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畲族文化介紹,福安畲族文化簡介

來源:人人運程網 2.37W

在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完全的把十幾億的人口區別出來,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特色,都每個民族都和平的相處著。在這些民族裡面漢族的人口是最多的,畲族是比較神祕的民族,因為對於來源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下面看看畲族文化介紹吧!

福安畲族文化介紹,福安畲族文化簡介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福安畲族人口為58002人,佔福安總人口的11.03%,佔福安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64%。佔全國畲族總人口的9.20%,佔福建省畲族人口的16.75%,佔寧德地區畲族人口的37.22%。福安是畲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一個市(縣)。

清光緒十年(1884)版《福安縣誌》刊“各都畲民村居”180餘個,這是今藏官修志書中首次對福安畲村的披露,也是今藏清代之前我國方誌中公佈畲村最為詳盡的資料。據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畲族分佈於全市19個鄉鎮的429個村委會、街道及戶籍單戶,人口分佈面達村街總數的90.89%,而且以橫貫中部的長溪為界,西部畲族人口占總人口的17.13%,東部畲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21%。全市2107個自然村中畲族村有505個,佔23.44%。

福安畲族多屬山地聚落,大多居於低山、丘陵和山麓,畲族傳統聚落特點為叢菁中一舍,少比屋而居者,全市畲族散村分佈於17個鄉鎮的87個村委會,散村人口占畲族總人口的2.33%。據1988年10月福安統計局統計,畲族共有山場面積19萬畝,佔全市山場總面積的11.94%,耕地面積5.25萬畝,佔全市耕地總面積的16.23%。畲族地區所擁有的土地幅員,在“Tk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地理形勢的福安市佔有相當顯著的地位,畲族經濟活動是福安農業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畲族社群的經濟主要是農業經濟,明季畲村被摒於裡圖榆枋之外,官方租庸不及,清乾隆年間“編圖隸籍”、“編甲、完糧”的政治經濟政策逐漸實行寸:畲族地區。民國時期畲族主要耕種地主土地,受地主階級剝削,終年不得溫飽。1951年全縣畲族8122戶中,地主7戶,佔0.86%;富農25戶,佔0.3l%;富裕中農774戶,佔9.52%;貧僱農7316戶,佔90.08%。當時人民政府實行土地改革,畲族農民8711戶分得可耕地47796.34畝,非耕地8706.37畝。經過互助合作、人民公社、聯產承包等不同時期的農業生產活動,畲族農業經濟曲折發展。1990年畲族村委會總收入為3771.52萬元,佔全市農村總收入的6.14%。其中種植業收入2037.98萬元,比重為54.04%。除糧食作物外,茶業是畲村主要經濟生產專案,聞名全國的良種“福安大白茶”的原本產地為穆雲畲族鄉高山畲族村。80年代以後以糧食作物為基礎的多種經營的生產格局在畲村逐漸形成。畲族人民為福安市經濟生產作出應有的貢獻。

1949年10月1日以後,人民政府重視、關心畲族人民,1952年7月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的《畲族福安縣仙嶺洋村調查情況》是我省第一份關於畲族社群的專門調查資料。同年9月11日仙岩鄉畲族農民雷霖其成為我省第一位晉京的畲族代表。]953年2月8日成立的畲族仙岩鄉自治區人民政府,是我省第一個畲族鄉自治區政府。1957年7月至10月,先後成立了仙岩、竹嶺、燕洋、王溪、東南、鳳洋、藍山、碧後、茶洋、山嶺、半嶺、長山、林洋等13個畲族鄉。1984年9月至10月先後成立了阪中、康厝、穆雲畲族鄉。縣人民政府的民族管理機構逐步健全,1957年成立民族事務科,1983年成立民族事務委員會,各項民族政策逐步得以實施。自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畲族出現大批人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畲族革命烈士中有縣級黨政幹部4人,區級黨政幹部11人。1989年12月統計,共有畲族行政幹部109人,其中處級幹部4人,科級幹部30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統計,畲族在國家機關、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中的人口總數為168人,佔全市比重為3.95%,其中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80人,佔全市比重為3.03%。

20世紀50年代起畲族社群逐漸改變了教育落後的面貌,1952年省人民政府撥專款1.7億元(舊幣)在仙嶺洋(仙岩)村興建校舍,這是省人民政府投資興建的第一座民族學校校舍。由於歷年資金和人才的投入,至1990年全市共有l所市民族實驗國小、15所重點民族國小、18所一般民族完全國小、56所公辦民族國小以及185所民辦民族國小,全市形成少數民族初等教育的網路。1958年,我省第一所民族中學——福安民族中學的興辦,標誌著福安少數民族中等教育的起步。僅1971至1990年,寧德地區民族中學(前身即福安民族中學)就為福安畲族培養了1188個國中畢業生與637個高中畢業生。1973至1989年福安畲族子弟錄取到高校115人,有的還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或出國深造。1988年創辦,1990年正式命名的福安市民族職業中學是我省第,批民族職業學校之一,已為畲村培養了——批實用技術人才。寧德地區民族中學、市民族實驗國小和市民族職業中學已名聞遐邇,是閩東畲族教育的明珠。

20世紀50年代起人民政府關心畲村的衛生與畲民的健康。歷年來對畲村進行各種疾病和健康水平的調查,省、地、縣巡迴醫療隊深入畲族山區,人民政府對畲族人民進行醫療補助和藥費減免,培訓畲村醫療人員,興辦畲村醫療所,開展畲醫畲藥研究,各畲族鄉興辦醫院,並設立市民族醫院,畲村缺醫少藥現象已初步改變。

畲族文學藝術質樸率真、豐富多彩。歌謠是畲族主要的文藝樣式,畲村民間故事與諺語充滿機智幽默,富有哲理性,字裡行間洋溢著理趣、熱情和達觀。畲族善歌且善舞,舞蹈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現存的舞蹈是婚禮舞和巫師舞。畲族善習武強身,以金斗洋村武術為代表的畲族拳術是畲族剛健勇猛的顯示。

畲族風情習俗獨具特色,尤以語言和婦女服飾最為明顯。畲族風俗中有時表現出生活藝術化的傾向。畲族民間信仰是以祖先崇拜為核心,以道教文化為表現形式的多神崇拜。

我國畲族操兩種語言,一者以廣東惠東畲語為代表,一者以福建福安畲話為代表。當今,全國99%以上的畲族的交際工具即是以福安畲話為代表的方言。福安畲話既接近於客家話,又保持著古畲語的成份。畲族人忠誠樸實、熱情好客、勤儉持家、敬祖尊老、團結互助。畲村沉澱著自己的文化傳統,畲族保持著自己的倫理道德。白雲山青,長溪水碧,畲族風範,山高水長。

總結:看完小編的介紹,大家對畲族有了解了吧。畲族在過民族節日的時候,會統一的著裝,是屬於他們民族的服飾,有很濃的節日氣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