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怎麼算?有哪些方法?

來源:人人運程網 1.34W

到了夏季時候,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説:“三伏天這幾天就要來了”,那麼他們為什麼這麼肯定,三伏天的時間是如何計算?大家有了解的嗎?接下來,不懂得朋友和我一起來看看下文,這裏吧計算的方法告訴了大家。

三伏天怎麼算?有哪些方法?

  三伏天時間計算
  初伏、中伏、末伏稱為三伏,在三伏中的日子就是三伏天,每年都有30天或40天。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這天算初伏的第一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這天算是末伏的第一天。因此,中伏可能會是二十天。比如從中伏第一天算起經過十天都還未跨過立秋日,則這一年的中伏就為二十天。如果立秋當日是庚日,則立秋這天進入末伏,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今年(2014年)就屬於這種情況。

  入伏的計算非常繁瑣,若無萬年曆,幾乎是沒有人能刻意掌握的,除非你很用心的每日記錄。要想掌握入伏的日期,先要熟悉我國獨有的“干支紀法”。

  我國古代習慣用“天干”和“地支”搭配起來記錄年、月、日和時辰。天干和地支是我國古代用做記錄次序的漢字符號。天干一共有10個,即我們所熟悉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共有12個,即人們用來記錄12屬相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10個天干和12個地支按順序一一搭配起來循環使用,共可不重複地搭配60對,例如甲子、乙丑、丙寅等等,最後一對是癸亥。然後再從頭來,循環使用。這60對就是人們常説的“六十花甲子”;人們也常用“花甲之年”來形容60歲人的年齡

  干支記日就是把農曆每一天都用干支標註,例如今年(2014年)6月18日(農曆五月二十一)是“庚申”日、21日是“癸亥”日等等。曆法上規定,每年夏至日(6月21或22日)開始的第三個庚日出現那天就是初伏開始的日子。所謂庚日,就是用干支紀日時,每逢有庚字出現的日子,例如庚子日、庚寅日等等。由於天干共10個,每隔10天就有會有一個庚日。2014年6月21日夏至的前三天是庚日(庚申),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庚午)在6月28日;第二個庚日(庚辰)在7月8日;第三個庚日(庚寅)在7月18日。確定入伏的日期可用“夏至三庚”的口訣,即從夏至這天算起,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的日期。今年就是7月18日這天開始入伏。

  如果夏至當天就是個庚日,那麼這年入伏的時間就早,例如2000年和2002年就是這種情況,在7月11日就入伏了。如果趕上夏至的前一天是庚日,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離夏至最遠,那麼這年入伏的時間就晚,例如2006年和2004年就是這種情況。

  順便説説每年中伏的天數為何不固定。初伏(頭伏)的天數是指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到第四個庚日這10天;中伏的天數是指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到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的這段時間(10天或20天)。末伏的天數是指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的10天。由於天干共10個,每隔10天就有一個庚日,所以初伏和末伏的時間固定為10天。但中伏的時間就不固定了,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因為庚日每10天出現一次,而一年為365天或366天,不是10的整倍數,所以庚日每年出現的日期是不相同的。從夏至到立秋這47天內,可能有4個庚日,也可能有5個庚日。如果有4個庚日,中伏就是10天;如果有5個庚日,則中伏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經第五個庚日,到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便為20天了。

  相對的“三九”就沒有這麼複雜了。入九的時間是非常固定的,規定為冬至這一天為初九的首日,非常容易記憶。

  小結:這計算的方法看起來好像挺難,大家覺得呢?三伏天不是一兩天就會結束,它有一個持續的過程,大家要注意解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