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裝 彝族歷史能從服飾上體現出來?

來源:人人運程網 9.31K

涼山彝族自治區因為地勢比較的險要,自古和外界的交流就非常的少,所以被稱之為文化孤島。因為受外界文化的影響並不大,所以很多傳統的文化,都保留了下來。那麼關於彝族服飾文化,你都瞭解多少呢?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彝族服裝 彝族歷史能從服飾上體現出來?

彝族的傳統服飾,流傳至今的種類高達300多種。如此豐富的服飾文化,在中國其他各民族中實屬罕見。而四川省昭覺縣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也曾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由於這裏彙集了彝語北部方言的“依諾”、“聖扎”、“所地”三大土語,因此,這裏的彝族服飾,便帶有非常鮮明的地域特徵。

昭覺彝族服飾,繼承了先民服飾的種類繁多,色彩紛呈的風格特徵。不僅有性別、年齡、盛裝、便裝的區別,還有婚服、喪服、祭司服、戰服等專用服飾。作為一種物質文化,它集中體現了昭覺彝族的社會特點、歷史文化、生活環境、審美情趣和宗教信仰等文化生態內容,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像其他文化現象一樣,彝族服飾文化的產生、演變、傳承,也有它的理由和特點。

彝族歷史上,在祖先們一次又一次的遷徙途中,需要開山闢路、經過鏖戰熊羆的艱險,都需要勇士,那些驍勇善戰的勇士一次又一次地打敗了敵人,挽救了族人的生命,成為部落和族人的精神和生命支柱,日久天長,他們理所當然就成為族人崇拜的偶像。加之涼山彝族歷史上沒有建立過統一的政權,長期處在家支林立、家支械鬥的環境中,因此,彝族婦女便巧手製作了形態各異精美絕倫的武士服裝,保留至今。

涼山彝族女孩長到十六、七歲,就要舉行成人儀式――俗稱“成丁禮”。這一天,她的髮型、服飾都會發生巨大變化。受禮的姑娘要將原來梳在腦後的單辮梳結到前面,從正中分開,在耳後梳成雙辮,再戴上“哈帕”方帕,顯得端莊秀麗,再將單形耳環換成帶穗耳環。尤為重要的是,還要讓她把褲子換成美麗的百褶裙。這些變化,意味着這個女孩已長大成人,從此可以正式參加社交,甚至談情説愛了。

屬高寒山區的涼山彝族地區,適應農牧業的發展,也有着較為豐富的毛、麻製品。由於受高山氣候的影響,這裏的人們喜歡披禦寒又美觀的披氈和查爾瓦。男子頭飾英雄結,表現的文化內涵是崇武尚勇和歷史遷徙;婦女頭飾的審美特徵,則體現了彝族的智慧和文化。根據當地海拔高、日照長、輻射強的特點,涼山彝族婦女創造性的應用了既能遮光擋日,又有美飾作用的各種盤狀頭飾,多以“蓋盤帽”、“竹架帽”為主。並且,多數婦女的頭飾以黑布為質地,符合尚黑的民族審美情趣,再加上造型各異的形狀,往往給人一種神祕莫測之感,增添了女性的魅力。

服飾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是凝固的歷史,是穿在身上的歷史,它代表着某個特定社會時期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人們的審美情趣,是研究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料,也是全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隨着社會的發展與變遷,某些服飾傳承到今天,它所積澱的文化功能,似乎已漸漸遠離我們現在的生活,但在涼山彝族地區,我們不僅看見在節慶、婚喪嫁娶等重大人生禮儀儀式中,盛裝出場的人羣,還發現穿着彝族傳統服飾在村前屋後勞動的彝族同胞。

尚可在彝家女的一針一線中窺視出彝族傳統服飾文化的點滴原貌。透視那深藏的彝族服飾文化內涵,洪荒宇宙,長河落日。歷史的塵煙徐徐消失在時空中,多少後人為追尋它的遺蹟苦苦思索,多少智者為探究它的容顏而遺撼不已。迷茫中的你不訪跟隨記者的鏡頭到橫斷山麓、大涼山腹地的昭覺縣,來了解生活在這裏的彝族人,來欣賞他們創造的美麗,來了解他們的過去和現在。

打開塵封的記憶――職業服飾與文物圖片
  勇者尚武,勇者無畏,勇者受崇。提起武士,就會使人聯想起戰場上震天的廝殺聲,寒風中揚蹄飛馳的戰馬,勇士間直指生死的的刀光劍影。

彝族也是一個尚武的民族,彝族武士擁有較高的地位。彝族歷史上部落間頻繁發生的衝突與戰爭,祖先遷徙途中的開山闢路,鏖戰熊羆的艱難險阻都需要勇敢者。那些驍勇善戰的勇士一次又一次地擊退敵人,挽救族人的生命,成為部落和族人的精神支柱。日久天長,理所當然地成為族人崇拜的對象。加上近代涼山彝族歷史上沒有建立過完全統一的政權,長期處在眾多家支的分割統治狀態。這些家支之間為了爭奪財富奴隸或復仇,經常發生械鬥。頻繁的戰爭使人們漸漸養成了崇勇尚武的精神,並沿襲至今。那些驍勇善戰的“惹科”(勇士)們很受人尊重,為了生存、為了鼓勵和保護勇士們在戰鬥中不受傷害,並不寬裕的人們想盡辦法給他們做了戰袍、護腿、掩膊、披風、護腿等形式各異的精美武士服裝。這些在械鬥戰爭時穿的服裝,用料講究,做工精細,棉戰袍面料通常用氆氌或毛織品鑲拼,內鋪一層皮棉,通體密納成行;護腿和掩膊一般都用氈製成,戰服厚重堅固,足以抵擋刀、箭、矛的進攻;披風多為綢緞縫製,為頭人出征作戰時所穿。鎧甲、頭盔、護手筒、護腕則一般用大象皮、犀牛皮、牛皮等多種皮料製成;彩漆鎧甲則用多塊硬皮組成,下部由幾百塊長條形小皮塊綴聯而成,形似短裙;彩漆紋飾多寓意防矛避箭,保佑平安。

穿在身上的歷史――服飾用途與節日習俗
  彝族服飾是彝族文化中的耀眼明珠,是物質化的精神產品,是活態的文化。穿在身上的服飾凝固了每個特定時期的歷史淵源、文化傳統、生活環境、傳統工藝、心理素質、審美情趣、宗教信仰,以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等。昭覺縣至今還保留着較為完整的彝族原生文化,僅從節慶、婚喪嫁娶等現實生活的重大人生禮俗儀式中就可窺見其原貌:小孩呱呱墜地時父母親人要為他們行隆重的穿衣儀式;女孩到十六、七歲時,開始加入成年人的行列,這就意味着她可以參加社交、甚至談情説愛了。屆時父母要擇一吉日,召集村中姐妹,殺豬宰羊舉行隆重的成人禮,姑娘的髮型、着裝都有相應地變化。成人禮一般在秋末、冬春舉行,只邀女性參加。儀式上還請一個漂亮、能幹、屬相和家庭背景好的婦女,給受禮的姑娘梳頭、戴頭帕。將原來梳在腦後的單辮梳結到前面,從正中分開,在耳後梳成雙辮,再戴上“哈帕”(方帕)。還把單形耳環換成帶穗耳環,搖晃擺動,更襯托出少女的嫵媚動人,顯得端莊秀麗。這種儀式一般都在晚上舉行,受禮後的姑娘不再參加家裏舉行的各種民間宗教信仰活動。

彝族男子傳統髮型要蓄髮於頭頂,稱“字爾”或“字木”“側布”。小男孩從小就在頭前頂留塊方形的頭髮,長大後挽成髮髻。視其為天神代表,靈魂的居所,能主宰吉凶禍福,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不能觸摸、戲弄,這就是漢族人所説的“天菩薩”。

彝族成年男子標誌的“茲體”(英雄結)的纏法與纏髻者年齡都有一定的講究。青年人多將英雄結紮得細長而挺拔,以示勇武;老年人往往是粗似螺髻,以表老成。纏髻方法一般從右纏到左(除死者),而“茲體”的尖須也有偏左與偏右之分,據説這與涼山彝族先民的遷徙路線有關。據彝文文獻和家譜記載:涼山彝族的先民是從雲南的“洛宜山”(會澤)遷到大、小涼山的。遷徙時有古侯、曲涅兩個支系,一支從左邊渡過金沙江、進入涼山腹地昭覺、美姑地區,另一支從右而入。在此分道,古侯在東(右),曲涅在(左),沿着不同的方向在涼山定居下來,因此不同支系後裔的“茲體”偏向也不同。現居住在涼山東部的依諾方言區古侯後裔英雄結尖錐偏右,居住在涼山西部聖扎方言區曲涅後裔的英雄結尖錐偏左。一般成人男子才能纏“茲體”,而德高望重、能言善辯者更須纏此頭飾,否則會被人取笑而降低他們的社會威望。昭覺彝族頭飾多以黑色、青色為主,這主要與彝族尚黑習俗有關。

彝族人好賽裝,每逢婚喪嫁娶、趕集、集會都要比一比穿戴。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節是賽裝高潮期,期間各村各寨的男女老幼穿戴整齊,雲集在節日的娛樂場上,這裏便形成了五彩斑斕的瓦狀帽、竹架帽、方帕、“助挺”的比賽場。每個姑娘精美的頭飾都是她心靈手巧的見證,而小夥兒的俊勇則體現在他的“茲體”和密蠟珠上。賽裝場上歡聲不斷,年輕的彝族男女在喧鬧嬉戲,暗中他們卻在尋找着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髻”和“竹架帽”。因此,火把節也被人稱作是“眼睛的節日”。

小結:彝族的服飾文化非常豐富,光是服裝的樣式就有三百多種。當然現在隨着時代的改變,時代的日益發展,很多彝族地區都和外界交往密切,很多服裝材料,樣式上都得到一些傳統上的更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