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五運六氣心得體會分享

來源:人人運程網 3W

在有些書裏面,我們能認識的字是有限的,可能一本書下來,認識的不到一千個字。那應該就是有關八卦的書本了。這是古文化,接觸的人會比較少,在生活中也很少提到,提到的時候也只是提到而已。下面看看四柱八字中的五運六氣吧,它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關於五運六氣心得體會分享

這是我前幾年在網上下載的一篇文章,當時正在看民間中醫論壇上的民間中醫奇才,以後在常州三君藥房聽龔亞娟老師講五運六氣,作者説的能量問題正是黃帝內經的觀點,五運六氣講的就是木火土金水星的能量對地球人身體的影響。養生就不能不考慮到這種影響的存在。因為對中醫有了這點認識,所以覺得這篇文章説的很有道理。

對中醫的一點點感受,胡亂説説。

我是一箇中醫的愛好者,很嚮往“神醫”的能力,平時也經常關注跟中醫有關的各種信息,現在想起來有些可笑。以前聽到某位中醫説某本書好,某個流派好,就以極大的熱情買書來看而且很相信某位醫生的言論,有點追星的感覺。但經過長時間的關注和買書之後,或者説看了這個流派的爭論之後,我開始冷靜下來,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是中醫的根源所在,或者説我是想自己怎樣自學中醫可以不走彎路。

起因:我實驗室的桌子上有個温度計。哈爾濱的冬天很冷,外面一般零下20度左右,由於供暖很好實驗室的温度一般在23~24度左右。我的感受是如果外面沒有風,室內温度在23度時我才會感覺不冷(在實驗室一般穿薄羽絨服和毛衣,再加一個外套)。如果外面有風,室內温度要到24度才會感覺不冷。可是,夏天實驗室的温度也是24度的時候,穿長褲和T恤就感覺不冷,很舒適。我想為什麼房屋裏同樣的温度,穿不同的衣服感覺卻是相同的。後來做課題接觸到熱傳遞這一塊時才明白,熱量是可以輻射傳遞也就是不需要介質來傳遞的。屋外環境可以跟我進行熱量交換,而不是我原來以為的我只跟自己周圍的環境(屋內)進行熱量交換。由此我想到黃帝內經説的“五運六氣”以及“中藥其實是為了創造某種環境來治病”的説法是有道理的。我有以下幾個想法:

1、用現在科學可不可以解釋中醫?

我感覺目前用分析藥物成分的方式來解釋中醫肯定是錯誤的。因為中醫是從宏觀的,也就是能量的角度去治病的。不是從微觀的,藥物成分的角度去治病的。所以目前科學解釋中醫的方式是不對的。

如果真的可以用科學來解釋中醫,我個人感覺應該從能量交換角度來解釋,也就是用科學的方式建立“五運六氣”的實驗環境,模擬環境的變化來研究中醫學。但這是很難的。我們做課題的都知道,仿真和實際是相差很遠的,仿真永遠不可能完美地預測實際的結果。中醫的理論是我們的祖先從實際中不斷地觀察、感受得知的,遠比現在設備測量的更完善和準確。現在的研究只可能研究幾個方面而不是全面的。

説這麼多,其實我就是想説:我們周圍各種各樣的能量以及我們內心的能量在影響着我們的身體。這種能量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中醫治病的實質是通過改變周圍或人體內部的能量來達到治病目的的,中醫治病不限於用藥,也可以像王善人(王鳳儀)那樣説病。這就需要一個好的醫生很有“悟性”和“靈性”。這不是迷信而是一種非常敏睿的觀察能力,這麼複雜的系統用科學是很難模仿的。

那麼用科學可不可以解釋中醫?答案是可以,但是現在科學發展的水平還不足以解釋,原因是現在的科學還不能建立這麼複雜的系統,就像古人造不出飛機一樣。

2、我個人認同“太極”, 認同太極要轉起來身體才會平衡。如果轉動有問題人就會生病。我覺得各個中醫流派應該是站在太極不同的方位上,用自己擅長的方式才使他正常轉動。所以各個中醫流派對同一種病開不同的方子,都會起作用。當然,前提是這位醫生是這個流派頂尖級的人物。所以,各個流派無所謂好壞,也不要爭論。十八般武器那個更厲害?站在太極的不同位置治同一種病,肯定費的力氣是不同的,那就要看這種病更靠近哪個位置。我想“神醫”應該是可以俯視太極全盤,可以根據病的不同,隨時站在更合適的位置給病人治病的吧。

3、藥量的把握。我覺得這需要醫生對藥性有很強的掌握能力,但是現在能嚐遍所有藥材的人還有嗎?加之中藥生產的不規範,這就使藥量的把握更難了。現在醫生開的藥量應該是根據古人的經驗吧,可有時候又不完全遵守古人的藥量,自己隨意增減,這個問題不知道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所以現在患者覺得療效不好,我想一些醫生應該也覺得很困惑吧。

4、胡亂説了一通,最後再説一點:“攘外必先安內”。當病人找醫生看病的時候,我覺得不要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既然你找到了這位醫生就應該相信他,讓自己內心保持安定,也就是信任,這樣才有利身體的康復。當然也不要被“庸醫”所害,這個分寸難把握。

今天早上哈爾濱很涼,來到實驗室盯了温度計看了一會,忽然有了想寫這篇文章的感覺。

總結:忘記跟大家説了,這篇是別人家學五運六氣的心得體會,是不是覺得有點可怕呢,新的體會就這麼多,看完有些還不能理解吧。五運六氣它作為一個古文化,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