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蹈 彝族民間有哪些舞蹈

來源:人人運程網 3.05W

彝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當地有自己民族的地區性舞蹈,舞蹈也是當地人生活娛樂的一種方式。那麼關於彝族舞蹈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彝族民間有哪些舞蹈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彝族舞蹈 彝族民間有哪些舞蹈

花鼓舞
  民間傳説:古時,有個能歌善舞的彝族美麗姑娘,有一天,她在洗瓦罐,無意間拍打了罐口,瓦罐便發出了咚咚的聲音。她覺得很好聽,在上山砍柴時便取回了一根空心樹,蒙上羊皮,用木棍一敲,其聲音特別悦耳動聽。從此以後,彝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鼓和跳花鼓的活動,彝族後人為紀念花鼓的發明者,就做了一個牌位,上書“有感花鼓娘娘之牌位”,每在跳花鼓是須殺雞獻牌位,舉行儀式,併成立“花鼓會”,這個有關峨山彝族花鼓舞起源來歷的美麗傳説,雖然沒有確切的史書記載和可以證明其真實性的有力證據,但從中體現出了彝族人民的一種精神依託和崇敬祖先的意識願望。也説明峨山彝族人民是一個崇尚勞動、崇尚智慧、崇尚創新的民族。

左腳舞
  彝族左腳舞有1000多年曆史,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腳舞最早的文字記載。傳説很久很久以前,世間有一條惡龍,興風作浪,造成洪水危害。兩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羅勇敢地站出來,前去制服惡龍。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羅的帶領下,一齊向惡龍開戰,惡龍見勢不妙,趕緊逃回龍潭。人們抓住時機,把事先燒紅的慄炭往潭裏倒,倒滿後又抬石頭、挖泥土,把龍潭填平。還怕夯壓不緊惡龍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邊唱邊跳邊跺腳,三天三夜惡龍終於死了。為了慶祝勝利,彝家人用惡龍的頭、皮、骨、筋製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腳彈琴,口唱左腳調“阿里羅”以示紀念。

舞蹈形式
  彝族舞蹈有五種類型,分為打歌、跳弦、羅作、跳三絃、披氈舞。前四類舞蹈源於彝族古代生活,第五類模仿鷹、熊的舞蹈,與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圖騰崇拜有關。這類動物模擬舞蹈,動作優美,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逐步從祭祀儀式中分離出來,並不斷添加着各個時代的審美意識,使之成為專供人們欣賞的表演舞蹈。

打歌
  打歌包括“打跳”、“跳腳”、“左腳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樂”)等圓圈舞,流行於雲南省西部與四川省涼山交界地區、雲南省西南部的彝族和相鄰的其他少數民族之中。自娛性舞蹈《打歌》與漢族古代的《踏歌》極為近似。現存於雲南省巍山縣巍寶山文昌閣,繪製於清代乾隆時的《踏歌圖》便記錄了當地的舞態。每當節日和喜慶之時,人們挽手圍圈,載歌載舞或隨樂而舞,舞蹈始終以下肢動作為主。

跳弦
  跳弦因舞者雙手持“煙盒”邊敲邊舞,故也被稱為《煙盒舞》。
  《煙盒舞》流行於雲南省中部和南部紅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蘇人居住地區。舞蹈分為“正弦”和“雜弦”兩類。“正弦”融雙人自娛性舞蹈與表演性舞蹈為一體,主要傳統段子有《啞巴砍柴》、《鴿子度食》等,舞姿優美輕盈、活潑風趣。而“雜弦”則是在“正弦”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是一種表現人物、具有故事情節的歌舞小品。其中《啞巴摸魚》、《童子拜觀音》等具代表性的節目達百餘種。當地所流傳的“是人不跳弦,白活幾十年”的口頭禪,可説明《跳弦》在人們生活和心目中所佔據的重要地位。

羅作
  羅作也稱“羅索”,是流行於雲南省紅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蘇人中的另一種圓圈舞。曲調歡愉跳躍,節奏鮮明而強烈,伴之以快速擺手、錯步、踏腳等舞蹈動作,特別受到青年們的喜愛。

跳三絃
  跳三絃也稱大三絃、跳月,是雲南省中部地區彝族支系阿細人、撒尼人喜愛的自娛性舞蹈。在大、中、小三絃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絃》,是“火把節”不可缺少的舞蹈。

披氈舞
  披氈舞是四川省涼山地區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氈為道具,通過雙臂的伸展、收攏、擺動與身體旋轉,來模仿鷹、熊的姿態。該舞現已成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小結:花鼓舞最開始創建是因為因為發出咚咚咚的聲音之後,然後即興的編織成了舞蹈。左腳舞在彝族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歷史非常的悠久,也成為了當地有儀式感的舞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