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是什麼意思 愚人節是幹什麼的

來源:人人運程網 6.73K

導語:我們中華民族是包容萬物的種族,對於節日我們都是不怎麼排斥的,特別是能給我們帶來歡樂的節日,愚人節是西方傳入的節日,因為幽默的風格讓我們很多人都很喜歡,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愚人節是什麼意思愚人節是幹什麼的。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 愚人節是幹什麼的

愚人節
  愚人節顧名思義,就是騙人、捉弄人的節日。雖然該節日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有意義的寓意,但實際上,從它的由來來看,愚人節還是有一定寓意所在的。據説,該節日反應了法國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

愚人節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愚人節節期為公曆4月1日,是從19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並未被任何國家認定為法定節日。

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傳統做法是佈置假的環境,可以把房間佈置得像過聖誕節一樣,也可以佈置得像過新年一樣,待客人來時,則祝賀他們“聖誕快樂”或“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致有趣。

對於它的起源眾説紛紜:一種説法認為這一習俗源自印度的“詮俚節”。該節規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節日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開玩笑、互相愚弄欺騙以換得娛樂。

較普遍的説法是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通用的陽曆),以一月一日為一年的開端,改變了過去以四月一日作為新年開端的歷法。新曆法推行過程中,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仍沿襲舊曆,拒絕更新。

他們依舊在四月一日這天互贈禮物,組織慶祝新年的活動。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四月一日這天給頑固派贈送假禮物,邀請他們參加假慶祝會,並把這些受愚弄的人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鈎之魚”。以後,他們在這天互相愚弄,日久天長便成為法國流行的一種風俗。該節在十八世紀流傳到英國,後來又被英國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起初,任何美國人都可以炮製駭人聽聞的消息,。相反,誰編造的謊言最離奇、最能騙取人們相信,誰還會榮膺桂冠。這種做法給社會帶來不少混亂,因而引起人們的不滿。人們節日期間的愚弄欺騙已不再像過去那樣離譜,而是以輕鬆歡樂為目的。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 愚人節是幹什麼的 第2張

愚人節這天玩笑只能開到中午12點之前,這是約定俗成的嚴格規矩。過了中午還找樂子的人是一個比被他取笑的人還大的傻瓜。過了鐘點還開玩笑的人會立刻碰釘子,自找沒趣兒。有一首小詩是這樣描述的:愚人節已過十二點,你這個大傻瓜來得晚。待到來年愚人節,你將是最大個的大笨蛋。

愚人節可以幹什麼
  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有的人把細線拴着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着線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撿起錢包,他們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錢包拽走。還有人把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當中,然後等着看誰來了會踢它。小孩們會告訴父母説自己的書包破了個洞,或者臉上有個黑點。等大人俯身來看時,他們就一邊喊着“四月傻瓜”。一邊笑着跑開去。總之,每逢愚人節這一天,動物園和水族館還會接到不少打給菲什(魚)先生泰歌(老虎)先生的電話,常常惹得工作人員掐斷電話線,以便減少麻煩。

1、送禮物
  如果愚人節那天有人過生日,就送給他一個寫着“生日快樂”的大盒子,把盒子裏裝滿碎紙片,並將盒底弄鬆。當他拿起盒子時,盒底掉落,碎紙片飛得滿屋都是,準得讓那位被愚者收拾半個鐘點。

2、牙膏夾心餅
  把夾心餅拆封,小心地撥開兩片餅乾,去掉原來的夾心,拿出牙膏(最好是黑人牙膏,味道不錯!)擠出適量至餅中,分量隨個人“飲食”習慣,最後加以黏合,儘量做得逼真像樣。

你一般根本不用特地使用,只需將之放至明顯處,最好準備幾片原始的夾心餅,一邊吃一邊看電視,自然而然就有人光顧品嚐了。這叫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你也可以主動出擊,到處請人品嚐,雖然其風險性較大,但肯定有不少人中圈套。

3、點歌
  準備好一個飯盆或搪瓷臉盆(其他經打擊後可以發出洪亮、高分貝的物體均可)以及電話。儘量用一種很正式的語調給對方打電話,接通後按照下面的話來説:這裏是音樂電台,有一位X(可説可不説真實姓)先生/小姐要為Y先生/小姐點一首歌,如果您想聽的話,請撥#號鍵收聽(一般人都會按一下)。謝謝,歌曲是動力火車的《當》,請仔細收聽。然後敲一下事先準備好的打擊物,只敲一下,發出“當”的一聲,在對方未反應過來前,説:謝謝收聽,愚人節快樂,再見!

此方法適用於宿舍之間,或可用電話聯繫的好友,最後是較親密的人。另外在打電話過程中千萬不可以笑,以免影響效果和氣氛。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 愚人節是幹什麼的 第3張

小結:愚人節其實就是通過一些搞怪和幽默的氣氛來讓人歡喜,但是也容易把事情搞砸,這樣是很容易傷害到感情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