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舞蹈 精神文化的體現

來源:人人運程網 2.19W

珞巴族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民族,在舞蹈方面具有民族的專屬特色,由於地域文化的關係,形成了濃厚的生活氣息跟鮮明的民族風格,舞蹈的方式各種各樣。因為珞巴族處於地形複雜的地方,舞蹈大多保持了原始的風格。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珞巴族的舞蹈吧!

珞巴族舞蹈 精神文化的體現

珞巴族的舞蹈,植根於生活實踐,其動作多以模擬動物鳥獸的形態和動作以及人們捕捉、馴養動物的歡快場面。如嘎爾人的《馴牛》舞,就是表現珞巴人追趕、抓獲與馴服公牛的動作。還有男女邊唱邊跳的大型集體舞蹈,爽朗活潑,舞步剛健有力,氣氛熱烈。

珞巴族舞蹈 精神文化的體現 第2張

現介紹有代表性的兩種舞蹈:刀舞和索木多羅:

刀舞,產生於遠古的部落圍獵活動,是最具珞巴族特色的舞蹈之一。它是珞巴族一種力量勝利的象徵。刀舞,無伴奏,動作單一,以模擬狩獵情景為主,屬即興表演性質。該舞無固定表演場合,表演者為男性,一人表演、兩人表演和集體表演均可。表演時舞者身穿用羊毛織的、長到腹部的黑色坎肩,頭戴用竹器編織、熊皮毛壓制的“冬被塔貢”帽,披肩用熊皮製成的“林又”,肩上揹着用竹器製成的箭筒。左手持弓、右手握刀,這也是珞巴族男子出征、打獵時的裝束,弓箭和長刀是男子最重要的信物,當然也是刀舞必不可少的道具。刀舞的動作較為簡單,但氣勢威嚴,具有濃郁的山區生活氣息及其鮮明的民族風格,並表現出昂揚的鬥志和可以抵抗一切外來侵犯的氣勢。

珞巴族舞蹈 精神文化的體現 第3張

索木多羅是珞巴族一種祭祀舞蹈,形式較為簡單,動作簡明樸實,有明顯的娛神之意。舞蹈時,場中放一兩米長的木槽,盛滿清水,由長者領頭,眾舞者尾隨其後,繞木槽而舞。動作:前蹉差屈伸,接着左腳伸入木槽內點一下水。全舞僅此腳步動作,反覆數次。據珞巴族藝人介紹:木槽內的水,意為聖潔、吉祥。該舞通常在工布新年及吉慶的日子進行表演。夜晚表演時,舞者手中各持一火把。更多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識,盡在中國傳統文化網。

珞巴族的舞蹈大多是產於生產生活過程中的,為了祈禱美好的生活,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吸引着很多的外來人前來,給當地提成了不少的經濟效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