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姓的起源和歷史名人

來源:人人運程網 2.26W

中國擁有千千萬萬個姓氏,其中不部分都是罕見姓氏和一些滅絕姓氏。插姓就是那些罕見姓氏中的一員,在大陸地區的百家姓排行榜中,插姓未能排入前1000名,在台灣地區則基本沒有插姓的族人。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插姓的歷史淵源跟名人吧。


  孫吳政權覆亡以後,有插鐸衞的後裔子孫在四散逃匿中,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分稱插氏、挺氏、鈹氏、鐸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插姓的起源和歷史名人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三國時期宮廷侍衞插鐸衞,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插鐸衞,亦稱鐸衞、搢鐸衞,是東漢末期孫吳政權所設置的內軍制,其職“執挺鈹鐸,環護主公”,其建制一直延續到三國末期孫吳政權滅亡。典籍《集韻》中註解:“,子賤切,音箭。義同。”在典籍《周禮·儀禮·鄉射禮》中記載:“三耦皆執弓,三而挾一個。”在典籍《韻會》、《正韻》中皆註釋為“,作甸切,音薦。亦插也。”“挺”,即無纓的長槍,或稱為矛。“鈹”,即大劍,重而無穗,或稱巨劍,形仿巨闕,即“搢”,就是古文“插”,也就是箭。“鐸”,即木鐸,金殼木舌的大鈴。古代東漢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倆,兩倆一司馬,由司馬執鐸,以木鐸聲響指揮。在插鐸衞中,以每五十名侍衞為一個基本單元,屬步兵組合。四伍即二十人執挺,四伍執鈹,兩伍即十人執弓箭,由執鐸司馬統領。東吳政權至盛時,疆域東抵夷洲(今台灣)、釣魚台列嶼(今釣魚島),西至鳳台(今河南台前)、柳江(今廣西柳州),南達扶南(今柬埔寨王國)、曾姆灘(今曾母暗沙),北沿懷遠(今安徽蚌埠)、昭關(今安徽巢湖),其時孫吳朝廷僅“環護主公”的“插鐸司馬衞”就擁有“四十餘五”,即兩千二百五十名內衞。

西晉泰始二年(公元266年),曹魏國大司馬、晉王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即位為帝,國號晉,是為晉武帝。晉武帝在西晉泰始四年(公元268年)頒佈着名的“泰始律令”,並於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9年)命大將賈充、楊濟、杜預、王濬等率兵伐吳,西晉太康元年(東吳天紀四年,公元280年)農曆3月,吳王孫皓投降,被晉武帝降賜為烏程候,孫吳政權滅亡,結束了自“黃巾之亂”以來中國分裂九十六年的局勢。

第二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清之際蒙古察哈爾部林丹可汗,屬於以先祖稱號漢化稱謂為。該支插氏,是明末清初滿族人對蒙古察哈爾部大汗察哈爾·林丹一族的蔑稱。察哈爾·林丹:公元1592~1634年,蒙古族,又稱察哈爾·陵丹、察哈爾·靈丹,孛兒只斤姓,是蒙古察哈爾部大汗察哈爾·達賚遜可汗的四世孫,蒙古察哈爾部人。着名明、清之際蒙古察哈爾部呼圖克圖汗,簡稱林丹汗。在史籍《明史·靼韃傳》中,所記載的察哈爾·林丹被取滿語諧音為“虎墩兔憨”(Huduntuhan),漢義“插”,實際上是滿清王朝對其帶有輕蔑的稱呼。據清朝康熙年間內府蒙古文抄本的史籍《蒙古源流》記載,林丹汗是蒙古察哈爾部首領,也是蒙古最後一位大汗,出身於蒙古黃金家族,算得是成吉思汗的第二十二世孫。察哈爾·林丹,這位成吉思汗以降的最後一位蒙古大汗,成為了滿清王朝愛新覺羅氏家族立朝統世的最大奠基石,也是一代偉人成吉思汗所創立之大蒙古汗國在其故土上最終覆滅的標誌。

在察哈爾·林丹逝世後,有庶支後裔子孫在清朝時期以先祖名號的滿稱為虎墩兔憨氏者,後漢化為插氏,世代相傳至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