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關於布朗族樂器圖片及介紹

來源:人人運程網 1.94W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這麼多的人口都被區分開來,那就是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間都有着差異,明顯的是語言、文字和服飾,能夠直白的變達出差異。在民族裏面也有着屬於自己的音樂,樂器是不可少的,看看關於布朗族樂器圖片及介紹。

看看關於布朗族樂器圖片及介紹

布朗族的樂器和傣族基本相同。吹奏樂器有蘆笙、米簫;彈撥樂器有玎、口簧、小三絃;打擊樂器有象腳鼓、鑔等。布朗族蘆笙與苗族蘆笙不同,用14枝笙苗分兩排插入木質笙鬥而成,能奏八度、五度、四度等和音,曲調常在高低八度的持續音中進行。用於歌舞伴奏或獨奏。是簧管樂器,從傣族傳入,由銅製簧片和竹管構成,多奏布朗族民歌改編的樂曲,如《宰臘》、《贊普賴》(摘棉花歌)等。

看看關於布朗族樂器圖片及介紹 第2張

蘆笙
蘆笙,為西南地區苗、瑤、侗等民族的簧管樂器。發源於中原,後來在少數民族地區發揚光大,其前身為竽。在貴州各地少數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蘆笙之鄉”、“歌舞之鄉”的稱譽。蘆笙,是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一種古老樂器之一,逢年過節,他們都要舉行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蘆笙會,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

蘆笙節
在蘆笙盛會裏,尤以凱里國際蘆笙節最為壯觀,它集民族風情之精華,以“百牛爭霸”、“千對銀角”、“萬把蘆笙”的繽紛壯觀場面,融民族文化、體育、飲食、工藝為一體,成為中外蘆笙文化交流的盛會,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大舞台。從1999年8月28日首屆國際蘆笙節成功舉辦以來,已成為人們觀注的焦點。

侗族蘆笙節:蘆笙節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約在農曆9月27日舉行,為期一週。相傳,蘆笙管是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們又把蘆笙管叫做孔明管。據文獻記載,早在唐代西南地區就廣泛流行吹蘆笙了,蘆笙節具有悠久的歷史。節日期間,男子穿對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長褲、頭纏青布巾,腰束大帶,手持蘆笙、鎖吶、銅鼓,湧向會場;姑娘們穿着繡有各色花紋、圖案的衣裙,頭纏青帕,腰束繡花綵帶,佩帶銀飾,邊説邊笑跟隨而來,人們伴隨着蘆笙的樂曲翩翩起舞。

看看關於布朗族樂器圖片及介紹 第3張

簫,我國古老民族樂器。單管,豎吹,音色柔和典雅,適於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調,寄託寧靜悠遠的遐思,表現細膩豐富的情感。幽靜典雅,回味無窮,知音難遇,獨醉其中。

簫的構造
簫由一根竹管做成,較曲笛長,上端留有竹節,下端和管內去節中空,吹口開在上端邊沿,由此處吹氣發音。在簫管中部,正面開有五個音孔,背面開有一個音孔。平列在管下端背面的兩個圓孔是出音孔,可用來調音。在出音孔下面的兩個圓孔為助音孔,它起着美化音色和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用此孔栓系簫穗為裝飾。簫不設膜孔,專業演奏的簫音孔增至八孔,並帶有銅插口,可調節音高音低,方便於樂隊的合奏。簫依據材質和製作工藝以及音色的專業程度分為:普及簫,專業簫和精品簫。普通簫用紫竹製成,不論節數,外漆樹脂漆。對材質的要求低,適合於一般演奏和練習用。專業簫選用檔次較高的紫竹,製作工藝精良,適於音樂演出使用。精品簫的選材極為講究,對竹子的長相,老結度,竹子的發音,振動以及節數都有一定的講究,其中九節簫更是簫中珍品,都為演奏和收藏。

看看關於布朗族樂器圖片及介紹 第4張


是布朗族彈撥絃鳴樂器。布朗語又稱得玎、扒玎、玎朗。“得”為彈,“玎”為琴,意即彈奏的琴。漢族稱其為布朗玎。流行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和臨滄地區雙江、永德等地。

玎的形制
形制多樣。傳統的賽玎,外形和阮有些相像。它由共鳴箱、琴頭、琴桿、絃軸、琴馬和琴絃等部分構成(圖),琴身大小不一,全長70釐米~90釐米。傳統多用當地所產的一整塊布朗語稱作“傣多”的木料斫制而成,在其一端挖鑿出腹腔,上面再蓋以“傣多”木薄板而成共鳴箱。

共鳴箱多為扁狀的橢圓形中空體,也有桃形、冬瓜形、上方下圓形等多種,琴箱長23釐米~32釐米、寬20釐米~26釐米、厚5釐米~8釐米。如今,琴箱框板多用紅椿木、香椿木、黃桑木或楠木製作,若干塊板材拼接膠合成琴框,上下開有插入琴桿的方孔,兩面蒙以木棉、松木、杉木薄板或去皮薄竹板。琴頭和琴桿使用一塊琴框木料製作,上部為琴頭,中下部為琴桿。

琴頭造型古樸,多為方柱形,上端稍大、平頂,正面雕刻富有民族風格的圖案或紋飾,下部開長方形通底弦槽,兩側設有四個絃軸(左右各二)。絃軸紅椿木或黃桑木製,呈圓錐形,軸體表面刻有直條瓣紋為飾。琴桿寬而長,呈半圓形柱狀體,上窄下寬,前平後圓,上端設有山口,下面為按弦指板,上設三至五個木製音品,琴桿下端插入琴箱方孔中。面板的中上部開有若干圓形小音孔。琴馬竹製、木製或鐵製,置於面板中下部。張有四條琴絃,最早都用從電線中剝出的銅絲,後才使用鋼絲絃。在弦槽和尾柱之間,繫有一條綢布制的彩色揹帶。

勐海縣打洛的賽玎,琴身長80釐米,共鳴箱呈冬瓜形,長27釐米、寬20釐米、厚5.5釐米,琴桿長28釐米,指板上設有三個品位;勐海縣西定的賽玎,外形有如漢族三絃,規格較大,琴身全長92釐米,共鳴箱用紅椿木挖制而成,長23釐米、寬21.5釐米、厚7釐米,琴桿較長。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歌舞團,在布朗族民間傳統賽玎的基礎上,改革製成短杆賽玎,琴身全長69釐米。共鳴箱使用香椿木製作,長23釐米、寬18釐米,面板中部開有10個圓形小音孔。琴頭方柱形,長16釐米、寬5.5釐米,上部平頂,正面雕飾有花紋圖案,下部開通底弦槽,兩側各置兩個硬木製絃軸,軸長12釐米,呈圓錐形,外表刻有直條瓣紋。琴桿長30釐米、寬3.4釐米,正面設有五個品位。面板音孔下方置琴馬,張四條鋼絲絃。通體漆飾各色花卉、圖案及條紋,色彩絢麗,外表美觀。

看看關於布朗族樂器圖片及介紹 第5張

口簧
口簧,拔奏體鳴樂器,亦稱“口弦”,流行於世界各國許多地區。在中國主要流行西南、西北、東北等地20多個少數民族中,多用於娛樂及男女社交活動。

內容
拔奏體鳴樂器,亦稱“口弦”,流行於世界各國許多地區。在中國主要流行西南、西北、東北等地20多個少數民族中,多用於娛樂及男女社交活動。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稱謂。漢文史籍中曾用響篾、口琴、口弓、篾片、拉篾、篾琴等名稱。它源於古代的“簧”。《詩經-鹿鳴》中的“吹笙鼓簧”,是關於口簧的最早記載。宋陳《樂書》雲:“傳稱王遙有五舌竹簧,今民間有鐵葉之簧”。這説明900多年前已出現五片竹製口簧和鐵製簧。

口簧有竹製和金屬制兩類。分單片、多片各種。竹製口簧,一般為“自簧”,即用帶皮金竹削薄後,從竹片本體的中間刻製出簧舌,其音高與簧的長短、厚薄、寬窄有關。多片金屬口簧,常用銅製,形狀與竹製口簧相仿,較短小,鐵框銅簧鉗形口簧,均為異簧,以細鐵條為框,中間另裝一根鋼條為簧。

亞洲及大洋洲多為竹、木口簧,印度和歐洲多為金屬口簧,竹木口簧和金屬口簧的音色各有特色。

看看關於布朗族樂器圖片及介紹 第6張

小三絃
小三絃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悠長。由於各民族文化生活習俗和地域環境的差異,近千年來,無論從用材和外觀的製作,還是在音色的演化和演奏技巧的發展,小三絃在許多方面都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形成了門類眾多、各有所長、各具特點的局面。

形狀構造
雲南拉祜族喜愛的傳統樂器。形體小巧精緻,琴絃為三根同樣粗細的鋼絲,琴碼為一枚舊時銅幣上斜放一截小鐵棒。彈奏方法獨特,不用指頭肌肉觸弦,而用指甲背面緊貼指板按音,使小三絃獲得清晰明亮的餘音,為它迷人的揉弦、滑音提供了可貴的音源。右手食指綁一小竹片,用第一關節彈奏。竹片堅韌有力,富有彈性,發音顯得清新而柔和。獨特的形制與獨特的演奏方法,使它具有獨特的音響;音量較小而集中,音色清晰而柔美,並有較持久的餘音,像吉他、似古箏,但比二者更纖細,能維妙維肖模擬人聲。在雲南省瀾滄縣一帶拉祜族中流傳。拉祜族小三絃,從形制到演奏方法都與漢族大、小三絃有較大區別,別有一番風味。

拉祜族小三絃是拉祜族彈絃樂器,外形與彝族小三絃相似,流行於雲南瀾滄和孟連等拉枯族地區。

拉祜族小三絃:拉祜族彈絃樂器。流行於雲南瀾滄和孟連等拉枯族地區。

拉祜族小三絃外形與彝族小三絃相似,但形制較小。整個琴體用楓木或其他硬質木材製成。全長53釐米左右,琴桿和琴頭較寬,琴頭頂端向後彎曲呈彎月形。琴鼓為扁狀橢圓形共鳴箱,蒙以蛤蠐皮或羊皮。裝三個絃軸,張三條絲絃。依次按四度或五度關係定弦。音色清亮、優美。頗受拉祜族男女青年喜愛,常在傾訴愛情時演奏。

拉祜族小三絃經過改革,出現了電擴音小三絃,增強了表現力。可參加樂隊合奏,音色柔美、動聽。

總結:看完小編整理的文章,大家對布朗族樂器有了解了吧。在這些樂器裏面,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蕭吧,很具有俠客的味道,一蕭一劍走江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