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原來是中國情人節 為什麼説元宵節是情人節

來源:人人運程網 1.33W

到了正月十五,大家就會在這一天吃湯圓或者餃子,有些地方還會舉行猜燈謎、耍龍燈等活動,這天可謂相當熱鬧。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元宵節原來是中國情人節,為什麼會這樣説呢?來看看下文了解一二。

元宵節原來是中國情人節 為什麼説元宵節是情人節

元宵節被稱為中國情人節的原因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自古以來的常理,農曆三月三日的上巳節其實就是製造一次約會的機會,並且還得到了政府的認可,《周禮》記載:“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所謂的“奔者”不禁,就是指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青年男女在野外踏青,相互交談,互相傾慕,並不會被看作是傷風敗俗的事情。

農曆的三月三日,正好是草長鶯飛,春暖花開的日子,這一天,青年男女在野外踏青,相會交談,很容易發生愛情故事,正如唐詩中所云:“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上巳節的風俗還傳播到了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琉球羣島等地,但是到了宋明時期,由於理學的興起,閨門之禁變得越來越嚴厲,女子一般不敢在上巳節這一天隨便到野外踏青,即使踏青,男女之間也不敢相會,於是,上巳節文化逐漸的走向沒落。

到了宋明時期,年輕的未婚女子只有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的晚上,借賞燈的機會才能出去約會,如辛棄疾的《青玉案之元夕》中所説的那樣,“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中國古代,到了晚上的半夜三更時分,一般都有宵禁,但是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則很少有宵禁,因為這一天的晚上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

正月十五這一天的晚上,是青年男女相識、相會到發生愛情故事的最佳時機,明朝文人瞿佑説:“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每年的正月十五,明州(寧波府)全城的才子佳人都會出來賞燈。

正月十五這一天,如果天氣晴朗,夜空之中又正好是滿天星月,與萬盞燈火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歐陽修在去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認識了一位女子,一直念念不忘,到了今年的正月十五還想再見一次,但是她卻沒有來,於是感歎道:“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對於中國古代的男子來説,元宵節不僅是脱單的機會,同時也是娶老婆的機會,特別是到了宋明時期,理學興起,女子非常注重名節,一旦以身相許,失去了第一次,就沒有再次選擇的機會了,只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就算是對自己的初戀不是很滿意,也很難再嫁人了。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1.元宵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着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於很多的地方。

“耍龍燈”也稱“舞龍”,也叫“龍燈舞”。它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耍龍燈”在我國漢代民間就已相當普遍了。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耍龍燈”的表演,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

熱門標籤