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為什麼被稱作臘月

來源:人人運程網 2.67W

馬上就要進入陰曆的十二月了,春運車票、街頭小孩零星放起的炮仗,都提醒人們,快過年了。習慣上,人們稱十二月為臘月,臘八節就是典型的體現。為什麼要將十二月叫做臘月呢?八字網整理了相關大師的文章為您解釋十二月為什麼被稱作臘月

十二月為什麼被稱作臘月

十二月為什麼被稱作臘月

  一、中國傳統的月份是以地支表示的

其實,不僅是十二月叫臘月,陰曆的各個月份也都有不同的稱謂。這與我國傳統的紀元法有關。

古人最初是用十天干、十二地支來紀年的,月、日也用干支來表示。這種表示方法下,十一月起建,十二月對應地支中的醜,是丑月。

  二、文人雅士更給月份賦予了很多美好的稱謂

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歡別出心裁。對月份,他們也有不一樣的稱呼,給人很美的感覺。

一月首陽,二月紺香,三月鶯時,四月槐序,五月鳴蜩,六月季夏,七月蘭秋,八月南宮,九月菊月,十月子春,十一月葭月,十二月冰月。

  三、傳統的月份稱謂與當時的物候有關

現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月份只能表示出該月份在一年中的排序。而古人對月份的稱謂,則不僅表示排序,還可以讓人們很清楚該月份的天氣、物候等特徵。

一月:

一年開始為“正”,銀柳插瓶頭,所以一月通常被稱為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

二月:

二月,大地春回,杏花欲放,“二月紅杏鬧枝頭”,所以二月通常稱為杏月、仲春、仲陽、如月、麗月、花月、仲月、酣月。

三月:

三月,桃花怒放,綺麗芬芳,三月桃花粉面羞;又正是是養蠶的月份,所以三月通常稱為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蠶月、春日、綢月、季月、鶯月、末春。

四月:

四月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槐花掛滿枝,所以四月通常稱為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麥月、梅月、純月、 清和、 余月。

五月:

五月榴花紅似火,五月初五端午節,人們會懸掛菖蒲、艾葉於門上以避邪,所以,五月通常稱為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鬱月、嗚蜩、天中、仲夏、皋月。

六月:

六月三伏天,赤日炎炎,植物、動物、人們在酷夏都無精打采,而荷花卻依舊亭亭玉立,所以,六月通常稱為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精陽、溽暑、季暑、且月。

七月:

七月鳳仙節節開,七月七日是婦女們向天上織女星“乞巧”的節日。所以,七月通常稱為巧月、瓜月、蘭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

八月:

八月居秋季之中,正是桂花遍地香的季節,所以通常稱為桂月、壯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竹春。

九月:

九月,是秋天的第三個月份,植物大多蕭瑟,落葉紛紛,菊花怒放傲秋霜,給人以活力和温暖,所以九月通常稱為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菊月、季秋、晚秋、杪秋、三秋、暮商、霜序、朽月、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十月:

十月芙蓉顯小陽,但古人又認為十月要“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之。”所以十月通常稱為陽月、陰月、小陽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開冬、冬、飛陰月。

十一月:

“十一月陰生,欲革故取新也。”葭草吐綠頭,所以十一月通常稱為辜月、冬月、仲冬、中冬、暢月、葭月、龍潛月。

十二月:

十二月梅花吐幽香,古人在此月要要合祭眾神摘臘祭,因此十二月通常稱為臘月、季冬、嚴冬、殘冬、冰月、嚴月、除月、季冬、殘冬、末冬、嘉平、窮節、星迴節。

  四、臘月稱謂更多的是與祭祀有關

臘月的稱謂,與自然季候關係不大,主要是與歲時之祭祀有關。

所謂“臘”,本是一年歲終的祭名。據古籍記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意思是説,古人在歲末,獲取獵物,祭祀祖先,稱之為“臘”或“蠟”;還有的則把新舊之交的祭祀神靈活動,稱之為“臘”。所以,十二月幾乎是個“祭祀之月”,也就因此得名為臘月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