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與花間詞風的相互影響

來源:人人運程網 2.54W

巴蜀的文化輻射範圍廣泛,其輻射範圍已經遠至東南亞的大陸地區,巴蜀文化從古至今一直是以四川盆地為中心,以擁有悠久歷史的巴文化與蜀文化為主體,其周圍的少數民族文化也整合在內,巴蜀文化是一種多元複合的文化總彙,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今天我們一起去了解些與巴蜀文化相關的知識吧。

巴蜀文化與花間詞風的相互影響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指四川省、重慶市的文化。巴文化以重慶為中心,巴人在夷城(今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建立了巴國第一個首都。後活動於重慶全境、湖北西部、四川東部、陝西南部及貴州北部地區。蜀則由三個古族融合而成,後成為西周封國,傳‘蜀與夏同源’及‘禹興於西羌’等。含川西、陝南、滇北一帶。巴、蜀交融已是戰國之後。商至西周時,蜀人與黃河流域民族已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後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缽等,雖具地方特色,但銅鏃、銅戈、銅矛卻為黃河流域常見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禮器與中原所出者一致。

巴蜀文化的文化輻射範圍廣泛,其輻射範圍已經遠至東南亞的大陸地區,巴蜀文化從古至今一直是以四川盆地為中心,以擁有悠久歷史的巴文化與蜀文化為主體,其周圍的少數民族文化也整合在內,巴蜀文化是一種多元複合的文化總彙,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今天我們一起去了解些與巴蜀文化相關的知識吧。

花間詞:
  花間詞是一種活躍在晚唐和五代的漢族詞派,從它的來源《花間集》得名。以温庭筠為鼻祖。一般説來,詞以長短分類:“慢詞”最長,自九十至二百多字,故亦稱“長調”;自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五十九字以內為“小令”。《花間集》所收,只有小令和中調而沒有長調慢詞。這倒並不是選者對小令有偏好,故摒棄慢詞而不錄,實在因為自晚唐至五代(甚至在北宋初年)慢詞還沒有發展出來。另外一個早期選集《尊前集》也是如此,只收小令和中調。

《花間集》:
  《花間集》是最早的一部詞總集(也可説是選集),是五代時後蜀廣政三年(941年)趙崇祚所編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從唐開成元年(836年)至歐陽炯作序的廣政三年,大約有一個世紀。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温庭筠,共六十六首、孫光憲共六十一首、顧敻共五十五首、韋莊共四十七首,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鶚,人各六首。編者趙崇祚自己一首也沒有,序者歐陽炯只有十七首。[①]這也可見選者態度客觀,毫無私心。入選的作者也不限於後蜀一地。例如孫光憲雖是蜀人,卻長期在荊州(今湖北宜昌)高季興部下做官(926—963年),《花間》結集時他也不在成都,而他的詞卻被選了六十一首之多,僅次於温庭筠。其中有的詞説到“木棉”和“越禽”,説到“銅鼓與蠻歌”,都是詠南方的風物,可見編選者的材料來源不限於成都一地,他和當時別處的文人也是有聯繫的。所以我們不應該把《花間集》當作某一地方作家的選集,而應該説,它是代表中國在第十世紀三十年代到第十一世紀四十年代這一百多年中新興起來的一種抒情詩歌的總集。北宋詞人奉《花間集》為詞的正宗,把此書的作品稱為“本色詞”,不是沒有道理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