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婚禮 哈尼族結婚都有哪些流程?

來源:人人運程網 2.62W

哈尼族是生活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古老歷史的民族,也是中國雲南地區獨有的一個少數民族。那麼關於哈尼族的婚禮風俗,哈尼族結婚都有哪些流程你都知道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哈尼族婚禮 哈尼族結婚都有哪些流程?

社交與戀愛
  哈尼族人一般青年男女交往都是在16到18週歲的樣子,而實際上哈尼族很多在13歲的時候就開始認識異性。哈尼族的通常都是早婚一族,很多農村地區的,很小就開始起來了談婚論嫁。

青年男女的戀愛一開始往往是參加集體性戀愛活動,活動多半在時令節日或者儀式中舉行,地點往往在秋場或者公共的小樹林。這時,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相互心儀的男女就可以單獨擇地交談,相互贈送一些手帕、荷包之類的物品,之後便開始戀愛,但是一般都不讓家中長輩先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哈尼族的歌曲,大部分哈尼族歌曲都是情歌,這些情歌往往是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時即興唱出來的,在哈尼族,戀愛走到一起的青年男女不是談出來的而是唱出來的。

提親
  在青年男女私下戀愛了一段時間之後,相互情投意合,便要彙報雙方家長,男方家長便會委託媒人前往女方家説親。現在的媒人説親已經演變為一道程序,而在以往的哈尼人心目中,媒人説親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媒人一般都是能説會道的人物,詳細地向女方家長介紹男方的情況,有意思的是,即使女方家長同意,剛開始也要表示出一定的拒絕之意,比如藉口女兒還小、還不懂事再等幾年等等,這樣做的用意在於以免被認為急於將女兒嫁出去。

八字也是提親中古老的規矩之一,青年男女要上報雙方的生辰年、月、日、時,雙方父母以此推算男女雙方在八字上是否合婚。哈尼人比較重視的是屬相上的相合,有一些屬相被認為可以有美滿的婚配,例如:屬蛇和屬猴為滿堂紅,屬龍與屬鼠為三合。還有一些屬相之間被認為是禁忌結婚的,比如屬牛與屬羊“一遇見就吵架”,屬雞與屬兔容易鬧矛盾等等,這些習俗和漢族一些地方大致類似。

定親
  提親之後,男女雙方家長認為八字相合,同意這門婚事,便進入定親的階段。一般是男女家長先商量好時間,約好媒人,便開始商議婚姻相關事宜。定親禮上,男方要送上聘禮和聘金,聘金數額由男女雙方事先議定。

至於何時舉行婚禮,則要請哈尼族的巫師“莫批”打卦確定,有一些日子是不能結婚的。結婚日期一旦決定,要設法讓村民知道,以避免同一天有不同新人結婚的情況出現。萬一出現村裏兩對新人同時結婚的事情,兩家迎親路線不能交叉,不能迎面碰上,以防“亂婚”。通常哈尼人逢1、3、4、5、6、7、11月不結婚,其餘月份可以結婚,其中尤以2、8、12月結婚的較多,單數月通常不結婚。從文化功能的角度看,哈尼人在特定的月份嫁娶是有一定意義的,往往農忙的時候不進行大型的儀式,以免與農業耕作衝突,而2、8、12月通常恰好是農閒時節

哈尼人根據天干地支,每個日子都有不同的屬相,分別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而這早在《詩經·小雅·吉日》裏已有反映:“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這是將午與馬相對應的例子。可見在春秋前後,地支與12種動物的對應關係已經確立並流傳,而哈尼人一直保留下來。

哈尼人忌諱母親和女兒同一屬相日出嫁,認為母女同一屬相日出嫁,女兒婚後會運氣不佳。因而每個年輕女子出嫁時都要牢記出嫁日的屬相,以避免日後女兒在同一日子出嫁。

此外,哈尼人有“小夥子十九歲不婚”的説法,認為不吉利,兒女難以養活,夫妻生活也不會美滿。哈尼語中“七”與“死”諧音,人們日常生活中常避免“七”這個數字,哈尼人還認為“姑娘十七不出嫁”。總之就是:“姑娘十七不出嫁,夥子十九不娶妻。”

接親與送嫁
  在即將舉辦婚禮前,女方要趕做嫁粧,母親要耳提面命教女兒一些夫妻間的禮儀以及與丈夫、公婆相處之道等。

在舉行婚禮前一天,要舉行告別宴。新娘和女伴聚集於一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懷念做姑娘時候的那些無憂無慮的生活,特別是新娘要表現出無限感傷,女伴們要一邊安慰一邊告訴新娘到婆家後的規矩,也勸告新娘結婚後的種種好處,並説些祝福的話,直到深夜,方才結束。

哈尼人中另一種是與情人惜別的告別宴。這是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新娘可以約自己以前的情人相會,甚至抱頭痛哭。他們一起唱情歌,追憶以前幸福往事。從明天起新娘就是別人的新娘,因此二人心中無限感傷。哈尼人的規矩是這一天即使新郎看見也不能加以干涉。但新娘一旦結婚,便要遵守婦道,不能再與舊情人相會了。

接親的時候,男女雙方都是單數,合起來人數就湊成了雙數,禮錢也要湊成雙數,通常新娘由哥哥揹着,送妹妹出嫁。而在送嫁之前,又往往有一小段插曲,即新娘會躲在她以前的情人家中或村中其他人家,新娘只告訴大嫂躲藏的位置,這就是哈尼人的“找新娘”習俗。新娘在出嫁時,村中人往往用豆渣擊打媒人,用黑鍋灰塗媒婆,意為怨其奪走了村中的新娘,同時用鍋灰塗抹新郎。有一些小孩則埋伏在送親路上,襲擊迎親隊伍。

成親
  新娘到新郎家之前,要舉行一個巫師“莫批”主持的“驅邪除祟”儀式,內容是由莫批唸誦,新郎新娘交換雞鴨,此舉意為請莫批消除夫妻間的障礙。

當天晚上的宴席一般比較熱鬧,新郎新娘要宴請送親隊伍及賓客。除了幾項必要的儀式性活動之外,新娘由伴娘等陪同呆在新房中。新郎村中的小夥子在這天晚上回來鬧洞房,直到深夜。往往這天晚上新娘由伴娘陪同度過,新郎新娘並不同房。

第二天早上,新娘一般要早早起牀,在家中掃地擔水,以顯示其勤勞。此外還要象徵性地行耕作禮,主要是打魚和砍柴。

第三天是新娘回到門口。新郎的家為新娘準備一些禮物帶回家,禮物指向其他村民,禮物包括一些糯米和雞蛋以及葡萄酒。返鄉儀式後,新娘和新郎可以是同一個房間。婚禮結束後,新娘不住在丈夫的家裏,而且她的家人或丈夫的家庭經常生活,直到懷孕要住在丈夫的家中。在今天的哈尼村,“長住孃家的家庭”,民間比較少見

小結:婚後新郎和新娘會去市場,會做一些婚後的一次趕集,他們的任務是儘快賣糯米,越多人買得越好,這就是新娘“賣糯米”定製。在這一點上,如果這一點結束之後,才能夠算的上是婚禮完整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