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樂器文化之箏(古箏和轉調箏)

來源:人人運程網 2.55W

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有這麼一句“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現代便有一首以中國樂器文化之一的箏所製作的名曲《漁舟唱晚》,其優美的聲樂,變化的旋律,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麗山河的讚美及熱愛。那麼,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中國古代著名樂器箏吧!

中國樂器文化之箏(古箏和轉調箏)


  簡介
  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它的外形近似於長箱形,中間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於平面。箏的頭部有緩緩而落的箏腳。在木製箱體的面板上張設箏弦。在每條弦下面安置碼子,碼子可以左右移動,用來調整音高和音質,且可用於轉調。

命名源泉
  箏史稱秦箏。關於箏的命名,有多種説法,有説乃是有瑟分劈而來,有説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

發音得名
  另一種説法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説。説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

爭瑟之説
  《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説:“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説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説法。

樂器構造
  箏的品種不一,構造也不盡相同,下面介紹的是一種二十一弦箏的構造。
  箏主要由面板,底板、邊板、箏頭、箏尾、嶽山、碼子、琴釘、出音孔和箏弦等部位組成。箏的優劣取決於各部分材料質地及製作工藝的高低。

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在共鳴體內有音橋,呈拱形,它除了共鳴效果的需要外,還起着支撐的作用。共鳴體的質量和結構對箏的音響影響很大。

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質幹而鬆的梧桐木來製作。也有人試用白松製作。蒙族箏的面板用楊木製成。

底板:用梧桐木製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質木料製作。

箏邊:也稱邊板,即箏的側幫。箏有兩個箏邊,靠近身體的一側稱為內箏邊,另一側稱為外箏邊。箏邊一般用木製成,也有用水曲柳、紅木或其他雜木製成。還有試用楓木製作。

箏頭:用木、紫檀或其他較堅實的木料製成。箏頭的作用是固定琴絃,由穿弦孔來固定(也有的箏的箏頭是固定琴釘的)。在箏頭的側面有一個出音孔,也音孔上有一個音窗,供出音之用。箏頭因與共鳴體相通,這樣就擴大了共鳴的範圍(也有的箏,箏頭與共鳴體是不相通的)。

箏尾:它主要用於安裝琴釘。此處在造型上也起着與箏頭對稱平衡的作用。「嶽山」也稱木樑或山口。用木或其他木料製成。在箏上有兩個嶽山:一個在面板與箏頭連接處,叫作前嶽山;一個在面板與箏尾連接處,叫作後嶽山。嶽山隨面板的前後圓弧而自然成彎弧形,與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後嶽山也有用S形的(縮短了高中音區的碼處弦長。嶽山起着載弦的作用,也起着某些傳遞聲音的作用。嶽山與碼子高度的比例關係到音準以及音色,定調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用恰當的比例才能使箏的發音有良好的效果。在前嶽山上端鑲有一條骨片或銅絲,以使發音悦耳。

碼子:也稱柱,或稱雁柱。它是箏弦和麪板的傳振支柱。一般用木製作,也有用紅木、牛骨、塑料、象牙製成的,以木的效果為佳。在桅木上還鑲有一個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穩固箏弦。每個碼子支撐着一根弦,共有二十一個碼子。在演奏時,弦的振動由碼子傳遞到面扳,再通過共鳴體而發也音樂的效果。碼子可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碼子有時也稍作前後移動,以適當調整音質。

琴釘:也稱肖子。它用於上弦,調整弦的鬆緊,控制音的高低。箏的琴釘也有用鋼琴肖釘代替的,或用硬質木料製成絃軸上弦的。

出音孔:箏有三個出音孔(也有兩個出音孔的),在箏頭側面有一個,底板上有兩個(一個在底板的中部,一個在底板接近箏尾處)。出音也的位置、形狀和大小關係到音色、音量。

弦:目前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遠離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箏的最低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箏的最高音。在用弦上,根據不同的需要,而將銅絲絃、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以及其他種弦加以適當的配置。由於用途、風格和習慣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鋼絲絃為主,適當配置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的;也有以尼龍纏弦為主,適當配置鋼絲絃的;也有全部用尼龍纏弦或絲絃的。鋼絲絃音色明亮,纏絃音色渾厚。在制弦專業上,把鋼絲絃稱為裸弦(裸弦是與纏弦相對而言的),把有外包纏皮的弦稱為纏弦。纏弦的弦蕊,一般採用鋼絲絃做蕊。

箏的流傳
  箏的撥奏在民間廣大地區的流傳中,融合地方民間音樂,形成有不同音樂風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近代以河南、山東、潮州、客家、浙江等流派較有名。河南箏曲分小曲和板頭曲兩部分,代表曲目有《天下大同》、《閨怨》、《新開板》等;山東箏曲源於山東琴曲、山東琴書的唱腔曲牌及民間小調,代表曲目有《漢宮秋月》、《鴻雁傳書》、《鳳翔歌》等;潮州箏曲分套曲和小曲兩大類,代表曲目有《寒鴉戲水》、《粉紅蓮》、《昭君怨》等;客家箏曲分大調、串調、小調3類,代表曲目有《出水蓮》、《崖山哀》、《薰風曲》等;浙江箏曲以民間樂曲和小調為主要內容,代表曲目有《雲慶》、《高山流水》、《海青拿天鵝》等。

箏的彈法
  每條弦下設箏柱,可移動以調節音高和轉調。最初為5弦,經過9弦的過渡,戰國末期發展為12弦。唐以後為13弦,明、清以後15、16弦,20世紀60年代逐漸增至18弦、21弦、25弦,並改傳統絲絃為鋼絲絃或尼龍纏弦。以後又試製出有變音裝置的快速轉調箏和以十二平均律(見新法密律新法密律)定弦的蝶式箏。傳統箏以五聲音階定弦,音域為:13弦箏G~c2,16弦箏A~a2,18弦箏A~d3,21弦箏D~d3,25弦箏G~e3。今常用21弦箏。
  因為現代箏改良後使用鋼絲絃,一般彈古箏者帶着假指甲,通常由玳瑁製成。
  傳統箏只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偶爾用無名指、小指彈弦,左手按弦。而現代箏則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彈奏。

箏的種類
  箏有傳統箏和改革箏之分。
  按用弦數量而區分的傳統箏
  十二絃箏、十三絃箏、十四弦箏、十五絃箏、十六絃箏。河南傳統十六絃箏,面板弧度大,箏體長。廣東傳統十六絃箏體短小。歷史上各傳統箏主要用絲絃,清朝中葉開始用銅弦。
  改革箏的種類
  上海二十一弦箏、廣州十八弦箏和二十一弦箏、蘇州二十一弦箏、北京二十一弦箏。

改革的轉調箏有:
  (1)移碼式踏板轉調箏,由瀋陽音樂學院研製。在轉調部分,採用踏板式移碼轉調。
  (2)箏首對位頂壓截弦轉調箏,由廣州音樂學院和汕頭樂器廠研製。箏的轉調部分,是通過腳踏音健,使棘輪擺片傳動部分按變音轉調的需要,分別進行運動,(升高半中降低半音),推動對位頂壓載弦部分進行頂壓,以達到截弦變音快速轉調
  (3)營口十五絃腳踏式轉調箏和二十一弦按鍵張力轉調箏。這兩種轉調箏在全國相當流行。轉調部分採用腳踏(或手按)機械,變換弦的張力,改變音高,從而達到轉調的目的。腳踏轉調箏可轉十二個調。手按轉調箏有兩種,分別可轉五個或十二個調。
  (4)蝶式箏,由上海音樂學院研製。它的外形如蝶。箏體猶如兩個箏並在一起,採用一個共鳴體。在五聲音階定弦的某些弦距之間增加了半音或變化音。還裝有弦鈎,以改變某些定弦音的音高。
  (5)品式截弦變調箏,由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研製。在各有效弦長之內設置半音品位,變調時利用弦鈎將琴絃按中品格之上。
  (6)蘇州二十六絃腳踏截弦轉調箏,由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研製。在轉調部分,採用腳踏式嶽山截弦轉調,通過踏板的變化,使前嶽山的部分位置變化,達到轉調的目的。除以上介紹的箏外,還有一種軋箏。歷史上最早的記載見於宋代陳煬《樂書》卷一百四十六中:“唐有軋箏,以竹捫其瑞而軋之,因取名焉。”軋箏流傳到現代,在廣西、福建、河南、河北、山東均有所見。廣西壯族民間樂器“七絃琴”和福建“文枕琴”等都是類似軋箏的樂器。

各大箏派
  山東箏曲:取材於山東琴曲《大板曲》和山崬琴書唱腔曲牌《小板曲》,音調剛勁有力,華麗明快,音韻鏗鏘悠揚。代表人物有稱邦榮,黎連俊,張為昭,趙玉齋,高自成等。代表曲目有:漢宮秋月,美女思鄉,鴻雁捎書,嚶轉黃鸝,四段,鳳翔歌,降香牌等。

河南箏曲:分為小曲和板頭曲兩部分,地方風格明朗粗獷,潑辣高亢,並富有意味深長的韻味。代表人物有魏子猷,曹東扶,王省吾,任清志等。代表曲目有:天下大同,閏怨,上樓,陳杏元和番,蘇武牧羊,高山流水,新開板,山坡羊等。

廣東客家箏曲:主要有大調,串調,小調三類。用調分硬線,軟線,它的特點是音韻古雅大方,委婉質樸。代表人物有何育齋,羅九香,饒竟雄等。代表曲目有:出水蓮,蕉窗夜雨,崖山哀,薰風曲等。

浙江箏曲:主要以絲竹樂,套曲,民間小調為內容,它的風格是音韻淡雅含蓄,流利華美。代表人物有蔣萌椿,王巽之等。代表曲目有:雲慶,四合如意,高山流水,將軍令,月兒高,海青拿天鵝等。

潮州箏曲所用的板式有頭板,二板和三板。它的演奏是以相對固定的板式為基礎,充分發揮演奏者的再度創造,它以潮州民間音樂的特點分基礎,以韻補聲,並加以各種“催奏”變化,以獨特的板式結構,變奏方法及音調特點組成自己獨到的演奏方法。代表人物有郭鷹,蘇文賢等。代表曲目有寒鴉戲水,浪淘沙,柳青娘等。

陝西箏曲的技法是通過長期的對外派箏曲的學習,繼承,借鑑並根據陝西地方音樂風格表現的特點,採諸派箏技法之所長,形成了諸如左手大指壓按弦,右手大指關節長搖等陝西箏曲獨特的演奏技法。陝西箏曲中即有秦腔音樂那些大起大落,激昂慷慨“英雄曲”之悲壯氣勢,又有收取雩,碗碗腔音樂那如泣如訴,細語纏綿,委婉酸楚的姜涼調,還有那與僧廟道觀有關的脱俗出世,虛無縹緲的五雲登空,大佛登殿,遊月宮等鼓樂仙曲。陝西箏曲所涉及的戲種,樂種繁多複雜,有着豐富的音樂形態和多種多樣的風格色彩。其豐富的旋法,調式,音階,音律形成了陝西箏曲獨特的藝術風格。代表人物有白葆金,周延甲,曲雲等,代表曲目有秦桑曲,香山射鼓,長城調等。

經典名曲
  《漁舟唱晚》是傳統的古箏獨奏名曲。《漁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詩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閣序》裏:“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中的“漁舟唱晚”四個字,詩句形象地表現了古代的江南水鄉在夕陽西下的晚景中,漁舟紛紛歸航,江面歌聲四起的動人畫面。
  《出水蓮》為廣東潮州客家箏曲。
  《高山流水》為我國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箏派的代表作。
  《林沖夜奔》古箏獨奏曲,據崑曲《寶劍記·夜奔》一折為題材,採用《新水令》曲牌的旋律加以改編髮展。
  《侗族舞曲》表現了侗寨風情,抒發了侗家兒女熱愛美好生活的歡樂情緒。
  《漢宮秋月》也是我國十大古曲之一。
  《寒鴉戲水》是“客家箏曲”中名作。
  《東海漁歌》是張燕創作於七十年代的作品。
  《香山射鼓》作於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屆亞洲音樂論壇上被評為優秀音樂作品。
  《戰颱風》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於上海碼頭工人與颱風頑強搏鬥的精神而創作的。
  《井岡山上太陽紅》是一首創新曲目,指序的技巧運用一改傳統的演奏手法,為樂曲增添了跳躍輕快的感覺,實為當代箏曲的一朵奇葩。
  《漢宮秋月》《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