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巴族婚俗 門巴族結婚有哪些婚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1.08W

門巴族是中國擁有非常悠久歷史的傳統民族,主要是生活在西藏的東北邊緣地區。門巴族通常使用的是藏文,當地人也會説門把語。那麼關於門巴族的婚禮風俗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門巴族婚俗 門巴族結婚有哪些婚俗?

門巴族婚俗簡介
  門巴族當婚期確定後,男家便釀酒做餅,殺豬宰牛,緊張地做婚禮的各種準備;結婚之日,男家早早就派出迎親人,能説會道的“噶爾東”(媒人),迎接新娘的“巴薩”(意為伴郎,由一未婚男青年充任)和“朗朗”(伴娘,由一同新娘年齡相當的女青年充當),還有2名男家的親戚,他倆一人迎請新娘的舅舅,一人迎請女方的其他客人。按門巴族的習俗,新郎是不親自來迎親的。

他們一行人到了女方家,一一向新娘父母及親戚獻哈達,敬酒,道吉祥,然後催促新娘啟程。是日,新娘梳粧打扮,頭扎五色彩辮,戴上巴爾嘎帽(門巴人所戴的用紅黑氆氌相間製作的缺邊小帽),身着紅氆氌袍,腰繫白圍裙,胸前佩戴“考烏”(吉祥護身盒)、珍珠、松石等飾品,背上披一張小牛皮(這是門隅門巴族婦女特有的裝束),顯得十分端莊美麗。迎親時,男方不僅派出了專人,還要在迎親途中擺三次酒迎接新娘及女方客人,這便是頗具特色的“功羌鬆”——“三道迎接酒”。

為什麼男家要如此周到接待女方家客人?原來,門巴族有一個古老的習俗:婚禮期間,女家客人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他們常常藉故滋事,挑剔男家,一旦有機可乘,就製造事端,攪亂婚禮,直到男家賠禮道歉,敬錢獻物,方才罷手甘休。因而婚禮期間,男家必須小心侍候,才能平安無事。“三道酒”,是婚禮過程的第一關,能否順利通過,經受住女家的刁難,直接關係到整個婚禮的成敗。敬酒人是經過挑選的能言善辨、精明能幹之人,他們分3至4人一組在途中恭迎客人。

請證人修“訂婚書”
  門巴族青年男女戀愛婚姻比較自由,男女青年在勞動、社交中相愛後,便通過朋友轉告各自的父母,父母大多數是支持的。一般都是由男方父母請媒人到女方家説親,婚事説成後,由男方酬謝媒人。媒人去説親時,需帶上一壺酒,一條哈達到女方家送給姑娘的父親。經媒人説合後,雙方父母再請兩位證人,定一份“訂婚書”,表示不能隨意解除婚約。

父母代兒求婚
  訂親時,有的地方由男方父母親自帶上一桶酒、若干哈達到女方家去,到後,首先獻哈達,然後一邊喝酒,一邊提出要求。對方若同意,姑娘也願意,便可得到明確而滿意的答覆;若是不同意,不是直言謝絕,就是藉故託辭。

喇嘛擇定婚期
  訂婚到結婚的中間距離離至少是三個月,一般是半年、一年或更長時間。結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幾次禮。婚期由喇嘛擇定,婚期前兩天,男方要帶上一桶酒和哈達到女方家去,同時喇嘛還要念兩天經,為新郎新娘祈禱幸福。新娘離家前,父母要作一些囑咐,臨出家門時要喝一次酒,行至半途中再喝一次酒,快到夫家時還要喝一次酒。

婚禮“三道酒”
  當婚期確定後,男家便釀酒做餅,殺豬宰牛,緊張地做婚禮的各種準備;結婚之日,男家早早就派出迎親人,能説會道的“噶爾東”(媒人),迎接新娘的“巴薩”(意為伴郎,由一未婚男青年充任)和“朗朗”(伴娘,由一同新娘年齡相當的女青年充當),還有2名男家的親戚,他倆一人迎請新娘的舅舅,一人迎請女方的其他客人。按門巴族的習俗,新郎是不親自來迎親的。他們一行人到了女方家,一一向新娘父母及親戚獻哈達,敬酒,道吉祥,然後催促新娘啟程。

是日,新娘梳粧打扮,頭扎五色彩辮,戴上巴爾嘎帽(門巴人所戴的用紅黑氆氌相間製作的缺邊小帽),身着紅氆氌袍,腰繫白圍裙,胸前佩戴“考烏”(吉祥護身盒)、珍珠、松石等飾品,背上披一張小牛皮(這是門隅門巴族婦女特有的裝束),顯得十分端莊美麗。迎親時,男方不僅派出了專人,還要在迎親途中擺三次酒迎接新娘及女方客人,這便是頗具特色的“功羌鬆”——“三道迎接酒”。

為什麼男家要如此周到接待女方家客人?原來,門巴族有一個古老的習俗:婚禮期間,女家客人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他們常常藉故滋事,挑剔男家,一旦有機可乘,就製造事端,攪亂婚禮,直到男家賠禮道歉,敬錢獻物,方才罷手甘休。因而婚禮期間,男家必須小心侍候,才能平安無事。“三道酒”,是婚禮過程的第一關,能否順利通過,經受住女家的刁難,直接關係到整個婚禮的成敗。敬酒人是經過挑選的能言善辨、精明能幹之人,他們分3至4人一組在途中恭迎客人。

第一道酒擺設在新娘家的村口,當迎親隊伍過來時,早已恭候在路旁的敬酒人趕忙迎上前去,笑容可掬地問候:“尊貴的客人,一路辛苦”!説着,便獻上一碗甘甜的米酒。酒碗邊抹有三塊象徵吉祥的酥油,酒壺上拴有潔白的哈達,可謂話語動聽,美酒醇香,接待熱情,是無可挑剔的。可是女方客人卻置之不理,黑沉着臉,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不肯接酒。這時,有經驗的敬酒人不慌不忙,臉上掛滿笑容,誇讚新娘的美麗和客人的富足與美德,另一人則唱起了優美的薩瑪酒歌,捧酒獻給客人。盛情之下,女方客人無話可説,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高興地喝了所敬的酒,這一道便順利通過。

第二道酒是在半途擺設,由另一批專門選定的人恭迎敬獻;第三道酒在新郎家的村邊敬。若“三道酒”都順利通過,婚禮成功在望。三道酒至此過關,接下來就是新娘換衣。

“換衣”習俗
  新娘一行人到達新郎家後,等候在門口的幾位姑娘忙將新娘和客人迎進新房,並要獻酒、唱歌。待新娘喝完一碗洗塵酒後,伴娘便幫助新娘把從孃家穿來的衣服全部脱掉,首飾全部取掉,換上婆家準備好的衣服和首飾。這一習俗奇特、罕見,十分耐人尋味。新娘換好衣服後,重新入座。這時,一直沒露面的新郎才出場,同新娘一起坐在羊毛卡墊上,雙雙面向東方,象徵着新的開始。坐定之後,新郎、新娘喝“東羌”(交杯酒)。媒人向一對新人敬酒祝福,親友們唱起《吉祥歌》:

孃舅的權威
  在婚禮過程中,新娘的舅舅是最尊貴的客人,是孃家的代言人。舅舅一出場,男方得趕緊恭恭敬敬地獻上哈達,請入上席。然後擺上各種食品,牛、豬、羊的頭、尾、耳、心、肝、肺和四肢都要擺全,缺一不可。而舅舅一定是沉下臉來,尋釁滋事,百般挑剔,“無理取鬧”:肉為什麼切得厚薄不勻?難道我家女兒有什麼缺陷?是不是故意怠慢?即便百般周到,當舅舅的也得雞蛋裏挑骨頭:茶為什麼涼了?酒為什麼熱了?這樣才能表現出他是女方的全權代表、最高權威,為外甥女嫁給別家男子表示“氣憤”。

面對新娘舅舅的發難,男方家人要馬上敬獻哈達,重設好酒,賠禮道歉,想方設法使舅舅消“氣”。如果新娘舅舅不接酒,把酒碗打翻在地,必須由媒人出面調解,男家又殷勤敬酒,直到舅舅面露笑容,喝了酒,事情才算平息。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舅舅不讓外甥女出嫁的。其實,舅舅為的是考驗男方和新郎的誠意。

這種古老的舅權遺風相沿成俗,舅舅蠻橫而又詼諧的表演,反倒給歡樂的婚禮增添了幾分情趣。席間,新娘要輪流給客人敬酒,大家還要請新郎、新娘對飲,比比誰喝得快。據説,誰喝得快,將來在小家庭中的權力就大。大家盡情歌舞,祝願新人幸福美滿,三四天之後,才盡興而散。

小結:門巴族的戀愛都是相對比較自由的,如果是男女雙方之間戀愛了,只要告訴父母一般都是會同意的。然後在結婚的時候,女方的客人是自高無上的,會特別認真的進行對待,還有三道酒的風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