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靈魂出竅的奧祕是否可信未解之謎

來源:人人運程網 1.75W

整個宇宙中充滿了很多奧祕,有一部分已被人類解開,還有很多未知的謎團人類或許還從未接觸過。靈魂出竅,這在東西方世界的文化中都有提到。今天的世界未解之謎,小編就希望帶着大家去探索發現,將這個尚難以解釋的謎題細細瞭解下。

揭開靈魂出竅的奧祕是否可信未解之謎

  經常有人聲稱自己體驗了一把靈魂出竅--這種現象又稱為“星際旅行”--靈魂漂浮在身體之外,從外部看着自己的軀殼。

科學家們找到了一位聲稱可以隨意出竅的女子,對她進行了腦部掃描。結果發現了一些相當驚人事實。來自渥太華大學的h和ClaudeMessierwere在《人類神經學前沿》(FrontiersofHumanNeuro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經常有人聲稱自己體驗了一把靈魂出竅
  靈魂出竅,英文叫OutofBody,就是指自己的靈魂與意識遊離於體外,跟身體分離,你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但是你的意識非常的清醒,你可以思考,可以感官,甚至你還可以控制自己的靈魂行動,靈魂出竅屬於超心理學的研究範疇,靈魂與肉體的關係在神學、哲學和心理學上是一個爭論已久的基本問題。

她可以看到自己在身體上方的空中打轉,平躺,或是在一個平面上滾動。她聲稱有時可以從上方看到自己在動,但同時又能意識到自己的“真”身其實並沒有動過。這位女士並沒有提到與該體驗有關的特殊情緒。會有這種事嗎?這是真的嗎?

研究者發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想象,而且這些發現與那位女士的表述完全符合。當她靈魂出竅時,她的腦活動如下:磁共振圖像顯示,“在活動左側的幾個與動覺表象相關的區域時,視覺皮層出現了強烈的鈍化作用”.

包括對於身體活動的心理意像。這是大腦讓我們得以與世界互動的部分。正是它讓你能感受到自己身處何方。

這是首次科學地對這類體驗進行分析和記錄。研究者知道在有些情況下會出現靈魂出竅的現象,例如腦外傷、感官剝奪、瀕死體驗、分離和致幻藥物、脱水、睡覺、以及對大腦進行電刺激等情況,或者通過人為誘導也可能做到。

但是這名女性是首個有記錄的,可以通過自己的意志力隨時做到靈魂出竅的案例。

這名女性可以通過自己的意志力隨時做到靈魂出竅的案例

就靈魂出竅的體驗而言,她説的是真的。腦部掃描顯示的結果與她所言是相符的。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她的“靈魂”真的離體了。

這並不是神祕主義者所説的星際旅行。其中也不涉及任何的超自然活動,靈魂出竅最後也許會被歸結為共同感覺,那是一種在20世紀中葉時被忽略的神經現象。

共同感覺是指人們在讀或是聽取文字時,腦海會無意識地出現顏色、數字和詞彙的現象,這種現象已被人們所接受,並且對其進行了研究和理解。

科學家則認為,緊靠這種實驗還是不夠全面的,他們認為靈魂出竅其實是由某些神經學機制所觸發的幻覺。也有些人會與這位實驗中的女士一樣,他們會刻意訓練自己靈活運用的機制,來實現所謂的“靈魂出竅”.

詭異的“靈魂出竅”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靈魂出竅”的現象,在網上引起一篇熱論,現實中到底有沒有“靈魂出竅”呢?如果有,那麼,“靈魂出竅”的現象又是如何發生的?

這的確很奇怪,因為不管哪個國家、哪種文明、使用何種語言,都有着確切的“見鬼”記錄。它不僅存在於文學藝術創作和歷史笑談之中,更存在於嚴肅的文獻記錄裏。

如果一個平時就瘋瘋癲癲的人告訴你“見鬼了”,那麼即便是具備一般理性程度的人也必然將其當做飯後談資。但如果有不只一位正常人非常認真地告訴你,他確切地見過鬼魂,甚至靈魂出竅,這又該如何解釋?這些説法加之有如拋硬幣一般概率(五五開)的預言,或者記憶錯位的描述,似乎變得更加可信。

實際上,早在2007年8月,Science雜誌就曾同時發表兩篇關於人類自我幻覺的研究論文,為我們掀開了巫師帽的一角。科學家用可重複的科學方法,證明了這些所謂“靈異事件”並非超自然現象或什麼特異功能。

緣起癲癇的幻覺研究
  這兩篇研究的作者分別是Henrik Ehrsson教授和Olaf Blanke教授及各自團隊。他們的研究思路和動機有相似之處,並分別得出了有趣的結論。

幻覺研究的重要對象原本是癲癇患者。科學家們一直在嘗試從腦部病灶入手修復他們的神經,並抑制那些異常的腦神經放電。而患者口中那些各不相同的幻覺症狀也一度讓人困擾。

2007年,利用大腦成像技術,科學家們終於能更深入地瞭解到大腦部位的放電與患者症狀之間的關係,即不同的腦部位異常將導致程度不同的幻覺。於是,站在科學前沿的科學家便想到:“假設這個理論成立,那麼是否意味着,外界信息如果打亂了我們大腦各感官的認知,產生衝突,進而正常人也能因此產生幻覺?”

Henrik Ehrsson是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認知神經學教授,他領導的研究小組採用一組虛擬現實設備進行了這項試驗。

首先,研究人員製作了一種“能看到自己後背的眼罩”。他們把兩個攝像頭架設在志願者的背後2米,各連接一個微型顯示器放在眼罩中。志願者帶上眼罩,也就等於站在自己背後2米的地方觀看自己的後背。這便產生了第一個幻覺條件——視覺錯位。

然後,一位研究人員站在攝像頭視野外的右側,兩手各拿一根塑料棒,用右手中的塑料棒去戳動志願者的胸口(不讓志願者看到),另一根同步或者不同步的在攝像頭前做戳動的動作。這便產生了第二個幻覺條件——觸覺錯位。

由此,上述兩個條件讓志願者產生了“怪異”的體驗,他們會以為自己真的“靈魂出竅”了。也就是説,通過改變視覺與觸覺信息間的正常關係,志願者的大腦在解釋感官信息時無法判斷哪個感覺是屬於“自我的”,從而模擬出“靈魂出竅”現象。

接着,Ehrsson將電位傳感器安裝在志願者的皮膚上,用來測量並顯示他們在實驗中的情緒反應。隨後,研究人員用一把錘子朝攝像頭的方向砸去。從攝像頭的角度來看,研究員彷彿要砸向位於志願者身後2米處的“虛擬身體”。顯然,志願者知道那不是自己真實的位置,但是傳感器卻記錄下明顯的“恐懼”信號。也就是説,志願者的大腦真實地感受到了害怕。

在這個實驗中,我們的大腦依靠兩種信息來確認自己的位置——第一人稱視覺信息,以及自己身體上的觸覺和視覺信息的反饋。當利用虛擬現實設備擾亂這兩種信息時,大腦就會產生“自己離開了身體”的錯覺。與此同時,瑞士的腦科學家Olaf Blanke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也進行了一項異曲同工卻更為巧妙的實驗。實驗中,志願者們戴上一種特製眼鏡,然後會看到以下三種3D投影中的一種:一個立方體、一個假人或者他們自己的身體。

然後,一名研究人員用小棍觸碰實驗對象的後背,而另一個人則以同樣的方式觸碰3D投影的後部——同步或者異步進行。接着,研究人員摘下他們的眼鏡,並矇住志願者的雙眼,讓他們向後移動幾步,再睜開眼睛走回剛才所站的位置。

結果不出所料,那些感到自身和投影均被觸碰的志願者,都無法正確回到他之前所在的位置,反而走到了原來投影所在的位置。而那些只是看到假人或者立方體的實驗對象,則很容易回到原來的位置。換句話説,那些感到自己視覺和觸覺錯位的志願者會把投影當成自己。

這些實驗表明:通過對人體感官的信息誤導,能夠影響人的自我意識,即便是“正常人”也會產生幻覺。這種自我意識,在大腦中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實際上,就在2014年,Olaf Blanke教授的研究組還採用了“主從機器人”系統,更加細微地確認了同步觸覺刺激和異步觸覺刺激對大腦自我認知的影響,並由此獲得了更加精確的影響自我認知的大腦區域及其差別。

小結:從以上的內容中不難看出,我們關於靈魂出竅的事件確實在某些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是可以做到的。有關的方面人類也還在不斷的探索發現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