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服飾與環境的關係

來源:人人運程網 1.14W

哈尼族是中國五十六個少數之一,哈尼族人口主要分佈在滇南地區,據統計目前哈尼族已經擁有一百六十多萬的人口,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哈尼族有着自己的民族語言,哈尼族的名族語言為哈尼語。文字方面,哈尼族使用一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服飾方面,哈尼族也有自己的特色,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哈尼族服飾與環境的關係


  哈尼族服飾:
  哈尼族人多居住在雲南省的西部,是一個開墾梯田種植稻穀的山地農耕民族,獨特的生存環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文化。哈尼族服飾是哈尼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僅是簡單的禦寒防風蔽身之物,它承載着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構成展示和追憶祖先遷徙壯舉英雄業績的物化態載體。哈尼服飾的色彩、款式和紋樣,既是該民族生存區域地理環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會身份和角色的標識,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飾文化可謂五彩斑斕,製作工藝精湛,體現了哈尼族婦女的勤勞和智慧。

哈尼族簡介:
  哈尼族是中國西南邊疆古老的民族之一,總人口125.4萬多,絕大部分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紅河與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其中哀牢山區的元江、墨江、紅河、元陽、金平、綠春、江城等縣,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佔當地人口的一半以上,佔哈尼族總人口的76%,其餘分佈在無量山區、紅河以東各縣。哈尼族信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自己的語言,並有三種方言,彼此差異很大,不能互相通話。

服飾詳解:
  布都支系:
  哈尼族布都支系服飾(婦女)用黑色自染布料作上衣,齊膝短褲和綁腿帶。包頭布端都鑲一塊精美的刺繡圖案,衣服領口處多配有銀飾墜,腰束一條長丈餘的腰帶。

碧約支系:
  絢麗多彩的哈尼族碧約支系服飾(正面)配以色彩鮮豔的花紋圖案和銀飾佩。為左開襟長尾衣,下穿白褶裙。哈尼族碧約支系服飾(背面)配以顏色鮮豔的花紋圖案。包頭為數尺長的黑色頭巾布,有穗拖拉到背部。

卡別支系:
  哈尼族卡別支系(婦女)服飾多以黑色自織染布作面料,為左開襟衣,在衣領和由右肩斜向左襟繡有綵線圖紋;以包頭最有特色,其包頭正面鑲有星圖銀泡,背面用綵線做成飄帶裝飾,左右兩邊綴有一根銀鏈。

布孔支系:
  哈尼族布孔支系服飾(婦女)分為首飾、服飾和綁腿三個部分。首飾多為彩布包巾,頭巾上鑲釘有銀泡,左右用彩色毛線紮成飄穗;服飾為士林佈滿襟衣裳,胸前掛一塊由硬布板上釘有銀泡和一塊多邊花形銀牌,下穿短襠緊腿褲,褲腿邊沿繡着犬齒花;小腿套着繡花腿罩,腿罩上綁着多色彩線。

卡多支系:
  哈尼族卡多支系服飾(婦女)用黑色自織染布作面料,包頭為圓盤式鑲邊戴帽,配以各種彩色花飾。上衣為左開襟服,繡以各種色彩鮮豔的圖紋和佩以銀飾,下着黑色長裙。

服飾色彩:
  哈尼族服飾千姿百態、色彩斑斕,有100多種不同的款式。適應於梯田農耕勞動,具有共同的刺繡圖案、裝飾物品和審美色彩,這是哈尼族服飾的基本特徵。哈尼族以黑色為美、為莊重、為聖潔,將黑色視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護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服飾的主色調。哈尼族服飾上的裝飾物品和刺繡圖案,實質上都是自己民族生存區域地理環境的折光,也是對祖先英雄業績的緬懷和記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