌曼舞,盡情歡娛……馳馬競賽……至上法鼓,竭力密敲……”;在桑吉嘉措的藏醫着作《亞色》中對民間歌舞的形式也有記載;“在桑耶寺落成典禮上,臣民們進行‘卓’、‘魯’、‘協’等文藝活動。‘卓’是戴面具的鼓舞;‘魯’是隻唱不舞;‘協’是即唱又舞。”當時的演員全是僧人,表演時有時配上誦經為伴唱,這就形成了啞劇性的跳神頌佛祈願的新形式。這種表演形式在乃東縣哈魯崗村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那裏還保留着“阿卓”這種古老的大型鼓舞隊組織,其領舞師的面具與早期藏戲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一樣,戴面具者的名稱也同樣叫作“阿若娃”。

起源二
  民間説唱藝術。早在西藏的苯教時期,被稱作“仲”的口頭神話、歷史傳説故事已成為當時西藏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苯教已有專門從事説唱的故事師和歌唱家。在西藏曆史中,歷代都產生過大量民間故事,這些故事被用民歌、讚詞、韻句等形式把人物的話吟唱出來,使故事更加生動感人。這種演唱形式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得到不斷髮展和完善。這也是許多民間故事得以流傳至今的原因之一。例如產生於十一至十三世紀的藏族民間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其説唱性文體受佛教講唱文學的影響並有所發展,除獨白和對話是適宜歌唱的韻文之外,部分故事情節的敍述也改為可歌唱的韻文,而韻文的寫法採用的就是民歌體。此外,其他一些説唱形式,如“折嘎”(意為吉祥的祝願)、“喇嘛嘛呢”等對藏劇的產生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喇嘛嘛呢”這種説唱藝術,其對藏劇的影響非常之大,藏劇的劇本就是喇嘛嘛呢藝人的説唱故事腳本。説唱藝術的特點還清楚地反映在藏劇表演中。如藏劇演出時有劇情講解人,他講到哪裏,演員就唱到哪裏;講解人以一種固定的念俑調介紹之後演員才能上場表演。

藏戲-孕育形成
  最早的藏戲
  白麪具戲早於藍面具戲,但具體發端於何時,沒有確定的説法。據説,白麪具戲唱腔“朗達”中穿插的“哎咳咳咳、哎咳咳咳”的叫喊聲,是直接模仿藏族早期祭祀儀式中動物的鳴叫聲發展而來的。8世紀時,藏族民間歌舞百戲,包括各種宗教藝術表演都已發展到一個高峯時期,這就為藏言辭高度綜合的戲曲藝術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8世紀建造的桑耶寺,在其壁畫上反映它落成的歡慶場面中,有三個白麪具藏戲隊演出的畫面。一個在正殿大門處,另兩個在正殿左右兩側的院牆上。畫面一致,有七個戴白山羊皮面具的“阿若娃”(後改稱“温巴”)、兩個甲魯、三個拉姆。其中一個拉姆在司鈸,靠近司鼓的伴奏者站着。這種演出形式,除拉姆少了四個,還少了一個司鈸的伴奏者外,與今天的白麪具藏戲的開場儀式戲的演出形式完全一樣。

在噶廈財政機構“孜恰勒空”檔案文書登記中,各種藏戲或藏戲劇團均寫作“拉姆短嘎爾”。白麪具戲中阿若娃的腰飾“貼熱”和手持的道具彩箭,在早期民間歌舞和藝術表演如“阿卓”“仲孜”(野牛舞)、諧欽、熱芭、林芝的羌博中都有所見,白麪具戲與這些表演藝術的結構也都是由開場、正式節目(正戲)、結尾三段組成。據此可見,藏族最古老的白麪具戲在8世紀時已基本形式,13世紀後才逐步豐富、完善,其發展的速度是比較慢慢的。

犛牛舞
  犛牛舞早在吐蕃初期民問原始祭祀的圖騰擬獸舞蹈中就已出現。到7世紀松贊干布頒佈《十善法典》慶祝會上,就有人戴着獅、虎、牛等面具而舞(《西藏王統記》)。同一時期,在大昭寺《文成公主入藏歡慶圖》壁畫中心部位,就有一個戴着白麪具的牧人逗引着兩頭由人扮演的犛牛翩翩而舞,旁邊有兩個坐着司鼓司鈸伴奏,其面具、服飾、道具有鼓鈸伴奏的整個演出形式與白麪具藏戲形式大體一致。

到8世紀時,在桑耶寺反映該寺落成開光典禮慶祝場面的圓形壁畫下部,同樣有一個戴着白麪具的牧人逗引兩頭人扮演的犛牛翩翩起舞,旁邊有一人站着司鼓伴奏。由此可見,犛牛舞對女面具藏戲的影響。如傳統劇目《卓娃桑姆》中反映白瑪金國的牧場上“卓達卓嫫”(牧民牧女)生活,因有犛牛伴舞,格外有喜劇情趣。犛牛舞同時也用於大型集會、遊行和慶典場合表演,易於形成熱烈和喜慶的氣氛。

“阿卓”鼓舞
  在桑結嘉措醫着《亞色》中記載,桑耶寺落成典禮時,臣民們進行“阿卓”(藏族古鼓舞)“魯”(歌唱)、“鮮”(類似啞劇的舞蹈)等娛樂活動。山南地區乃東縣哈魯崗村至今還保留“阿卓”這咱古老的大型鼓舞隊,其領舞師的面具與早期藏戲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一樣,戴面具者的名稱也同樣叫做“阿若娃”。

阿卓鼓舞隊有兩個領舞師“卓木”,兩個道白報幕員“阿拉”,十名鼓手,八名歌女,由他們來扮演人物角色和表演各種小情節。阿卓鼓舞的結構由開場舞蹈“薩江薩短”、正式節目(或稱正戲)和“扎西”(吉祥收尾)三段構成,這種結構形式與藏戲中完全一樣的。桑耶寺主殿不遠處,有赤松德贊為給他生了三個王子的后妃次央薩梅朵珍建造的神殿康鬆桑崗林。在這座神殿的壁畫中,有桑耶寺落成慶典的熱烈場面,其中有多種阿卓鼓舞隊、諧欽歌舞隊、宗教儀仗隊和白麪具戲的表演畫面。同樣內容、形式和場面的壁畫,在桑耶寺正殿大門內右側牆上亦有一處。

藏戲改進
  西藏和平解放以後,自治區政府在原覺木隆藏戲班的基礎上組建了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擔負起傳承和發展藏戲的任務,先後整理演出了一些《朗薩雯蚌》《文成公主》《諾桑王子》等傳統戲,同時還創作演出了一些現代題材劇目,劇團在保持藏戲原有的廣場藝術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了劇場舞台藝術方面的實踐,使藏戲由廣場走上舞台,有了燈光、佈景和化裝,還開始使用管絃樂伴奏。

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海藏劇團在黃南成立,創作演出了《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新的劇目為黃南藏戲帶來了新的活力,如《意樂仙女》的伴奏,既有六絃等藏族傳統樂器,又加入以民樂為主的大型現代混合樂隊,在形成間奏的氣氛音樂的同時,可以直接為唱腔伴奏,改變了西藏藏戲用一鼓一鈸只為舞蹈和表演動作壓節奏,很少為唱腔伴奏的狀況。改進後的黃南藏戲佈景和舞台美術富麗堂皇,神奇秀逸,令人耳目一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