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大全:拉祜族的月亮節

來源:人人運程網 1.17W

有人說,月亮代表團團圓圓,我認同這種說法。在我們國家,大家都特別喜歡月亮,因此便有了五個不一樣的月亮節。究竟有哪五個呢?少數民族拉祜族,也把月亮節作為他們族的傳統節日,你是不是也很好奇呢?隨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五個月亮節
  第一個月亮節是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元宵節在正月十五,這是新年裡第一個月圓的日子。

傳統節日大全:拉祜族的月亮節

第二個是在二月十五,叫花朝,是花的節日。我想花仙子們應該是很心急,很好勝的,不然怎樣會匆匆忙忙地去搶佔了第二個月圓的日子?

第三個是中元節,俗稱鬼節。相傳在七月半的那一天閻王要開鬼門,那一天家裡的亡人會回家看看,因此要祭奠。

第四個是人人熟悉的中秋節。這是一個拜月的日子,月亮到了今天才是真正的主腳,於是它看起來比平時圓得多,亮得多,也大了很多。

第五個就是下元節了。下元節在十月十五,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人們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動。

拉祜族——月亮節
  “月亮節”是拉祜族農事節日。拉祜語音“哈巴”,意為月亮。在農曆八月十五舉中國移動農信通網站行。原為祭獻月亮,歡慶豐收。祭禮在晚上月出時舉行。各家挑選最好瓜果作為祭品,用篾桌擺設,抬到祭山神的地方祭獻月亮。在月光下,全寨男女老少圍著篾桌跳蘆笙舞,歡度節日。在信仰小乘佛教的地方,祭月亮加入了賧佛內容,地點改在寨內奘房。

由佛爺在奘房掛上一幅繪有月亮圖案的白布,在白布下方設供桌、香爐、蠟臺等佛事用具。天黑前,人們帶著鮮黃瓜、芭蕉、菠蘿等供品供佛,點香燃燭、燒紙錢,佛爺唸經祈禱。賧佛後,便到寨內活動。老人齊聚喝酒烤茶;年輕人云集歌場跳蘆笙擺舞、賽唱傳統歌謠,能唱出本民族的歷史淵源者就獲得歌手稱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