旳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來源:人人運程網 3.12W

中國是一個由姓氏血緣為紐帶的代代相傳,説到姓氏很多人都會有一種追根述源的想法,由於歷史文化習俗的影響,人們在談到和自己同姓氏的歷史名人時,往往流露出一種尊崇、自豪之情。那麼,旳姓,作為中華民族姓氏之一,都有哪些歷史淵源,隨小編一起去看百家姓看吧。

旳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起源一:源於行字
  出自古代對子女排行的稱謂,屬於以末行字為氏。旳,就是的的古體字。在典籍《易·説卦》中解釋:旳,今作的。本意就是光明、白,以及衍申的點、子、籽等。

古代,人們將蓮蓬中孕含的蓮子就稱作旳,羣旳卧中,指的就是蓮蓬。

古人不需要計劃生育,如若一個母親能生育數個孩子,旁人皆會羨慕的不得了,因為那是家族興旺發達的象徵,這些孩子就稱之為羣皛。皛,明也,義給家族帶來光明,而最小的一個孩子就稱作旳。多子家庭,在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往往也是膚色最白皙的一個。

因而有行末之子以旳為名字或姓氏者,稱旳氏,讀音作xiǎo(ㄒㄧㄠˇ)。

起源二:源於地名
  出自漢朝時期青州平旳縣王氏家族,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平旳,古縣名。在史籍《前漢·地理志》中記載:平旳縣,屬青州。

青州,在古代是《禹貢》中的九州之一,位於今山東半島中部,泰山以東至渤海灣的廣大區域。漢朝初期的古平旳縣在今山東省平度市一帶。

王莽篡漢時期,有平旳縣的王氏族人羞與同朝,以所居之地名改王氏為旳氏,讀音作dì(ㄉㄧˋ)。

起源三:源於官位名
  出自古代婦女生理標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旳,是古代婦人點飾額頭的標記。

古代的婚後女子,每當月經來潮之時,為提醒丈夫得知,而又不好口述,便在額頭上用丹紅點一個密排的三角點,稱作額旳,以避房事。後有專職為婦人點額的匠婦,飾點其旳,裝飾得非常美觀漂亮。

傳説,這種專職為婦人點額的匠婦,後來發展到其所飾之旳能在其月經淨沒時自動消失,甚是神奇。

在史籍《史記·五宗世家程姬注》中記載:旳,以丹注面,婦人有月事,妨於進御,難於自言,故點旳以見。謂有月事者注面,灼然為識。

後來這種旳母被引入帝王國君的宮中,成為受領俸祿的內宮女官,稱作旳母。封建帝王后妃眾多,原來無法掌握其月事時間,難免尷尬,以至於惱羞成怒,有許多嬪妃因此而被打入冷宮。有了這種旳母,帝王國君們一見便知,避免了許多內宮不快。

在旳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母的職業或官位為姓氏者,稱旳氏,讀音作zhuó(ㄓㄨㄛˊ),世代相傳至今。

注:
  古代的額旳專飾月經期的女子,後來發展到凡少女初潮後即點額旳,既美觀,又提醒世人以告其成年了。但月經淨潮後即清洗乾淨,不再留在額頭上。這逐漸成為一種約定成俗的定製。

今額旳成為普遍的女子面部裝飾,有的甚至永久性地紋定在額頭,不曉得她們是否知識匱乏,或在展示什麼?難怪許多稍有歷史知識的人見到後,皆會噴飯不止,大跌眼鏡。

第四個淵源:源於動物名
  出自古代北方民族的馰,屬於以動物名稱為氏。

旳,在古代北方民族中專指馰,就是全身皆為棗紅色、棕黃色、黑色,而僅在額頭上有星點白色額毛的駿馬,又稱之為戴星馬。在典籍《易·説卦》中記載:旳,其於馬也為的顙。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爾雅·釋畜>中作馰。

傳説,凡為戴星馬,皆體力強勁,耐力持久,奔跑疾如閃電,而且忠於主人,因此深受馬背民族的愛戴。

在中國古代的北方遊牧民族中,即有以戴星馬引為姓氏者,如蒙古語中的呼蘭赫、滿語中的伊蘭呼勒,漢化即稱旳氏、或稱馰氏,旳氏讀音作dì(ㄉㄧˋ)。

郡望
  1、青州
  青州得名甚早,在古代是《禹貢》中的九州之一,位於今山東半島中部,大體指泰山以東至渤海的廣大區域。《禹貢》中記載:海岱惟青州。上古時期為東夷之地。至夏、商王朝時期,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西周初期封呂尚為齊侯,地始歸於齊國,之後歷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國所屬。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駐廣縣。東漢時期為州名,轄郡、國十一,縣六十五,治所在臨淄縣,故城址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北部,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西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曹嶷棄廣縣,築廣固,為青州刺史治。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攻陷廣固,定為南燕國都,這也是山東唯一一個作為朝代首都的地方。後南朝宋武帝劉裕滅南燕政權,夷廣固,築東陽城,置北青州刺史治於此。北魏獻文帝皇興三年(公元469年)拔東陽城,仍為青州刺史治。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增築東陽城南郭,即南陽城。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7年)遷益都縣治於東陽城,移青州府治於南陽城。隋朝時期為青州總管府治,後改為北海郡治。唐朝初期復為青州總管府治,後又改為北海郡治。宋朝時期為京東東路路治。金國時期為山東東路益都總管府治。元朝時期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治。明、清兩朝時期,為青州府治。民國時期為益都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青州歸昌濰地區(今山東濰坊)管轄,1986年撤縣改為青州市。2003年全市轄六個街道、十五個鎮,即王府街道、益都街道、昭德街道、王母宮街道、東壩街道、雲門山街道、彌河鎮、王墳鎮、五里鎮、廟子鎮、邵莊鎮、普通鎮、東高鎮、高柳鎮、朱良鎮、何官鎮、口埠鎮、東夏鎮、譚坊鎮、鄭母鎮、黃樓鎮;山東青州經濟開發區。

2、平旳縣
  即今山東省青島市的平度縣。夏王朝時期為萊夷地,屬青州。商王朝時期屬萊國地,屬營州。西周初期為萊國之堂邑(今唐田鄉),屬幽州。春秋初期為齊國之堂邑,戰國時期為齊國之堂邑和即墨邑。秦朝時期改置即墨縣。漢朝初期為平旳縣,後為即墨、鬱秩、盧鄉、平度、下密等縣稱,隸屬膠東國。魏、晉時期均隸青州。南北朝時期先隸屬於青州,後改隸屬光州。隋、唐、宋、元諸朝時期為膠水縣。明、清兩朝為平度州,屬萊州府,隸山東丞宣佈政使司。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平度州為平度縣,隸萊州府。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萊州府廢,平度縣改屬膠東觀察使。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屬膠萊道。民國二十五~二十六年(公元1936~1937年)改為直屬山東省。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被日寇佔領,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2月成立日偽平度縣公署。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9月,在抗日根據地大澤山區,成立了平度縣抗日民主政府。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由平度縣析置平西、平南兩縣,均屬南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隸膠東行政公署。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平度和平西改屬西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由平南縣析置平東縣。平南、平東均屬南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四~三十八年(公元1945~1949年)曾置平度、平西、平南、平東絲縣。1950年,膠東行政公署撤銷,四縣改屬萊陽專署。1952年,平南縣改為蓼蘭縣。1953年10月,平西、蓼蘭兩縣合併,稱蓼蘭縣;平東、平度合併稱平度縣;均屬萊陽專署。1956年6月,平度、蓼蘭合併稱平度縣,改屬昌濰專署。1980年昌濰專署改稱濰坊專署,平度縣仍屬濰坊專署。1983年10月,平度縣劃歸青島市管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